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税法的主要内容,是规定纳税人应如何正确、切实地履行纳税义务。违反税法的行为,其具体表现形式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结果都表现为纳税人未依法履行他的纳税义务。人们通常把这些行为归结为四种类型:漏税、欠税、偷税、抗税。漏税是指纳税人无意识地漏缴或少缴了税款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漏缴或少缴了税款,从而造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在主观上则表现为纳税人的这种行为并非出于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经济合同法》将违约方主观上是否有过错作为合同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与过失都是当事人实施违法行为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所谓故意,是指当事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不履行合同或合同无效的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所谓过失,是指当事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不履行合同或合同无效的后果,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有预见,但却轻信这种结果不会发生,以致造成合同的不履行或合同无效.我国刑法和民法在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上,都将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区分为故意与过失.区分故意与过失在刑法上对于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民法中对于区分故意与过失的实际意义却存在争议.传统的民法观点认为,在民法上划分故意和过失以及轻过失和重过失,对于确定民事责任的大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能因为是过失而行为人就可以少赔或不赔,也不能因为是故意,行为人就要多赔.同样,过失的程度和大小对行为人应否承担的民事责任,也没有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姗 《法学》2011,(10)
汇林置业逃税案的涉案事实错综复杂,包括虚假纳税申报、少缴税款和未预缴税款等逃避税款行为,既有故意也有过失。市地税局稽查局认定其因逃避缴纳税款而应补缴税款及滞纳金近4亿元,其董事长和财务主管也先后被检察机关诉之以逃避缴纳税款罪。市政府常务会议有关以税抵债的决定是否构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政承诺,以及汇林置业可否基于对此承诺的信赖而向市地税局提出以税抵债的主张,殊值研究。虽然在相关裁判中市地税局、市政府、区检察院和区法院纷纷指出税收和债务的法律属性不同、不能相互抵销,但对市政府以税抵债承诺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却并未展开讨论。需要论证的是地方政府推翻瑕疵行政承诺的行为是否违背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4.
<正> 税务违法行为,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提保人及其他责任人员故意或者过失违反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破坏国家税收征收管理秩序,逃避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研究税务违法问题,对行政执法、行政审判、刑事审判,对正确处理税务违法犯罪案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我国行政法理论,对税务违法的构成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税收违法行为是指违反税收法律规范、有过错的、依照税法规定应承担一定税收法律责任的作为和不作为。税收违法行为的这一概念,有四个层次的基本含义:第一,税收违法行为必须是违反有关税收法律规范的行为。这是构成税收违法行为的前提,也是区别税收违法行为与其它经济违法行为的重要特征。第二,税收违法行为必须是行为人主观上因过错而实施的违反税法的行为。只有行为人因过错而违反税法的规定,其行为才属税收违法行为。第三,税收违法行为的行为方式表现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方式。税收违法行为中的作为,是指行为人实施一定的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而发生违法后果的行为方式。例如,纳税人为达到偷税之目的,而虚增成本,乱摊费用,缩小盈利数  相似文献   

6.
一、新闻报导侵权中的过错我国民事侵权责任采取过错原则,也就是说,实施侵权的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是其承担侵权责任的必要条件。没有过错就不构成侵权。依照民法理论,行为人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决定自身行为时的心理状态。这可分为故意和过失.故意,就是行为人预见到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仍然希望它发生或听任它发生。记者若明知其报道与事实不符,发表后会给他人名誉权或其他人格权造成损害,而仍希望或听任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案例启示:行为人被围殴,为跳离现场驾车逃跑过程中致人轻伤的,由于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危害公共安全或伤害的故意,因此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故意伤害罪。对行为性质的判定,若行为人出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则不构成犯罪;若出于间接故意,则属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
问:什么是偷税、抗税?答: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有意违反税收法令,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该缴纳税款的,是抗税。偷税和抗税,...  相似文献   

9.
一、信托的性质与税收关系向国家缴纳税款是纳税人的基本义务,某主体是否承担纳税义务以及承担何种税的纳税义务,取决于该主体是否是该税的纳税人,其享有权利的财产或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某税种的课税对象,以及其是否是某税收优惠的对象。信托是一种特殊的财产委托管理关系,信托财产的性质直接影响到  相似文献   

10.
《法学》1989,(8)
(一)偷税与抗税偷税罪是指负有纳税义务的直接责任人员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欺骗的手段,逃避缴纳应缴的税收,情节严重的行为。抗税罪是指负有纳税义务的直接责任人员拒不缴纳应缴的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偷税和抗税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是违反税收法规。逃避应纳税款。其主要区别在于,偷税是采用隐瞒、欺骗、弄虚作假等方式来逃避纳税义务的履行;而抗税是采用公开对抗方式,公然拒绝纳税。在同等条件下,抗税比偷税的危害性大。  相似文献   

