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案情石某系石父与前妻所生之子,父母离婚后随生母另择他处居住。石父于1987年3月与于某某再婚,1999年10月11日因病去世。石某、于某某遂因石父的遗产继承产生纠纷,并诉至法院。在一审法院审理中,当事人对石父遗留下来的动产继承分配情况基本没有异议,但对于石父生前租赁的某处公房是否属于遗产范围及如何进行继承产生分歧。石某认为其父生前租赁的某处公房的租赁权应当作为遗产进行继承,理由是其父是该房的原租赁人,而现在公房可以通过转让使用权而获得一定的利益,因此该公房属于遗产范围。于某某则持否定意见。一审法…  相似文献   

2.
律师答疑     
《法律与生活》2010,(19):47-47
赵律师:您好!我父母生前与我弟弟共同居住,当时父亲承租着房管局的四间公房。我父亲于2005年去世,母亲于2007年去世。父亲承租的房屋在2004年被拆,拆迁款由弟弟独占。我想问一下,拆迁时,我母亲还健在,承租权是否应直接转为她?母亲去世后,我有没有权利继承拆迁款?  相似文献   

3.
案情 原告薛甲与被告薛乙系姐弟关系,其父母于1919年购得26间平房。1948年父亲薛雨将26间房屋的产权人变更登记为被告薛乙。1949年市政府进行房产登记时,仍以薛乙的名义进行了登记。从1949年开始,薛甲、薛乙与父母一起居住在9号院。薛丙于1951年去世。1954年薛乙经母亲和薛甲同意,赠与其表兄薛丁房屋10间。后又卖掉7间,卖房款用  相似文献   

4.
赵勇 《天津律师》2005,(5):36-37
甲(女)与乙(男)系夫妻关系.二人在甲区有一处住房,产权人为甲。2002年6月甲与丙签订了买卖协议.将此房以十万元出售并将该房屋以及甲的户口本.结婚证、乙的书面同意书(甲书写).房屋的产权证等办理产权变更的相关手续交付于丙。丙对该房委托评估并向房管局提交上述资料,经房管局审查对丙核发了房屋所有权证。此后.此房拆迁,丙领取货币安置补偿款15万元。乙得知此情形后以自已系房屋共有人,未在房屋转让协议上签字,  相似文献   

5.
案情介绍:金翼拍卖公司受区法院之托,于1997年3月30日对信贷抵押的位于拍子园居委会四组私房一栋,进行公开拍卖。原告何某竞价成功,双方于当日签订了《拍卖成交确认书》,并经公正处公正。嗣后,何某于1997年4月7日向拍卖公司交纳拍卖成交价款121980元(其中114O00元是房屋成交价款,7980元是房屋过户手续费)。4月中旬原告何某即请工对该房屋装修,在装修过程中原告得知该拍卖标的物,届常德市光荣路扩宽改造工程的拆迁范围,便暂停装修。4月17日,原告委托父母向金翼拍卖公司黑某提出质疑。黑表态:“拍卖前我到规划处看图纸,该房不…  相似文献   

6.
案情简介1947年,本案被告夏转运由夏良贵、陈桂英夫妇收养。1954年,夏良贵去世。1960年,陈桂英又收养了本案原告夏香荣(系夏良贵之外甥女)。1988年,陈桂英去世,遗有私房一栋,使用面积48.76平方米。在此之前,被告夏转运为独占该房,竟私自到公证机关办了有关陈桂英遗嘱赠与的公证,并于1990年将该房登记到自己一人名下。1994年,该房拆迁,被告又独自与还建单位签订了拆迁还建协议。协议规定还建房由被告一人享有。愿告于1996年2月得知真相,逐向法院提出诉讼,笔者接受原告委托,经过多方调查取证,形成如下代理意见:1、该争议房…  相似文献   

7.
案情介绍:1992年,李某所在单位分配给李某一套住房。该房产权系房管局所有,由李某的单位代管。1993年,该房管局将房屋折价出售给原租户。李某以人民币1.2万元的价格从房管局购得此房。房管局在李某交付全额房款后,核发给了李某该房屋的产权证。在李某与房管局所签订的购房合同中,双方明确约定:在购房方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其应履行的付款之日起5年之内该房不得出租、转让;在购房方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其应履行的付款之日起满5年后,购房方有权转让,但转让时,购房方必须优先转让给房管部fi。1996年2月,李某出于个人投资行为的需要,欲…  相似文献   

8.
来信我的曾祖父在临海镇街道有房屋两间,1973年曾祖父去世后,该房被我父亲和叔叔等人拆除。1985年,邓某在此空宅基地上建造临时建筑开饼店做买卖至今。现我想在街道做生意,但邓某拒不相让,我可起诉收回房宅基地吗?  相似文献   

9.
1983年,何某(女)与钱某结婚,婚后即住进钱家并与其父母共同生活。当时钱家有南北两排各两间平房。1986年,钱某以自己的名义将所住的南排两间平房改扩建成三层楼房。1987年,钱某起诉离婚,因何某不同意离婚而撤诉。1992年,钱某之父未征求何某意见即以自己的名义办理了自己所住的北排两间平房和以钱某名义翻建的南排三层楼房的房屋所有权证。1996年,钱某之父又以自己的名义将所住的北排两间平房改扩建成两层楼房,之后又以个人名义领取了上述三层楼(建筑面积为240平方米)和二层楼(建筑面积为86.4平方米)全部房屋的所有权证。199…  相似文献   

