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文章回顾了马来西亚政教关系的演变过程,分析了伊斯兰教在其现行政治结构中的影响,指出重视伊斯兰教因素在对抗反对党、维持现有君主立宪制、推行经济政策和处理外交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了2013年5月大选之后即在纳吉布总理第二任期中,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政治中可能出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76—80年)于1976年7月28日由马来西亚下议院通过,8月17日由马来西亚上议院通过,终于付诸实施了。这是侯赛因·奥恩总理亲自抓l的第一个全面经济开发五年计划。马来西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虽然只是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长期规划(1971—90年)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的计划书本身便有430页,比马来西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71—75年)的计划书的份量多一倍,它的内容还涉及到政治与国内治安等问题,比第二个五年计划更为周到。  相似文献   

3.
在位22年之久的马来西亚总理和执政联盟国阵主席马哈蒂尔,按计划于2003年11月全面引退,马来西亚由马哈蒂尔指定的接班人、前副总理阿卜杜拉·巴达维带领正式步入后马时代.马来西亚新任总理阿卜杜拉·巴达维的一切,引起国际社会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4.
印度与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关系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后,其时,商业关系在印马两地之间占据了主导地位,佛教和印度教也藉此在马来西亚广为传播。在马来西亚,古代印度的影响持续至今,即便在该国皈依伊斯兰教后,印度对其文化的影响依然有迹可循。例如,印度教的王权思想、礼仪和印度的行政制度等都早已深深地融入到现代马来西亚的皇家文化中。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的谨慎而大胆的外交政策从亲西方立场转变到不结盟是慢慢地付出代价的。马来西亚总理敦·阿卜杜勒·拉扎克在两年前就任后不久就出席卢萨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生动地标志了这个转变。马来西亚独立头十三年几乎完全倒向西方,之后才开始这个转变的,而西方国家在亚洲的政治地位的重新调整,无疑地加速了这个转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纵横》2009,(5):112-112
2日,新加坡和印度两国海军从3月24日~4月2日在南中国海举行代号为"SIMBEX"的军事演习. 2~3日,马来西亚元首米詹2日接受在任6年的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的辞职.马来西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新任主席纳吉布3日宣誓就任马来西亚总理.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纵横》2000,(2):12-14
1981年上台执政至今的马哈蒂尔·宾·穆哈默德总理是马来西亚的最高实权人物。虽已年逾七旬,仍显得风度翩翩。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精明的治国才干,敢于说“不” 的鲜明个性,对西方国家毫不畏惧的斗士精神,日益为亚洲乃至全世界所瞩目。随着亚洲的崛起,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的首脑,马哈蒂尔已成为活跃在国际政坛上的明星人物。 弃医从政 仕途曲折 马哈蒂尔·宾·穆哈默德1925年12月20日出生于马来西亚北部的吉打州首府亚罗士打。1981年7月起担任马来西亚政府总理至今已达18年,他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政治人物。 据日本《世界周报》报道,马哈蒂尔是一个难以对付的现实主义者,马来西亚人民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多数人称颂他是“自独立以来第一个像宰相的宰相”、“马来西亚独立以来第一位有首相风度的首相”。由于他是一位非贵族出身的总理,所以又被国民称为“平民宰相”、“马来西亚有史以来最出色的政治家”,但也有人批评他是个“独裁者”、“极端的马来主义者”。除了被称为“独立之父”  相似文献   

8.
2015年,马来西亚经历了政治和经济的风暴,政局因贪腐案引发动荡,纳吉布总理领导的政府支撑住了政局;经济面临国内外因素的巨大压力,但仍获得5%的增长;外交上,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了东盟和地区合作系列会议.2016年,马来西亚面对的挑战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9.
2004年是巴达维于2003年10月正式出任马来西亚第五届总理后的第一年。和过去几年马来西亚一直受到各种严峻考验不同 ,2004年的马来西亚 ,虽然也经历大选 ,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但却是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少见的平稳顺利的一年。新政府展现出明显的新风格 ,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一、政治1.第十一届大选变化最大的是政治。由于马哈蒂尔从2002年6月到2003年10月长达一年多的护航 ,以及巴达维的处事低调谦恭 ,巴达维接班伊始 ,人们对他的能力和威望不无疑惑 ,国民阵线成员 ,特别是巫统党员对反对党的威胁无不忧…  相似文献   

10.
2017年是马来西亚法定举行第14届全国大选的前一年,其政治、经济、外交发展均对选举产生影响.本文将从这3方面介绍马来西亚的发展情况,综合总结其特点,并对2018年马来西亚经济、外交发展前景和全国大选进行前瞻分析.  相似文献   

