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建新 《桂海论丛》2004,20(5):32-34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必须先行建立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它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制度要求。建立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必须遵循“五大关系”综合考量、考评主体群众至上、考评内容德绩并重、考评办法科学合理等基本原则,构建政绩评估、政绩奖惩、政绩量化、政绩导向、政绩监督“五大机制”。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制度在基层政府落实情况的调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切实掌握公务员接受培训后的基本情况,及时了解受训公务员的德、能、勤、绩提高的实际效果,发现、反映、宣传他们在自身修养中,在改革开放、发展各项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政绩和经验;探索新时期公务员工作的内在规律及其新思路;积累公务员制度推行的新资料,为...  相似文献   

3.
“身在‘公门’莫怕考,但将考核建雄师”,这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廉世界向我们谈公务员考核工作时提到的一个响亮口号。的确,公务员年度考核是按照国家公务员条例,每年对国家公务员,特别是领导班子德、能、勤、绩的一次全面检验,以促进党政  相似文献   

4.
刘玮 《人事管理》2001,(2):36-37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评是当前企事业单位管理运作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我们惯用的在年终以“德、能、勤、绩”四个指标的百分或十分评级量表的评议形式,由于指标的涵盖面较广,如“德、能”两个指标的主观评定影响因素过重,又由于本土文化中的“关系”和“面子”等非程序信息的干扰,评定的误差很大,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符合绩效考评的实质内涵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人事考核是各项人事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其地位举足轻重。如果不能保证考核工作客观、公正地进行,就失去了对人才衡量的客观依据和标准。下面就简单阐述一下我对考核工作的几点看法。 一、考核一定要注孟实绩,井妥善处理好德、能、勤、绩等诸方面的关系 人事考核是对被考核人在德、能、勤、绩等方面惰况的全面考核,以期得到全面的认识;但是在德、能、勤、绩中,绩是德、能、勤的外在表现和最终成果。没有绩,德无以见,能无以显,勤也无实在意义。所以考核必须始终围绕实绩考核德、能、勤。 当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6.
现今干部考评项目是“德、能、勤、绩”,其中,“德”是首先要以具体化内容所取代的。所谓具体化内容,就是要以简明的、根据不同行业类别、不同岗位性质所要求的针对性内容来取代笼统的“德”这一模糊、抽象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群众评价干部和组织考核干部,一个重要标准是看政绩。然而,政绩有优劣之分,真假之别,潜显之辨。必须逐步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考核评价政绩体系,并宜从以下三种观点来看待政绩。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在突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基础上,还应按照德、能、勤、绩、廉, 即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考核;用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和“依法治警”。“从严治警”的指导方针,切实掌握民警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表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同时也为考察和提拔使用干部提供依据,惠阳市公安局从去年7月份起,全面开展了“岗位责任制量化考评”,考评成绩直接与政治、经济待遇挂钩,这是惠阳市公安局逐步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积极探索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步骤。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量化考评对提高全体民警的工作积极性。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规范民警行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以满意”活动的深入开展。他们通过量化…  相似文献   

9.
国家公务员肩负着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组织经济建设的重任。机构改革之后,如何加强公务员考核工作,是摆在各级人事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我们对公务员进行量化考核的有益尝试,我们认为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量化考核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将对公务员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要保证考核工作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可以推行以量化考核、考试、考勤“三考”为主要内容的三百分制考核办法。按照德、能、勤、绩全面考核,突出工作实绩的总体要求,可将考核要素分解量化为以下五个方面:(1)考核量化总分为100分…  相似文献   

10.
当前干部考核中,对能、勤、绩已形成系统可行的分析模型和方法。然而,德与廉本身具有一定抽象性、隐蔽性、易变性,致使其考核难操作、难量化、难运用。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F部品德、作风和廉政考察提出了明确的标准.体现了加强干部道德品行、作风修养这一新的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强化党员干部“德”“廉”考评,对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前后任监督,就是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前任和后任之间,形成后任对前任的有效的综合性监督。我认为这是对地方、单位主要领导进行政绩考评的一种有效方法。前后任之间,从政绩考评的角度来看,客观上存在着利害关系。对前任政绩考评的结果,其客观真实的程度,可能直接影响到后任的发展前途。如果考评结果客观真实,那么,对后任就比较公平;反之,不真实、不客观的考评结果,夸大了或缩小了,当然,现实中往往是被夸大了,就给后任甩下了“政绩外债”的包袱。后任只有把这个“外债”还上,才能显出自己的“政绩”,尽管还债的过程也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否…  相似文献   