11.
行政处罚案件中的证据是指能够用来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或手段。证据在卫生监督执法中及行政诉讼中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具体行政行为中,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行政相对人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造成了危害行政法律法规所保护客体的实际后果;行为人有实施行政违法行为的主观故意和过失;行为人具有行政责任能力,要使证据能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被告梁燕光的行为,既不是伤害罪,也不是意外事件,而是情节显著轻微的一般违法行为。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是伤害罪。伤害罪是指非法故意或过失地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它可以由敌意实施,也可以由过失造成。但过失伤害行为只有在致人重伤的情况下,才认为是犯罪。据此,构成伤害罪的必要条件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或过失,在客观上行为人必须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和结果;伤害他人身体键康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件,都不能构成伤害罪。  相似文献   

13.
纳税人本来依法可以享受减免税待遇,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享受而多缴纳了税款,那么纳税人可以在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减免税,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经过修订的《税收减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纳税人依法可以享受减免税待遇,但是未享受而多缴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在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减免税,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况不符合减免税规定条件或者采用欺骗手段获取减免税的、享受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的,以及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相关程序自行减免税的,税务机关依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14.
刑法上所说的错误,作为行为人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不相符合的一种特殊情况, 对于犯罪故意的成立及其刑事责任有着重大的影响。有些错误,可能并不阻却行为人的犯罪故意和行为的违法性,因而不影响刑事责任的承担,有些错误,则可能阻却故意而形成过失,从而影响到刑事责任程度的重轻;还有些错误,则可能直接关系到行为人主观上有无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乃至行为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而错误  相似文献   

15.
郑超 《政治与法律》2023,(5):84-102
关注于行为在规范上偏离“一般人”标准的新过失论思考模式助长了当前司法认定当中过失犯、行政犯的过度扩张趋势。应该回归修正的旧过失论,夯实对行为人主观心态的证明。基于修正的旧过失论的立场,可以将结果回避义务视为承认或阻却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条件,而结果回避可能性的不存在具有将实行行为止于未遂的机能。故意犯未遂与过失犯未遂在行为构造上可以相同,两者不同的可罚性由责任阶段的评价所决定。故意与过失只能通过责任阶段行为人主观上的认识与认识可能性进行区分。在社会行为论的基础上,实行行为理论不仅实现了构成要件行为的实质化,而且具有与客观归责理论同样的效果。在此前提下,故意与过失的区分应该围绕行为人的认识问题而非行为问题展开,故意所要达到的程度是“对结果发生具体可能性的认识”,达不到这一程度的有认识的过失依然只是一种“认识可能性”。无认识的过失要上升为刑法规范所苛责的恶,需要在认识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考察认识可能性,并在证明上严格达到“应当预见”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涉税犯罪     
涉税犯罪的成因税收制度的不完善性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起步晚,有关税务登记、税款征收、税务稽查的衔接和制约机制尚未完善,难于对纳税人实施有效监控,某些人便利用税务制度的不完善进行偷漏税及骗税的违法犯罪活动。如税务部门对某些税款征收采取定税制度而轻于管理,对定额、实际收入和应缴税款的变化很少及时予以调整,纳税超过定额也不申报,给纳税人偷漏税造成可乘之机;有些税务征收人员对税款征收额度的随意性大,一方面在征收税款时“跟着任务走”,任务重时多征收一些,任务少时则减免,使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缺乏严肃性;另一方面也给滋生贪污、行贿、受贿犯罪提供了机会。某些单位、个人为达到减免税款的目的大肆行贿,以少量的钱物换取国家应收的税款,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也严重侵害了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由于部门配合机制缺失、股权交易的隐蔽性、纳税人主观上故意逃避、客观上不了解税收政策等诸多原因,造成纳税人在平价转让股权少缴个人所得税等税收风险,结合平价股权转让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实践,提出降低税收风险的四个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一般侵权责任以过错为归责原则,过错形态分为故意和过失,实践中对于故意的过错,因行为的显现,往往易于把握。而行为人之过错表现为过失时,行为人的主观活动状态,不显于外部,难于判断。本文就过失形态这一侵权责任法中最常见的过错形态之判断发表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55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因偷税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或骗取的退税款,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这样规定不尽合理,理由是:  相似文献   

20.
行为人在过失心理结构支配下所实施的犯罪,是过失犯罪。在疏忽大意过失中,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既无认识也无意识,但其行为仍是其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司法实践对此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定行为人的疏忽大意和如何确定应当预见的内容。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即行为人对结果的可能发生有认识,但这种认识不具备确定性,从而与间接故意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