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原始发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不会因为在其研究过程中使用逻辑推理,就成为一个逻辑判断问题。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的内涵无疑是指阶级政治,但这并不意味着原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的内涵也是指阶级政治。从人类阶级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来的阶级意识形态性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不具有本体论的性质,不能成为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原始发生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2.
"官本位"观念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颗"毒瘤",至今还在毒害着中国的国民尤其是官员。它是制约当前党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最大障碍,也是妨碍党群关系改善的最大祸患。从思想理论上解剖"官本位"观念的形成、危害与影响,对于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推进铁路体制改革过程中推进铁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确保铁路体制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铁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是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尽管中美政治制度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其中有益的部分仍值得我们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所借鉴虽然行贿受贿、以权谋私等官本位现象在美国现实中并不罕见,但是,经过200余年的发展,美国的文官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在消除官本位上有它的独门秘诀。主权在民的思想基础美国自建国初确立的"主权在民"政治理念是消除官本位的思想基础。美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提出与实施,促进了党和国家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加快了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与社会发展进程。重温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无疑,对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其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其二,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为丰富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思想内涵提供了深刻启示;其三,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实施步骤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路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要倡导尊重个性,因人施教。为适应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要着力在提高因人施教艺术上下功夫,更好地发挥引导人、说服人、教育人的有效作用,以确保运输安全、队伍稳定和铁路改革发展的顺利实施。一、因人施教要依据个性的差异点,采用不同的"药方"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必须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廉洁高效的政府。为此,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推进机构改革的历史任务和方针政策。然而官本位思想却严重阻碍了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一、官本位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1、特权的诱惑传统社会里,当官...  相似文献   

8.
官本位原本是一种封建、落后的东西,但如今在文化、思想、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日益严重的"官本位"现象,甚至形成了官位拜物教。官本位在思想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都有严重的危害,尤其是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和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9.
官本位原本是一种封建、落后的东西,但如今在文化、思想、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日益严重的"官本位"现象,甚至形成了官位拜物教。官本位在思想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都有严重的危害,尤其是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和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发生在高校校园内的恶性伤害事件一再地拷问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对个体内在"德性"的塑造,却忽视了"德性人"在现代社会中应首先作为社会人而存在。党的"十八大"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此背景下的"社会人"也是"法治人"。因此,兼顾制度教化与德性培养,塑造大学生的"法治人格"和"道德人格",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在强调制度教化的前提下凸显制度的道德属性,并且积极推进德性培养的制度化,是今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许晨祎 《传承》2015,(3):78-79
学校是教育人才的圣地,更是培育人才的摇篮。育人先育本,所谓"本"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政治观念。每一个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如果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考虑人的文化存在问题。人们知识和意识的不断进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所以对"人的文化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人们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种种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本性的"去社会化"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人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自上而下展开的抽象理论说教,试图以统一化、高大全的模式统摄分异性的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缺失应有的社会历史纬度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人们以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用抽象化、统一化的方式理解和把握社会的内涵。加之,现代性的行动逻辑让思想政治教育退隐至社会"后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实现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同步性,从而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去社会化"现象。与"去社会化"现象相对,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复归社会,展现其应有的社会本性,它需要人们从社会实践本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从具体、现实的维度敞开社会的内涵,立足不同社会境遇下人们的生存方式,以社会成员的思想关切为进入不同社会群体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简政放权改革是"十三五"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简政放权的重要意义,在了解2013年以来我国简政放权改革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高简政放权"含金量",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基层政府承接下放权力能力,破除"官本位"思想,最终为"十三五"时期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打好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陈洪波 《楚天主人》2008,(10):12-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必将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  相似文献   

15.
庆祥 《人民论坛》2012,(30):26-27
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障碍,但最根本的障碍是官本位官本位奉行的原则是权力至上,而权力至上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社会是权力社会、官本位社会,"学而优则仕"。现在有个很重要的变化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社会越来越重视能力:我们强调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调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调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强调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社会越来越要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完成党的政治任务而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就是因为政治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领导干部应积极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使其在全面推进社会进步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政治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政治决策的承认、认可和赞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历史记忆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提供文化基因、历史底蕴和政治图景,是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现实场域。以"纲要课"教学的课堂叙事为核心,建设历史记忆的主渠道;以网络载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为重点,拓展历史记忆的新阵地;以社会展演的要素组合为契机,创设历史记忆的大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政治认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官本位意识是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本对立的价值取向。当前,官本位意识表现为官价值至上、官真理至上、官利益至上、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泛滥,官本位意识已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障碍。因此,要破除官本位意识,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领导干部头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必须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加强政治伦理建设,着力营造领导干部专心干事创造良好环境,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政治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唐国军 《桂海论丛》2003,19(4):57-59
儒家政治设计以“仁政”为目标 ,在社会秩序、官民关系、“人治”治国体系、思想文化教育、爵禄体制等方面筑起官本位构架 ,影响中国政治运转二千多年。文章旨在揭露此一理念所设计的以官本位为取向的社会政治模式对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思路,是指人们对创造新思想、新方案、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思维指向和设想路径。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适应社会需要是根本的创新思路。因为社会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者最重要的最新动因,社会需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提供创新环境和创新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要在适应社会需要中实现创新,就是要从适应学生需要向适应社会全员需要、从适应教育需要向适应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需要、从适应教育需要向适应教育与交往相结合需要的转变中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