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司法实践中涉外商事案件的现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8条规定:“凡民事关系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的;民事关系的标的物在外国领域内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的,均为涉外民事关系。”即主体、客体、法律事实三个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具有涉外因素,该民事关系就属于涉外民事关系,由此产生的民事纠纷案件就是涉外民事案件。由于我国法律采民商合一制,因此,广义的民事案件包含商事案件。但长期以来,我国司法实践中对…  相似文献   

2.
涉外刑事案件,通常是指我国公民侵犯外国国家或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的权益,或者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侵犯我国国家或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而触犯我国的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案件。这类案件由于具有涉外因素,与普通刑事案件相比,无论在管辖或是审理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近年来,涉外刑事案件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实践中,司法部门处理这类案件也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上述特点与现状,都要求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人们通常说的外国人,是指外国自然人,但是,在国际私法中,法人也是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国际私法调整的对象是涉外民事法律关系,而外国人及其在内国的民事法律地位问题则是组成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本文从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含义着手,论述了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几种制度并简要分析了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立法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人们通常说的外国人,是指外国自然人,但是,在国际私法中,法人也是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国际私法调整的对象是涉外民事法律关系,而外国人及其在内国的民事法律地位问题则是组成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本文从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含义着手,论述了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几种制度并简要分析了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立法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一、涉外著作权法概述我们都知道,著作权(Copyright)是指著作人依法对科学研究、文学艺术诸方面的著述和创作所享有的权利。而涉外著作权则是指含有涉外因素的著作权。那么何为涉外因素呢?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8条的解释:凡涉外关系一方、双方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法人,标的物在外国,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权利义务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的,均为涉外民事关系。由此可见,凡是著作权的主体为外国自然  相似文献   

6.
三、法人犯罪的构成(-)法人犯罪的主体范围法人犯罪的主体范围,实际上涉及到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法人之范围,即法人具体包括哪些种类?二是法人中之自然人主体范围,即对犯罪法人中的哪些人员应追究刑事责任?下面分别述之。1、法人的范围。在我国台湾地区规定法人犯罪的法律中,通常不明确规定犯罪法人的种类,而仅概括称为法人。如《管理外汇条例》第22条第2项规定:“法人之代表人、法人或自然人之代理人、受雇人或其他从业人员,因执行业务,有前项规定之情事者,除处罚其行为人外,对该法人或自然人亦科以该项之罚金。”所谓法人…  相似文献   

7.
涉外刑事案件是指作案人或被害人中有一方涉及到外国人的犯罪案件。从刑事侦查的角度主要是指在我国领域内发生的涉及外国及外国人的犯罪案件。涉外刑事案件具有涉及外国关系、办案时间紧迫、调查取证困难、发案空间具有局限性等特点,依据涉外刑事案件的特点,在侦查工作中要从细致勘查现场、全面搜集证据、严格依法办案、严密阵地控制以及加强专业力量等方面采取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论法人共同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法人共同犯罪,是法人犯罪中涉及共同犯罪的一种情况,它是指在法人犯罪情况下,由法人组织中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在这种情况下,法人是单独犯罪,而法人组织中的自然人则是共同犯罪。在法人犯罪中,自然人可能是单独犯罪。例如,在实行一长制的情况下,该法人代表人决定为法人的利益实施某一法人犯罪行为,构成法人犯罪。从自然人犯罪的角度来说,法人代表人是单独犯罪。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法人组织的代表人不止一人,有的甚至是一个决策机构,涉及数十人。在这种情况下,构成法人犯罪的法人组织中的自然人犯罪就是共同犯罪。对此,我们称之为法人共同犯罪,确切地说,应该是法人组织中自然人的共同犯罪。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我国公民与外国人的交往日趋频繁,各类涉外继承案件与日俱增。所谓涉外继承,就是在继承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客体、法律事实这三个要素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为外国因素(或叫外国成份)的继承。涉外继承关系能否妥善处理好,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和公民三方面的权益,也影响到国家威望和对外开放的正确实行,我国《继承法》在第36条就涉外继承专门作了规定,为我们处理涉外继承案件,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现对涉外继承案件审判实践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法学》1991,(4)
我国《海关法》和《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以及《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确认了法人可以成为走私罪、受贿罪、行贿罪、隐瞒境外存款罪、非法倒卖外汇的投机倒把罪的犯罪主体,但是,由于缺乏总则性的规定,因此,司法机关在认定法人犯罪时,存有一定的困难。本文试就法人犯罪的主体构成和认定问题作一探讨。一、法人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法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与法人的本质具有密切的联系。对法人的本质和能力的认识,应从法人的客观属性也即法人主体的整体性能出发进行分析。社会活动的主体有个人、集体和国家三种形式。法人属于集体范畴,是既区别于国家又区别于个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的主体。从客观上看,法人是由一定财产和自然人根据一定的组织规范组  相似文献   

