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之探寻冯铁金“市”在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划中,出现最晚,仅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但作为一个词汇,“市’的出现则源远流长。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我国就有了“市”。但那时的“市”是指交易场所,《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  相似文献   

2.
杨朱的学说于先秦时期曾为显学,孟子对此有过典型的描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关于杨朱的学说宗旨,由于史料匮乏,许多观点也彰显不明。比如“拔胫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③可以做两种解释:拔他身上的一毛利于天下,他不情愿为之;或者拔他身上的一毛而使天下人受惠,他不屑于为之。但“重生”、“贵己”作为杨朱思想的核心却是不争的事实。“重生”是杨朱的一个基本主张,“全生葆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③他以“轻杨重生”作为一种处世原则,“今有人于此,义…  相似文献   

3.
赵守箴 《中国人大》2000,(20):33-33
发挥乡镇人大的作用,对乡镇政务公开工作实行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先秦邓析子曾说过:“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以天下之智虑,则无不知”。人大代表生活、工作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通过人大代表把群众的意见、意愿、智慧集中起采,  相似文献   

4.
余志成 《现代领导》2011,(10):12-13
能扶天下之危者,必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必享天下之乐。 今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发挥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在市县镇三级党员干部中开展“包干村、联万户、促和谐、谋发展”活动,组织4万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既锻炼了干部队伍,也得到了群众拥护。这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创新之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为此,记者专程赶赴潍坊市,对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泽浦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5.
孟子认为,“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意思是说:天子能够向天推荐人,却不能强迫天把天下给他;诸侯能够向天子推荐人,却不能强迫天子把诸侯之位给人;大夫能够向诸侯推荐人,却不能强迫诸侯把大夫之位给人。那么天子之位、诸侯之位、大夫之位应该由谁给呢?孟子认为,应当由“天”说了算,天喜欢谁就给谁,天意不可违。天虽然不说话,但天会“以行与事示之”,会告诉你应当用谁。  相似文献   

6.
《朱批谕旨》所见雍正帝用人之道的主要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兵 《前沿》2009,(8):164-166
雍正帝秉持“首重用人”的治国理念,认为治理天下“得人为要”,他坚信“治人重于治法”。为求用人得当而饱尝苦乐,认为治理天下察吏为本。因为贤才缺乏,其用人讲求整体布局,统筹配置;他珍爱人才,任用人才不拘一格;其用人还讲求人地相宜、人事相宜、人际和谐。雍正以一人之力监控臣僚难以奏效,是其用人之道的根本缺陷。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心愿     
顾久 《人大论坛》2009,(11):46-47
贵州是一个多山的省。王阳明到贵州时,曾经感叹说:“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说天下的大山,都到云南贵州来了,横着看,连绵万里,竖着看,直达天际。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协商论坛》2014,(9):1-1
我们要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面向未来,发展好各项事业,巩固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办法,广开言路,博采众谋,动员大家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正所谓“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相似文献   

9.
用人撷言     
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   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用错一个人,挫伤一大群。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公道正派用人,用公道正派之人。   德才兼备成大事,有才无德会坏事,有德无才会误事,无德无才干不成事。   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必须先是好人。   用人,凭实质,论能力,重公论,一把尺子量长短。   用人如器,各取其长。   用人,避“将才”之短,扬“帅才”之长。   用人,就要用那些热爱祖国的“忠才”,为民做事的“干才”,兴邦建业的“命才”,清正廉洁的“仁才”,识时明理…  相似文献   

10.
巴蜀生存     
战争与人祸触摸百年痛点戴善奎 编纂“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之说,是对近现代蜀中社会动荡、蜀无宁日的勾画,带有很重的地缘政治色彩。天府之国如西部之“鹿”,最易成群雄所逐;而僻处一隅,易于偏安,也易于割据。秦以来,先后就有公孙述、刘备、李特、王建、孟知祥、明玉珍、张献忠“七豪”入蜀割据。古来,纷争之多,为西部之最。李白喻为“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蜀人饱受磨难,养成了强悍的民风,川东人尤其尚武。蜀人不排外,但也不易凝聚,有学者甚至认为四川人存在“窝里斗”的劣根性,已经流淌于血液中。自从宋真宗…  相似文献   

