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互信是个相对的概念,指的是政治行为者之间彼此包容和合作的心理基础和共同承诺.两岸政治互信可以分为"基础性互信"、"成长性互信"和"融合性互信"三个不同层级."九二共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双方关于"国家中国"的具体内涵的理解、两岸在一国之内彼此政治定位等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消除台湾各方面对"一个中国"的疑虑,才是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关键.笔者认为,"国家球体理论"可能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提供新的解释和思考路径.在两岸达成国家"领土主权一体"和"治权差序并存"共识基础上,双方的基础性政治互信将得以强化,两岸有可能更加顺利地进入"成长性互信"阶段,使两岸关系步入良性循环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两岸社会统合趋势下台湾民众政治认同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两岸社会统合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朗。然而,在此过程中台湾民众政治认同走向却呈现复杂的变化。考察台湾民众政治认同的转变,可以从更大的范围入手。除了在政治层面透析台湾民众政治认同转变之外,也应在社会层面洞察影响台湾民众政治认同转变的社会心理背景。同时,透过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乃至心理的分析视角,全面把握台湾民众政治认同转变的多维脉络,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作为解决台湾民众政治认同问题的必由之路,除了在政治层面着手之外,也应从社会心理的发生机制出发,通过调动社会、文化、历史层面的各种积极要素的全方位支持,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当前,受各种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影响,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呈现出若干种认同并存的复杂分布。其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民众"台湾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而对大陆的认同感则在逐渐弱化。当前台湾民众政治认同的现状,是岛内局势、两岸关系和国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因素。台湾当局长期的"本土化"与"去中国化"宣传、海峡两岸政治体制的差异、两岸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台湾社会"统消独涨"的媒介生态以及美日因素对于台湾独立势力的勾连等,都是台湾民众政治认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共识,我们应当在两岸关系中提倡"双边思维"而非"单边思维",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建构大陆在台湾社会内部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两岸政治互信问题极其复杂,利益认知上的差异和冲突是根本原因;建立互信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追求利益重叠面、构建共同利益的过程。本文从利益认知与两岸互信的关系出发,先后讨论了“台独”势力、威慑战略、制度差异、台湾的“国际空间”、自信与互信的关系等重要因素与两岸互信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就是两岸互信面临的诸多困境,最后探讨了破解这些困境、建立两岸互信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凝聚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精神纽带。本文基于目前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现状分析指出,加强海峡两岸的民间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以及加强对台民众的文化宣传,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对消解台湾政局中潜在的民族和国家分裂风险,促进其民众的政治认同朝着有利于祖国统一的方向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凌斌 《青年探索》2016,(1):97-102
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以来,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虽然存在一些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但总体上仍然呈现出不少令人忧虑的现状,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与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通过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逐步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以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重塑台湾青年以"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为指向的政治认同。现阶段两岸双方应把交流的重点放在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交往,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生活、就业与创业上,为他们参与两岸交流合作与大陆发展创造条件,从而逐步影响与引导台湾青年政治认同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7.
刘红 《两岸关系》2014,(3):58-59
正长期以来,台湾南部县市的"政治认同"问题一直是两岸高度关注的议题。对此,既要看到台湾南部"政治认同"的倾向性和特殊性,也要看到其参与两岸交流的迫切性和积极性。关于台湾"南北差别"与"南北趋同"的关系两岸交流30多年来,两岸相互间的资讯和了解越来越多,同样也逐渐形成了对台湾南部社会政治态度、立场和"国家认同"的看法。从舆情报道和交流印  相似文献   

8.
在蓝绿对立下,台湾社会南北发展也有不同,民意也各有特点。长期以来,台湾南部县市的“政治认同”问题一直是两岸高度关注的议题。要看到台湾南部“政治认同”的倾向性和特殊性,也要看到其参与两岸交流的迫切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从心理层面看,两岸政治互信可以理解为双方政治信息的释放、被理解、被回应的心理互动过程。如果双方均视对方释放的政治信息为"善意",并作出善意的回应,则两岸的政治互信可逐渐建立起来。在两岸关系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因为"认知相符"与"认知失调"现象的存在,两蒋时期与李登辉、陈水扁时期两岸没有建立政治互信,2008年以后两岸虽然建立了初步的政治互信,但仍很脆弱。因此,两岸要增进政治互信,双方都必须克服上述两种认知局限。  相似文献   