12.
公务员非领导职务晋升谁说了算?闸北公安分局近年开始探索积分公示制度。据该局政委劳冠浩介绍,积分根据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任职年限等因素折合而成,晋升的名额在部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主要依积分排序而定.并予以公示。“积分公示制度做到了公开,民警找组织反映意见的人明显少了!”  相似文献   

13.
认清考核本质 凸显业绩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德、能、勤、绩四项内容中 ,德、能、勤都是为绩服务的。其中 ,德是向导、能是实力、勤是条件。并且 ,德、能、勤的状态可以用绩来显示 ,都可以实绩化。要建构以业绩为核心的考核基本框架 ,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在分值的配比上 ,使绩最大化。假定年度考核的总分值为10 0分 ,绩可占 70 - 80分。第二 ,在目标的分解上要体现科学化。考绩主要可以从检测四项任务入手 :(1)中心任务 ,也就是当地党委、政府赋予某部门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中心任务 ,它们由部门分解到处(科、室 ) ,再由处 (科、室 )分解到每个具体职位。 (2 )常规任务 ,即机…  相似文献   

14.
国家公务员的考核,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有关法规对国家公务员的德、能、勤、绩诸方面进行考察与审核,并确定考核等次,以此作为职务升降、奖惩、培训以及调整工资的重要依据。一、影响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心理因素《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21条规定,对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客观公正是指对公务员的考核不应受党派、民族、出身、职务、文化程度以及人事关系上的亲疏远近的影响,对被考核者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目前,在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实践中,领导者和考核人员常常会存在一…  相似文献   

15.
游本根 《群众》2008,(2):79-79
岁末年初,各级组织、纪检监察部门都要对所属部门、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和后备干部进行一次民主测评:提拔干部也都要经过民主测评这道程序。测评结果,被测干部常常出现德、能、勤、绩、廉“全优”。这些被测评者对此“全优”津津乐道:“一点‘杂音’都没有,好极了!”  相似文献   

16.
德、能、勤、绩、廉是衡量和考核领导干部素质的五大标准或维度。高素质的干部必须以德为魂,做有品德之人;以能为本,做有能力之人;以勤为基,做勤奋之人;以绩为要,作有作为之人;以廉为荣,作廉洁之人。  相似文献   

17.
陈朋 《人民论坛》2021,(9):19-23
“显绩”与“潜绩”都是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者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在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潜绩”是“显绩”的基础,“显绩”则是“潜绩”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和外在反映。然而,政绩观的偏离、考核机制的偏颇和较短的任期等因素,共同诱发了“显绩”与“潜绩”失去均衡,使一些干部乐此不疲地抓“大而快”的工程项目,倾向于抓有显示度的形象工程,不遗余力地抓“创新”“特色”,而忽略了需要久久为功的长期工程。对此,应从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选择科学合理的考评方法、优化任期制等层面着力推动二者的合理均衡,以回归二者本质上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古人曰:“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德是指人们的人格、品行、道德修养.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党在考察任用干部时,强调“德、勤、能、绩、体”五个方面,“德”始终排在首位: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是道德。“这说明在当今社会“德”对我们每个人、每名官、每个群众乃至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纪委书记董君舒日前在“忠诚、敬业、道德、廉洁”系列报告会上指出,“在对一个干部的考核中,德、能、勤、绩、廉都很重要,但是廉与其他各项的关系是1和0的关系,一个干部各方面工作能力都很强,干事也勤奋踏实,但是如果在廉洁上出了问题,就要一票否决,这一票没有了,后面再多的0也没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重视考核官员的官 德、政绩和功过等情况,逐渐形成了 一套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和办法。 我国古代统治者主要用惩罚和奖励的 手段来管理和约束官员。汉代通过考核区 别官员的优劣,成绩显著的被称为“最”,给 予重奖。其余再按优劣排列名次。对成绩优 良者按口头褒奖、行文褒奖、增加俸禄、升 官赐爵等顺序由低到高进行奖励。考核成 绩较差的被称为“殿”,要追究其责任,给予 处分或刑罚。唐代将考核成绩分为上中下 三等九级,根据等级分别给予赏罚。清代根 据考核成绩将官员分为称职、勤职、供职三 等。对一等称职官吏加官晋级;对三等怠惰 渎职官员进行责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