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目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成因,提出了对青少年的保护和预防犯罪的对策.对青少年这一群体的保护,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执行和实施"两法",教育和帮助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保障他们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犯罪方面,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部门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日前,全国公安系统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评比在京揭榜,安徽省安庆市公安局华中路派出所享此殊荣。心系“岗哨”任重如山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被许多教育专家誉为是特殊的“岗哨”。近年来,安庆市公安局华中路派出所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把提高广大青少年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当成一件头等大事,常抓不懈。该所在分别获得市级和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单位后,今年又跻身全国先进。所里经常组织民警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  相似文献   

3.
王萍 《桂海论丛》2021,37(2):102-107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文章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总体思路着眼,归纳总结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亮点,如进一步强化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职责,建立了家校合作机制,重新定义了严重不良行为,明确了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实施主体,明确了专门学校及专门教育的地位并对专门学校的入学程序进行完善,对严重不良行为进行分级矫治教育并增加了专门矫治教育,与其他相关法律充分衔接促进了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一些思路,以期为今后更好地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目前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现有的刑事政策虽然提出了"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但由于刑法功能的局限,对治理和预防未成年人再犯收效有限。《违法行为教育矫正法》的出台,必将以崭新的立法理念弥补刑罚功能调整范围的不足,对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昱旻 《天津人大》2014,(12):22-23
2014年11月28日,天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天津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对条例制定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作一简要解读。一、制定条例的背景1999年6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海府办〔2014〕179号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海南省未成年人保护若干规定》,进一步健全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为未成年人办实事、求实效,开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局  相似文献   

7.
外来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广州等南方沿海城市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预防外来青少年犯罪是不能忽视的。本文以外来青少年中的未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外来未成年人与本地未成年人犯罪的不同特点,揭示其犯罪原因的特殊性,并从社会控制和社会保障两方面提出预防外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2003年7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两法”)的实施情况一并进行了检查。这次检查的重点有三项:一是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情况,特别是农村和城市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情况;二是未  相似文献   

9.
1999年6月28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签署第十七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99年6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9年11月1日起实施.这是中国第一次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能更好地满足未成年人保护的需要,有利于增强这部法律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为解决新形势下未成年人保护存在的问题提供法治保障。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故意犯罪较多、犯罪呈现出团伙化特征、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再犯率较高、罪犯的文化程度偏低等。未成年人犯罪既有个人和家庭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原因。为实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预防,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成长,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主要内容,有必要开展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教育,增强自觉预防犯罪的意识和能力;优化家庭教育,营造积极、健康、愉快的家庭氛围;注重学校教育,实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预防;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当今世界各国的青少年犯罪变得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引人注目。而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发展、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和互联网世界的急速变化,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象与问题也居高不下。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社会的共同关注,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应秉承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要加强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又要合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强化对涉罪未成年人教育矫正,实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正和“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出台,需法法衔接,方能形成系统化的处置预防模式,从而构筑起从预防、处罚、挽救未成年人的犯罪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我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通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学习宣传活动,全社会未成年人保护意识有所增强;二是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三是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进行严查重处,有效维护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四是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有3个市成立了未保委。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凸显家庭问题是对其影响的重要因素。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了家庭和监护人的责任,但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体系中,家庭预防始终是一块"短板"。应强化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监督、惩戒,对其教育应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未成年人监护人认真履行职责,更好地发挥家庭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中的积极作用。这是社会各个方面形成整体合力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的有关问题作说明。一、修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底线要求,是平安中国建设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1999年颁布施行以来,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6.
刘某走上犯罪道路的经过使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严峻性。今年11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预防来成年人犯罪法》,该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等内容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并明确了家庭、社会、政府、学校等在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义务。可以看出,遏制青少年犯罪,重在预防,家庭、学校、社会可以说是预防工作的三道关口,而家庭这一关尤为重要。但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从刘某一案中汲取教训,从自身做起,为下一代的茁壮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10多年来,福建省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维护和保障未成年人权益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日,本刊就该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采访了福建省副省长、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主任汪毅夫。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向社会展示的不仅仅是未成年的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误入歧途,更折射出成人世界的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教育的失误。反思教育的不良与缺失,强化对未成年人如何做人的教育,把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遏止在萌芽之中,营造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艰巨的任务。天津社会科学院关颖研究员的力作《城市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一书,为我们深入探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重要参考。2002年,关颖研究员参加了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聚众斗殴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进一步加剧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从天津市东丽区未成年人聚众斗殴犯罪案件来看,其主要特点体现为:参与斗殴人数较多,斗殴规模呈扩大化趋势;持械斗殴案件较多,暴力程度加重;涉案者大多为男性;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占有相当比例;涉案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其高发的原因在于涉案未成年人自身不求上进;是非观念淡薄,从众心理严重;不良文化影响;家庭监护和学校监管缺失。加强未成年人群体犯罪的预防应着力于加强家庭的监护、教育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完善教育机制,加强未成年人的监管;检察机关应主动作为,帮助引导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经历了长期的酝酿、起草、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的过程后,已于1999年6月28日通过,并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