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社会学视野下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主要涉及三类人群,即专家学者、决策者和普通公众.由于各类人群所处的立场不同,转基因食品给他们带来的潜在或现实利益不同,再加之不同的人群在知识水平、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他们对转基因食品的不同评价,从而进一步影响对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包括未来对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各种不同因素对不同人群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合理性与一致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赵庆东 《前进论坛》2014,(11):50-51
<正>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说法,争论的重点应在转基因食品是否会产生毒素、是否可通过DNA蛋白质过敏反应、是否影响抗生素耐性等方面。虽然各国目前已经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可是获得政府批准上市的品种仅40个,不到1%。这说明各国政府对此仍采取谨慎的态度,在技术因素之外,还有生态健康和社会伦理等因素需要权衡。植物里引入了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害虫功能的基因后,它们所提供的食物对人体  相似文献   

3.
孟雨 《前沿》2011,(1):110-112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食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转基因食品本身安全性问题没有得到科学的确认和经济、文化等因素,由转基因食品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也越来越多。世界贸易组织下的TBT协议、SPS协议、TRIPS协议对转基因食品贸易问题的规定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规定有冲突的地方。中国作为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大国,要积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生物的研究,积极参与世贸组织谈判,参与制定新的规则,大力发展我国的转基因产品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食品扑面而来自从1996年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生产并走向商品化以来,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200万公顷猛升到2001年的5260万公顷,占世界总播种面积的2%,其中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就占全世界的99%,余下主要集中在巴西、中国、埃及、印度和南非,全球已有20亿人口消费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5.
柳鹏程 《理论月刊》2005,(12):82-84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生活的需求,再加上一些行政政策法规的因素,转基因食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消费者的食物链.消费者在消费这些食物时了解它们的转基因属性吗?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居民的抽样,考察了消费者对食品的转基因特性的了解程度,从不同层面证实了消费者在转基因食品消费中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对提高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消费信息对称性作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正  何云云 《长白学刊》2010,(6):148-149
转基因是指生物体里的基冈被以非自然的方法加以改变,使基因由一个生物体移至另一个生物体或在两个没有关系的生物体之间转移。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引起了团际社会的极大争议。如何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管制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有的人相信转基因食品安全可靠,有的人不论相关机构怎么证明都不愿吃转基因食品。选或不选,是每个人的自主权。不过,面对身边琳琅满目的食品,许多关心健康的消费者发愁,怎么知道究竟是不是转基因?生活中有无可能完全避免转基因?那些在网上流传甚广的鉴别转基因食品的方法正确吗?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相似文献   

8.
张旭 《小康》2010,(5):55-57
虽然至今尚未出现健康受损事件,但超四成人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接近2/3的人倾向于购买非转基因食品;虽然转基因作物的环保价值也在被强调.但种种意外事件的发生,让人们对这个新物种充满疑虑.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食品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新宠,由于优势明显而得到迅速发展,但也被认为具有潜在的高风险。转基因食品自诞生以来就备受争议,因而需要通过立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美国、欧盟的现有制度对我国当下的转基因食品立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我国应在保障转基因食品开发及保护环境的同时,加强立法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近一段时间,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话题一浪高过一浪,各界专家、学者粉墨登场,纷纷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看法,有的信誓旦旦转基因食品绝对安全,有的则担忧转基因食品将导致亡国灭种……面对眼花缭乱的实验结果和迥然相反的结论,许多人一头雾水:究竟该听谁的?  相似文献   

