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存在问题,可分为三个层次:心理缺陷、心理不健康、心理障碍。无论是心理问题较轻的心理缺陷,还是心理问题较重的心理不健康和心理障碍,都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应当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保健,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大学生走向心理康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学生生活中也存在着种种心理障碍,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以实证调查方法以四川省内的几所大学为例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当前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焦虑、懒惰、自牟、兴趣偏狭、消极归因、逆反心理,为此,需要从学校教育、家庭评价以及大学生个体方面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具有正常的智力、情绪稳定、心境乐观、意志坚定顽强、良好的自我意识、完整统一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适应环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标准来考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接近健康的,但由于心理、生理和环境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还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一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1、学业问题大学生在学业上的主要问题是:⑴学习压力大。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认识到知识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感到新知识的匮乏和缺少创新能力对未来…  相似文献   

4.
苗天峰 《理论月刊》2005,(7):155-157
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障碍问题,文章从学生自身因素、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影响方面论述了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成因,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心理育人环境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贫困心理现象”是一种因经济贫困而产生心理问题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可以通过外界手段进行干预的。研究和解决大学生“贫困心理现象”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大学生“贫困心理现象”“贫困心理现象”是指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和人格上出现障碍和问题。经济上入不敷出是导致“贫困心理现象”的直接诱因,经济拮据的个体一旦改善了经济条件,其心理障碍可得到有效缓解“,贫困心理现象”也就随之得到有效解决。“贫困心理现象”既存在于经济贫困群体,也存在于非经济贫困群体,前者是家庭贫困等外因所…  相似文献   

6.
赵志红 《理论月刊》2003,(8):130-131
现代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迅速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再加上高职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使得一些高职学生产生了许多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这些障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导致高职教育的滑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高职开展心理教育,解决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帮助新生平稳度过“转轨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近年一项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显示 ,大一新生中 ,约有 80 %以上的学生不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巨大转变 ,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 / 3的学生有一项以上的心理反应异常 ,1 0 %的新生患有心理疾病 ,2 %— 3%的学生问题较为严重。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生活适应问题 ,兼有学习问题、专业问题、人际交往、贫困生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揭示了其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日趋严重,危机干预已成为高校社区心理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处理社会心理应激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探讨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社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以适应我国不断扩招、高校社区不断扩大的需要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成因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长虹 《前沿》2010,(6):157-159
文章研究了新时期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基本现状,分析了诱导心理亚健康的个人、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因素,探讨了由心理亚健康导致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和极端行为所造成的对个人及社会产生的危害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因与帮护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倍受关注。近年来,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社会对此愈来愈关注,也愈来愈担心。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实行招生并轨学费制度以来,全国大学生中的贫困生比例明显上升。贫困生由于沉重的经济负担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日趋凸显。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1.自卑、自悲心理。由于受家庭经济拮据的困扰,贫困大学生容易形成自卑、自悲的心理障碍。一方面受大学校园里“拜金主义”、“高消费”、“攀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刺激,贫困大学生对“没钱”的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