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改革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中心内容和关键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探索党与政府的关系,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邓小平同志对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改革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思想,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为我们党建立科学的高效的党的领导制度作出了开创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 不久前在京举办的“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修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八百多位理论工作者,就邓小平同志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特点等进行了研讨。从邓小平同志这一理论思想形成过程的时间上来看,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文革”期间是酝酿阶段。为了吸取历史教训,他开始从制度上考虑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二、1978年底到1980年是提出阶段。这一时期,他开始比较系统地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并充分论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和实施原则。三、1981年到1984年为成熟阶段。这一时  相似文献   

3.
制度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以马克思政治哲学理论为指导 ,以当代世界政治文明建设成功经验为借鉴 ,对我国社会制度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途径、步骤等给予了全面科学的阐述 ,为我国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鉴于十年"文革"的惨痛教训,邓小平通过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就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和决策,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的轨道。第一,提出了以法制代替人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依法治国树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十分重视制度建设,这是他的民主法制思想中最具闪光点的地方。在一段时间内,我国因体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立法思想,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研究、学习邓小平立法思想,对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向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次全会在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框架下,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后的又一个"现代化"提法,其中有何深意?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当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全面进步和创新发展分不开的。邓小平作为新时期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提出的"人民为本"、"建设至上"、"实施法治"等重要思想,对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不仅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首创性历史贡献,也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突破性历史探索,提出了一整套以建立民主政治为主要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推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但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与广度相比,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重温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向着邓小平所指引的实现人民直接民主的政治目标奋进,无疑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了一系列的精辟论述 ,第一次提出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是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阐述了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出了实现法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为依法治国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强调两者相辅相成 ,必须紧密结合 ,同步发展 ;深刻地阐明了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手抓建设 ,一手抓法制”的重要思想 ;最后 ,完整地提出了指导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命题;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权力观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基础上,从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权力本质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并对我国权力运行中的主要弊端即权力过分集中作出了深刻地剖析.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构建,从而为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形成科学的国家权力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吕斌  栾雪飞  孙海杰 《前沿》2010,(5):26-28
邓小平对国际战略的谋划和对中国现代化的构建,是其中国发展战略的内外两方面。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多极化的世界格局趋势,国家利益的维护和拓展,科学认识世界战争问题,警惕西方国家针对中国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构建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公民素质的完整的体系,科学回答了中国现代化必须回答的问题;后邓小平时代的党的领导集体丰富、完善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和现代化构想。  相似文献   

13.
耿庆彪 《桂海论丛》2003,19(6):60-6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毛泽东与邓小平在现代化的内涵阐释、发展战略、实现途径、依靠力量诸方面都勾画出了宏伟蓝图。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由于受历史的限制 ,有一定局限性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 ,对现代化的一系列问题加以丰富、完善、发展。他们的现代化思想 ,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时间表"的确定,与邓小平同志九二南巡讲话提出的制度定型化目标完全相吻合,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了总体部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质是运用法治思维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真正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依托法治的稳定性、严谨性、可预期性、可操作性,构建现代化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各种制度的执行更加严格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核心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他高度重视法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对我国的法制建设都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思想理论体系,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邓小平法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方面也很广泛,其核心是依法治国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论述中:1.关于依法治国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论述。邓小平同志指出,国家"没有法制不行","从全局来说,是加强法制"。他多次提出经济建设要与法制建设同步发展,搞四个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分"两步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战略。信用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小康水平、小康状态、小康生活、小康之家、小康社会、小康的中国等概念的论述,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6,(10)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在对我国现行政治体制进行科学分析后,邓小平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为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的陆地边疆治理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陆地边疆地区面对着经济发展和经济分配、政治民主和政治参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问题。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恢复和发展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陆地边疆治理的政策措施,实现了我国陆地边疆地区的改革、开放和建设。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陆地边疆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适时地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的陆地边疆治理政策及其实践进行梳理总结,以推进我国陆地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边疆 《前沿》1998,(11)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从而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一、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邓小平在构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时是尊重和服从经济发展规律的。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不是孤立地从政治角度提出的,而是首先从经济发展角度提出的。实际上,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就是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