11.
域外调查取证和涉外财产保全蒋志培在审理涉外民事案件中,案件的当事人有可能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也有可能是居住地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法人或组织;案件的证人、证据也有可能在我国领域外。为了查明案情,正确审判涉外民事案件,并保证将来的判决得以执...  相似文献   

12.
人格化社会系统责任论——论法人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提出,“人格化社会系统责任论”是法人负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法人是一个人格化的社会有机整体,它具有自己的整体意志和行为,从而也具有自己的犯罪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它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实施犯罪和负刑事责任的。但法人犯罪又是通过其系统内部的自然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因此在法人整体犯罪中起重要作用和负有重大责任的法人成员,也应负刑事责任。在法人犯罪中,实际上是一个犯罪(法人整体犯罪),两个犯罪主体(法人和作为其构成要素的自然人)和两个刑罚主体(两罚制)或一个刑罚主体(单罚制),这是由法入系统整体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法人犯罪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而言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法人犯罪是指为了法人利益,法人代表、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经法人决策机构授意或批准,以法人名义故意实施的侵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行为。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认为,法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同时法人不能成为犯罪主体。近年来,我国的刑事立法突破了这种犯罪构成理论模式,规定法人可以成为某些犯罪的主体。因而我国刑法学界对法人犯罪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并且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但这种研究还是处在初级阶段,远远不能适应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4.
单位犯罪主体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的原理、观点和方法,通过反思世界范围内关于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的论战,结合自然人犯罪主体构成要件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刑法中单位犯罪主体是指具有完全法律人格、实施犯罪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并借鉴罗马法人格学说和自然人刑事责任能力理论,对构成单位犯罪主体首要的核心要件的完全法律人格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法人可否成为证人,对此问题,诉讼法学界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倘若具有证人能力,它就完全可以成为证人。证人能力应具备四个方面的要讲:权利能力;行为能力;意志能力;责任能力。法人只要具备这四个方面的要件,我们就有理由说法人具有证人资格。(一)法人有作证的权利能力。刑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赋予所有知道案件情况的人以作证的权利能力,这里的“人”不应只理解为自然人,还应包括法人。可以说法人作证是法人犯罪产生的必然结果,是司法实践的客观要求。(二)法人有行为能力。法人具有行为能力,这是…  相似文献   

16.
张兴慧 《法制与社会》2013,(34):232-233
《刑法修正案八》增设“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罪”,是我国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需要.本罪仅限于商业活动中;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本国的自然人和法人,也可以是外国的自然人和法人;客观行为“给予”应广义理解为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际给予;本罪的中的财物包括财产及财产性利益.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中国与外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扩大,来华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日益增加,涉外刑事案件也相应增多。健全涉外刑事诉讼程序,正确处理涉外刑事案件,关系到国家主权和法律尊严,关系到同国内、国际犯罪作斗争,关系到维护我国的外交路线、方针和政策,关系到国际关系。但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涉外刑事诉讼立法,在涉外刑事诉讼中,只能依据散见于刑法、刑事诉讼法及我国承认的国际条约、双边协定中的有关原则性规定。亟待立法规定专门、系统、具体的涉外刑事诉讼程序。本文根据司法实践和有关规定,就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若干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垄断罪的依据、构成与刑事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鹏程 《河北法学》2003,21(2):87-91
垄断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将垄断犯罪化既有理论依据 ,也有法律依据。垄断罪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 ,也包括法人、非法人组织 ,既包括经济组织 ,也包括行政组织 ;垄断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限制竞争的直接故意 ;垄断罪侵害的客体是为国家法律所保护的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 ;垄断罪以垄断行为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为客观要件。垄断罪的刑事责任有罚金与监禁 ,前者既适用于法人、非法人组织 ,也适用于自然人 ,后者只适用于自然人。  相似文献   

19.
梅传强  胡江 《法治研究》2011,(11):25-31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界限的标准只能是犯罪构成,即两者的犯罪构成不同是区分界限的标准,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都可以作为两者的区分标准,但犯罪主观方面不能作为具体的区分标准。要构成合同诈骗罪,不仅要看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益,更要看行为是否侵犯正常的市场秩序,但有无合同并不是区分两者的唯一标准,在签订、履行非经济合同的过程中实施了诈骗行为的,不能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在犯罪主体方面,合同诈骗罪既可以由自然人构成,也可以由单位构成;而诈骗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中国法人与外国法人、自然人之间商品、资金关系中出现的对外担保问题,逐渐增多。可是,我方有关单位对涉外担保法律关系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所知甚少,因此时有问题发生,少数案件还产生了不良国际影响。本文拟对涉外担保之设定、其法律关系各方权利义务、我国涉外经济立法有关规定、涉外担保应注意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