11.
2002年8月1日,马来西亚实施的新移民法令引起轩然大波。本文试图追溯战后马来西亚移民问题的由来,重点阐述国际移民对马来西亚经济、国内政治及对外关系造成的影响,进而对国际移民问题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的穆斯林一直深受中东伊斯兰思潮及政治局势的影响,在内外因素交织的作用下,"伊斯兰国"(ISIS)兴起后,其影响在马来西亚迅速蔓延。本文以马来西亚第一起恐怖袭击事件"蒲种恐袭"为切入点,通过分析ISIS在马来西亚扩张的原因及特点,指出马来西亚本土组织激进化并与境外极端组织串联和马来西亚国内伊斯兰思潮右倾是极端思想扩散的温床,"伊斯兰国"招募方式和宣传语言的改变使其在马来西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本文亦探讨了马来西亚政府为遏制"伊斯兰国"影响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与恐怖主义在马来西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华人眼中的“马来西亚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1991年2月28日,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总理发表了2020年设想(以下简称“设想”),以作为30年后的国家目标。该设想提出在2020年之前将马来西亚建设成发达工业国,同时声称要建立一个由生存于种族团结、协调、公正的全面合作关系下的“马来西亚民  相似文献   

14.
2008年3月马来西亚全国大选后,马来人保守派支持的土著权威组织(Pertubuhan Pribumi Perkasa Malaysia)①悄然兴起,成为当代马来民族主义的代表。土著权威组织的兴起与当前马来西亚政府推动的政治改革有关,也是马来西亚独特种族政治结构的必然产物。目前看,土著权威组织已对马来西亚政治、经济改革和种族关系造成一定影响。一、土著权威组织简介土著权威组织是2008年9月马来西亚第十二届全国大选后新成立的马来人非政府组织,成员约30万人。②土著权威组织拥有完善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5.
和前几年相比,2006年的马来西亚不太平静,出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课题,从政治、外交到族群关系。庆幸的是,有关课题对马来西亚总体政治和经济形势没有造成根本的冲击,马来西亚政局依  相似文献   

16.
第14届全国大选是马来西亚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执政60余年的巫统倒台,使马来西亚的政治生态焕然一新。这从表面上看是"一马公司"腐败案所致,但实际上是安瓦尔领导的"烈火莫熄"运动动摇了巫统的执政根基,而巫统自身又未能满足马来西亚民众日益多元的需求。"希望联盟"上台后,马来西亚政坛新人涌现,并首次出现了弱势总理,内阁和国会的党派竞争加剧,巫统作为反对党仍对政局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些都是马来西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变化。但毋庸置疑的是,马来西亚政坛的两大矛盾——马来人之间、马来人与华人的矛盾——没有变化。马来西亚外交在坚持以东盟为基石的同时,开始强调"马来西亚优先",并积极发展与中、日两个大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31日,阿卜杜拉·阿哈迈德·巴达维继马哈蒂尔接任马来西亚第五任总理,他一如既往地坚持国内外主要政策.在过去的一年里,巴达维努力去解决一些老大难问题,如金钱政治、官僚主义、效率低下和腐败问题,但这些问题仍存在.此外,他还竭力把自己的权威给伊斯兰教的中庸的表述带上烙印.无论是在国内问题还是国际问题上,巴达维的领导和前任总理一样坚决,但是他的领导风格更适合马来西亚国情.  相似文献   

18.
1997年8月21—26日,李鹏总理先后访问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同两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举行了一系列会晤和正式会谈,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李鹏总理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分别发表了《发展面向21世纪的睦邻友好关系》和《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重要演讲。马、新两国政府和舆论高度重视李鹏总理的访问。现将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两份华文报纸8月22—28日的有关评论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月24—28日,马来西亚巫统(执政联盟"国阵"核心政党)举行最高理事会,选举新一届领导班子。马来西亚副总理达图·斯里·穆罕默德·纳吉布·宾·敦·哈吉·阿卜杜勒·拉扎克(Datuk Seri Mohd Najib bin Tun Haji Abdul Razak)不战而胜当选巫统主席,并于4月3日宣誓就任马来西亚第六任总理。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14日,首届东亚峰会(EAS)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意味着本地区又诞生了一个新的合作对话平台.东亚峰会的构想,最初是由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在2000年于新加坡举行的东盟-中日韩("10 3")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并得到了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