11.
文玉 《中国减灾》2013,(9X):48-49
<正>很少有技术像转基因一样,一诞生就充满争议。最近,科普作家方舟子发起活动鼓励网友品尝转基因玉米,说应当创造条件让国人可以天天吃转基因食品。方舟子的言行很快引起争议,先是被网友吐槽"你先吃10年",后来央视主持人崔永元质疑他"你可以选择吃,我可以选择不吃。你可以说你懂‘科学’,我有理由有权利质疑你懂的‘科学’到底科学不科学。"的确,大多数人对于转基因只是略有耳闻,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有29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1.6亿公顷,其中,中国种植面积超百万公顷。相当令人触目惊心的一个数字,并且,这个数字极有可能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技术自问世以来,就面临着巨大的争议。随着全球人口增加,环境恶化,要想养活更多的人口,转基因似乎成为了人类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是转基因技术可能存在的风险也是重大问题。就我国目前来看,在技术上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所以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应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针,同时面对转基因商业化的浪潮,我国应该建立“基于产品而不是技术”的监管模式,再加以“生态保险”和“食品安全保险”等方式,提高转基因产品抗风险能力,力图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通过转基因的应用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最终使得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技术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转基因食品性能卓越且潜力巨大。其在保障食品供给、提高营养价值、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方面作用突出。然而,由于科技与监管的双重问题,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方面存在风险。风险来源决定防范路径。以科技为依托的内在风险化解路径,受限于技术和认识水平,难以有效防范风险;以健全法律的外在化解风险的路径,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而立法层级低、缺乏系统性、内容不完善等问题还需要通过专门立法和完善法律内容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主粮决策应该扩大公众和社会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大公众和社会参与,有利于创造一种民主和对话的环境,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形成一种政府-科学家-公众各尽其责、共同管理转基因主粮发展的机制,促进中国转基因技术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转基因食品占据了一定的市场,由此也引发了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担忧和争议。不管安全不安全,转基因食品已经遍布市场,无论是哪一方占了上风,都无法改变食品存在的事实。那么,转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能不能吃?《民主与法制》近期刊登文章《转基因食品能不能吃,该听谁的?》,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对于尚存争议的转基因食品,应该充分给予民众知情权、选择权、安全权及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中国农业部批准发放了三个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安全证书.于是很多人都跑来问我转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吃。与此同时正值酷暑,民间又有“夏天吃苦,胜似进补”的说法,这两件事让我不禁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技术在美国和欧洲的认知及传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晶 《前沿》2006,(2):204-208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技术的世纪,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引发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近二十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现已被逐步应用于医学、农业等方面,转基因技术、药物设计、基因疗法等新兴技术正走向实用。农业利用转基因技术,不断培育成功转基因谷物、大豆、水稻等抗逆、抗病高产作物,为人类解决粮食、能源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转基因技术也带来了不确定的风险和伦理问题,在世界各国都引发了激烈争议。由于公众对于转基因技术和它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缺乏认识,以致对科学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美国和欧洲制定了严密的法律法规,在积极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通过教育、媒体宣传,大型的教育计划等手段让公众了解转基因技术。提高公众理解科学的水平是促进国家繁荣、提高公共决策和个人决策的质量、丰富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9月初,方舟子在微博中称"要创造条件让国人都吃转基因(食品)",此举让崔永元反感,并引发持续至今的"崔方大战"。其间,崔永元3次自费赴日美调查转基因食品。崔永元自费调查转基因食品,其本身就是在践行科学精神,用调查来揭示真相,并且以调查的结果作为发言的基础,更何况,这种调查也为广大公众认识转基因食品的真相,提供了比较丰富和可信的信息,其意义不能说不重大。但是,目前崔永元的调查纪录片还未播放,转基因食品的真相恐怕还在路上。转基因的真相有很多面,现在研究人员还在进行多元、多方面的研究,以求慢慢揭示转基因的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转基因食品商品化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绿色和平组织和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相继召开新闻发布会,双方针锋相对,一方强烈反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另一方则高调呼吁中国政府批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这两个重量级机构截然相反的态度折射出了中国转基因食品商品化的困境,究竟它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0.
方新 《中国人大》2010,(5):21-21
在传统的食品安全问题之外,近日网上讨论得比较多的是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最近农业部批准了水稻和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作物转基因的生产许可证,在国际上,对这种大宗的主要食用的转基因农作物批准生产许可也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