11.
无为之益     
老子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意思是说,不言的教诲,无为的好处,天下没有能比得上它的。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是一名导演,我要拍一部原始森林夺宝的奇幻大片的话,我会把拍摄地选在尤溪“天下侠谷”;如果我是一名开明的父亲,我要把那温室里的“娇花朵”变成有侠气的汉子的话,我会把他丢到尤溪“天下侠谷”来;如果人生某个阶段我的生活受挫、或情感受挫、或事业受挫,我要把这“倒霉鬼”日子抛到九霄云外的话,我会偷偷躲到尤溪“天下侠谷”来;如果人生某个阶段我的生活受挫、或情感受挫、或事业受挫,我要把这“倒霉鬼”日子抛到九霄云外的话,我会偷偷躲到尤溪“天下侠谷”来;如果……是不是没有见过世面?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都江堰市因堰而名,因水而兴,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6亿元,财政总收入31亿元。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天下粮仓》中,有个堪称古今一绝的贪官形象,此人即是肩负大清粮仓监管重责的二品大员米汝成。说米汝成是贪官中的“极品”,主要有二:一是此贪创下大清开国以来贪污公帑之最,是个不折不扣的巨贪;二是米汝成的“贪技”高出其他贪官一筹,至死都未让他人察觉,一度保全了他为官“两袖清风”的“清白”名声。起先,善良的观众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先生早在《建国大纲》以及其它文章中,‘就曾提出社会建设。他说:“统一以后,则重心又移在社会问题。”他不仅把社会建设视为“重心”,还对社会建设做了系统论述,完整阐发。他的社会建设思想虽然没有在他手中变为现实,但是,他的先进理念启迪了后人。孙中山先生在社会建设方面有哪些见解呢?孙中山把“人本”、“民本”作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孙中山脑子里充满着自由平等。他认为人人共处于世界大家庭;他认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一国之内,实行“民有”、“民享”、“民治”。“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天下,国家是人民公有的国家”,人人平等,“无尊卑贵贱之见”,“无贵族、平民之阶级”;他认为人人“各尽其事,各执其业,各得其所”,“国家的利益大家可以均沾”,“全国男女,无论老少,都可以享乐”,“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共享安乐之幸福”;他认为人人具有极高的道德境界,“人人当以服务为目的”,“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具备“为四万万人谋幸福”的博爱精神。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对市场作用的揭示沈端民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熙熙”“攘攘”或“来”或“往”而逐“利”之地,通常谓之市场。市场是历史的产物,始名“市井”。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艰苦地向前探索,发展...  相似文献   

17.
2100多年前,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成为后人不尽的话题。项羽被描绘成悲剧英雄,“霸王别姬”之戏长演不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名词流传天下。人们为项羽的大起大落和视死如归而慨叹。项羽也并不服气自己的失败。临死前曾悄然长叹:“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把失败归咎于天意。天下事,大凡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项羽是败在争夺天下的大事上,时间又过了这许久,人们对他议论了Z000年,史家也早已作了公允的决论。司马迁就将项羽“兵败东城,尚不觉悟”斥之为“谬哉”。翻开史册.可以发现,在摧毁暴泰的农民起义战争中,…  相似文献   

18.
韩超 《现代领导》2004,(6):31-31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种涵义: 一是民为邦本。《尚书》中日:“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其意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本体,人民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孟子总结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内涵,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和”的精神,不仅对今天缓解“多重紧张”很有作用,而且对“共建和谐世界”也极具功能。那么,呼吁“共建和谐世界”,又如何从心开始呢?  相似文献   

20.
市场如战场,商战如兵战。“上兵伐谋”,现代商战越来越趋向于知识经济方面的角斗,这不仅是经营者之间智力的角斗,更是企业全体员工与竞争对手之间智力的斗争,因此说,人才应成为每个企业家最关注的因素我国历史上的刘邦、刘备堪称“求贤若渴”、“仁义之君”的典范。汉高祖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晌,不断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后来的三国中,曹操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占了天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