10.
来信我的父母亲先后于一九二八年和一九三八年去世,留下十二间瓦房。六个姐妹和弟弟当时没有分割父母的遗产,十二间房全由弟弟居住。母亲去世不久,弟弟擅自将八间房典当给别人,姐妹们考虑弟弟生活困难,暂时典当出去,以后还可以赎回,便没有阻止。一九四八年弟弟去世,留下一儿一女,儿子叫木罕。不久,弟媳带子再婚。四间房转由我居住管理。一九五六年木罕为向我要房租,将我告到人民法院。法院未向我们讲解父母遗产儿女均有继承权的情况下,给我们  相似文献   

11.
有位当事人于2003年与其母在我处办理了一份房屋赠与合同公证。内容是当事人的母亲将其本人所有的房屋赠与给当事人所有。前不久,当事人母亲去世了.她拿着赠与合同公证书到房产局办理房屋转移登记时。被告知要赠与双方当事人同时申请办理转移登记,鉴于赠与人已去世,要求先办理继承公证后再申请办理房屋转移登记。  相似文献   

12.
申请人李甲五姊妹和周某(李甲之妹夫,即下文中李乙的丈夫)众口一词,称座落在武汉市A区C街65号房屋一栋系李甲父母生前集资购买,李甲父母系农村人口,只有次女李乙的户口在城市,故以李己的名字购买了该栋房屋。父母和李乙均已死亡。现到市公证处申请办理继承父母上述遗产的公证,以便办理房屋产权的过户手续。公证员受理此项申请后,经查,李甲父母生前共生育了六个子女。李父于一九九一年八月病故,李母于一九八六年一月病故,李乙于一九九○年十月因车祸死,李乙与周某生育了一女,时年八岁。一九八五年九月,李乙以自己的名义与他…  相似文献   

13.
案情:甲原为某国家机关一位局级干部,承租单位一套五居室楼房,由甲与其妻乙共同居住,甲于 1995年 2月去世,该房由其妻乙居住,承租人变更为乙,此时,乙的女儿丙为照顾母亲亦搬入此房居住。 1996年 11月,单位依照国家房改政策向职工出售公有住房,乙申请购房,单位同意并预收了乙购房款及维修基金共 2万余元,在产权证未办完时,乙即于 1997年 1月去世。 1998年 6月单位以无共居人为由终止了此房购房决定,并要求丙腾房,丙却要求继承此房,双方由此产生纠纷。   众所周知,公民购买商品房,付款后,办完产权登记手续,取得产权证,…  相似文献   

14.
1998年9月,王甲将自有的四间平房以5万元的价格卖给代某,双方为此签有房屋买卖契约。代某交款后,对房屋实际居住。但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1999年1月,代某以5.5万元的价格将此房转卖与王乙,双方亦签有转让房屋契约。王乙付清房款后即占用了该房,并从代某手中转持了房屋所有权证,2000年4月,居委会对其所属的居民房屋进行统一拆迁,王乙  相似文献   

15.
正【典型案例一】王静与母亲在1999年申请取得了公房租赁使用权,房产经营公司办理了房屋租赁手续,该处房屋系王静唯一住房。2004年,母亲去世,外出打工回来的王静发现房子已被同母异父的哥哥李力卖给了张平。房产经营公司因张平未支付租金请求法院解除其租赁契约并将该房收回,法院判决支持了房产经营公司的诉讼请求。王静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房产经营公司归还其房屋,法院判决该房由房产经营公司收回。王静依法向检察院申诉。检察院经审查,兄妹争  相似文献   

16.
《法庭内外》2011,(3):59-59
法官: 我和男友于2008年建立恋爱关系。为筹备结婚,男友及其父母用多年的积蓄以男友的名义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供我们结婚后使用。拿到房屋钥匙后,我便购买了地板、瓷砖等材料,并请人着手对该房屋进行装修,于2009年6月完工。  相似文献   

17.
《检察风云》2013,(19):56-57
Q1:王律师,你好!本人与妻子于1996年结婚,婚后我父母将他们居住的房屋让给我们做新房,自己搬到我爷爷奶奶家去居住,并照顾二老。我们所住的房屋是我父亲单位分配的,1997年我和妻子将该房屋买下,  相似文献   

18.
居民王甲于1985年10月向居委会申请了宅基地一处,建成平房6间,面积共计11594平方米,并领取了城镇私房所有权证。1988年2月,王甲因结婚而将该房作价16万元卖与代某,双方为此签有房屋转让契约。代某买房交款后,即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并已实际居...  相似文献   

19.
杨洁 《中国公证》2010,(5):53-54
甲与乙系夫妻关系.乙于1988年死亡,乙死广后.1995年甲单位房改.分得房改房一套.但是该房同时计算了甲与乙二人的工龄,甲于1998年取得房屋所有权.经询问得知.甲自乙死亡后未再婚,甲与乙共有两个子女.现在甲欲将该房屋出售。对此案例,共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20.
《法庭内外》2010,(6):57-57
法官:我与丈夫于1995年登记结婚,2006年购买了一套商品房,该房登记在丈夫名下。最近一两年,我俩的感情开始恶化。我的一位朋友亦告诉我,房屋的所有权以登记为主,产权证上登记的所有权人是谁该房屋就归谁所有。因此,我非常担心一旦我俩离婚该房就会被法院判归丈夫所有。请问:房产登记在一方名下就属一方所有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