10.
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长期的敌对隔绝,使双方缺乏有效的政治沟通,无法建立足够的政治互信,从而使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成为双方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当前,两岸如何以新视角重新审视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已成为双方必须着力研讨的课题.为营造两岸民主、平等的协商氛围,扩大双方在政治议题上的共识,本文提出以"中华两岸共同委员会"的政治沟通模式为过渡,并在两岸完全统一的政治架构下对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作出终局安排.  相似文献   

11.
政治现代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把政治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密切联系起来,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现代化的内涵是:政治制度的法制化程序化;政治文化的开放化科学化;政治行为的原则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政治技术与军队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技术作为政治实践的重要因素,对于促进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军队政治工作者应该讲究政治技术,充分发挥政治技术在军队政治工作中的彰显权威、明晰思路、生成战斗力、完善革新制度、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提高效益、科学评价和经验传承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从根本性质上看是政治现代性批判理论.西方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大都具有非政治性的特点,都把现代性归结为哲学和文化问题,进行哲学和文化批判.马克思则强调对现代性的政治批判,这是由其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实践和历史本质决定的.对现代性的政治批判是通过对政治现代性的批判来完成的.马克思揭示了现代市民社会的政治幻想,批判了以政治幻想为基础的政治实证主义,为无产阶级的政治现代性批判提供了思想条件.后政治和后市民社会是人类未来必然的社会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朱革新  覃达 《桂海论丛》2004,20(2):10-13
政治信息伦理化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政治信息伦理化与政治文明建设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政治信息伦理化是衡量政治文明建设水平的基本标准,政治信息伦理化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我国目前存在着的某些政治信息非伦理化现象,妨碍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克服政治信息非伦理化现象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5.
论政治公平和我国的政治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公平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设计的价值基础,因此政治制度体现着相应的政治公平并保证它的实现.我国的政治制度就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而言,在最大限度地扩大政治权利主体范围的基础上能够充分保证各类政治主体实际享有与其能力相适应的政治权利,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公平,体现着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按照新的《政工条例》加强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充分认清新条例赋予的新使命新要求,确立更高的起点和标准;突出服务保证功能,努力在回答和解决两个历史性课题上有更大的作为;严格按条例规范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进一步强素质树形象,着力建设党委放心、官兵满意的好机关好队伍。  相似文献   

17.
恽来 《北京观察》2007,(1):20-21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这种身份的多重性和地位的特殊性,也使政协工作呈现出政治性和政策性强、尺度和分寸不易把握的特点。在政协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受到一些具有根本性和原则性,而一时又难以说清楚的理论和实践难题的困扰。比如:基本政治制度与根本政治制度的区别是什么,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人民政协为什么不能成为国家权力机关,等等。对这些问题,在思想认识上真正弄懂弄通,对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笔者结合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选择有关问题作了一些初步分析,与大家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Hochul Lee 《当代中国》2010,19(65):559-571
Contrary to many doubt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olitical leadership survived the succession process in China between 2002 and 2003. In 2004, Jiang Zemin attempted to override the institutionalized political leadership but was unsuccessful. These episodes demonstrate the level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 that has been steadily undertake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of China. After theoretically defining institutionalization as the first significant stage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urrent progress in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 at two distinct levels: external and internal.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leadership intended to establish political stability directly and facilit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irectly under the goal of sustaining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of the CCP's rule of China. Finally, this article examines whether China would follow the ideal sequence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e. institutionalization leading to participation leading to contestation. Though China has achieved considerable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conducted many experiments of expand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ublic contestation is still confined solely to within the party. Thus,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or not China will follow the ideal sequence.  相似文献   

19.
试论传统政治心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二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政治心理对公民政治参与起着二重作用 ,从正反两方面影响着公民的政治意识、参政意向和参政技能。为此 ,必须培养公民的健康政治心理并探索建构公民现代政治人格的合理途径 ,实现与公民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阶级阶层政治关系的变化调整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和经济关系的不断调整与变革,我国阶级阶层政治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并给政治体系的稳定带来了深刻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阶层关系,积极协调利益关系,根据阶级阶层政治关系变化的实际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保持政治体系稳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