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三十多年来,美国、西欧(指欧洲共同体国家,下同)和日本之间的经济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拟就这一变化的表现、原因、发展方向及其对美欧日经济关系的影响,试作初步分析和探索。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对比变化的具体表现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再度发战争财,经济实力迅速膨胀。战后初期,西德和日本沦为废墟,英法实力也大为削弱,美国无  相似文献   

2.
中美战略竞争与东亚安全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东亚地区安全矛盾呈现激化的态势,安全形势趋于紧张.这一明显变化受到中美两个大国力量对比的影响,但竞争态势上升的幅度与实力对比差异之间并不匹配.本文认为,理解当今国际体系的转型存在全球体系和地区体系两个基本分析层次,全球层次上的核心问题是美国霸权的兴衰与应对,地区层次上是中国崛起及其引起的战略反应.东亚地区安全形势走向紧张是由中美实力对比与信心对比脱节以及美国管理其地区盟友而引发的联盟政治动力所导致的.在这一过程中,中美战略互动的性质变化塑造着地区中小国家的战略选择,从而对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的稳定性产生巨大影响.从既有的实力对比和实力增长势头出发,中国要维护持久发展和崛起的局面,需要着力管控中美战略竞争的强度和烈度,尤其是在全球层次避免过度挑战既有利益格局以及在地区层次规避中小国家的制衡倾向.  相似文献   

3.
"巧实力"战略与奥巴马新外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巧实力"战略的内涵是,为了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目标,美国政府必须软硬兼施、文武并用."巧实力"战略的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提供全球福利是关键;第二,美国应输出希望而不是恐惧;第三,巩固传统盟友,赢得新伙伴;第四,从国内改革做起."巧实力"战略是针对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正在下降、新的国际挑战不断出现、美国力量的优势和不足、一些新兴国家正在崛起的现实,在总结冷战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从奥巴马正式就职以来的美国外交政策宣示和已经采取的各种外交措施看,"巧实力"战略对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非常显著.不过,奥巴马的"巧实力"外交目前尚未定型,今后如何发展仍有待观察. 国政府必须软硬兼施、文武并用."巧实力"战略的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提供全球福利是关键;第二,美国应输出希望而不是恐惧;第三,巩固传统盟友,赢得新伙伴;第四,从国内改革做起."巧实力"战略是针对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正在下降、新的国际挑战不断出现、美国力量的优势和不足、一些新兴国家正在崛起的现实,在总结冷战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从奥巴马正式就职以来的美国外交政策宣示和已经采取的各种外交措施看,"巧实力"战略对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非常显著.不过,奥巴马的 巧实力"外交目前尚未定型,今后如何发展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4.
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日本与欧盟不断开展并深化科技合作,试图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强化全球科技治理的“日本、欧洲色彩”,并加强“战略自主”以平衡中美科技博弈带来的风险。日欧科技合作的深化程度受到日欧自身发展、双方内在矛盾以及美国压制等因素限制。未来中国应加强研究和部署,既防止日欧与中国科技“脱钩”,又主动突破西方“技术联盟”壁垒,努力与日欧建立并实施“科技伙伴计划”,共同推动全球科技治理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球经济治理力量重心的转移:G20与大国的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20机制的形成被认为标志着全球经济治理力量重心发生了转移,可是G20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挑战。一方面,虽然欧洲倾向于加强这一机制,但美国仍然是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者和维护者,日本则极力反对以G20取代G8;另一方面,自身实力的限制和国内问题的掣肘势必影响新兴大国在G20中发挥更大作用。全球经济治理力量重心的转移是大势所趋,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应该积极促进G20的发展,为推动这种转移做贡献。  相似文献   

6.
邢瑞利 《现代国际关系》2023,(3):81-99+150-151
美国和印度近来在科技领域协作对华逐渐形成合流之势,旨在减轻对华产业链、供应链及技术依赖进而构筑排华科技“小圈子”,谋求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印对华科技遏制路径主要有:借助双边多边平台,构建协作对华的科技合作机制;利用双方互补优势,强化美印半导体产业生态合作;聚焦前沿技术联合研发,全方位遏制中国高科技崛起。未来,美印科技实力的非对称性、双方利益分歧、缺乏战略互信、第三方因素及地区热点问题等都将制约其协作对华的效果,但不会逆转其对华科技遏制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最近20年日本经济增长战略屡屡失效,经济陷入持续低迷状态,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严重受损。为了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苏,日本制定了未来10年经济新增长战略。从绿色创新、生命创新、亚洲、旅游、科技与IT、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财政部门等七大战略领域入手,构建出未来10年日本经济增长的路线图,并制定了详细的战略实施时间表、严格的评估标准及政策实施保障体系。这是日本重振经济、巩固其亚洲乃至全球经济中心地位的战略举措,中国对此应进行及时评估与借鉴,制定出相应对策,以便在未来的区域和全球经济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受挫主要体现在如下可能的变化趋势上:美国对外政策由"全球扩张主义"向"孤立主义"回调;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面临"可逆性"考验;美国基于全球制度网络和多边组织维持霸权的路径遭遇挑战;传统大国地缘政治范式复苏冲击美国主导的单边国际秩序和规范。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收缩倾向也将遭遇建制派的顽强阻击,双方因美国往何处去的道路取向斗争进入胶着状态,这将令美国对外政策进一步相互掣肘,缺乏共识与连贯性。上述可能的变局,使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和文明多元化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得到提升,参与全球和地区治理、发挥大国作用的合法性与作为机会增加,基于实力获得地区主导权的可能性上升。中国应充分利用西方国家内部矛盾,为自己创造战略机遇,缓解崛起中的外部困境,实现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9.
80年代经济实力美消日长的趋势迅速加强。日本凭借经济实力争取在政治军事上增强对美独立和提高国际地位,谋取西方经济领导权。美国想通过借重和限制日本尽力保持其西方经济领导权。要不要按照经济实力对比变化决定权力分配,这是经济权力之争的症结。这场斗争对未来西方世界政治格局具有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日关系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与扶植、顺从与崛起的周期性交替写就美日之间的国家关系史。今后仍将是,日本积极充当美国称霸世界的马前卒,并谋求实现与美国争锋的大国梦想;美国一方面扶植日本为自己的霸权战略服务,另一方面时刻警惕日本挑战自己的霸主地位。总的趋势是,美日关系将向平等合作方向发展,日本实力上升,扩张野心膨胀。  相似文献   

11.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已成历史。随着全球的安全战略重点转向经济领域,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显示的作用越来越大,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一、“一超多强”、相互制约 冷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历经45年终于划上了句号。由于两个超级大国在争霸世界中“一亡一衰”,以及日本、德国经济迅速发展、欧洲统一大市场形成、第三世界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和影响力日益提高,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已呈不可阻挡之势。 目前,美国的总体经济实力仍居世界首位,远远超过其他国家,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3万亿美元;在科技方面,处于领先地  相似文献   

12.
陶涛  石可寓 《东北亚论坛》2023,(1):114-126+128
有研究认为日美半导体摩擦对日本半导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造成重大打击,但日本半导体产业由盛而衰的根本原因却并非日美半导体摩擦,而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模式不能适应行业结构变化趋势。我们认为,日美半导体摩擦不只是贸易摩擦,还体现了日美之间的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美国通过贸易手段打击日本半导体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还实施一系列科技产业措施提高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生产优势、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结构变化,并对日本参与全球创新活动设置壁垒,从而压制了日本半导体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潜力,导致了后者退出世界一流行列。  相似文献   

13.
香港经济转型中的人才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史,不论是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经济的称雄,还是日本经济战后的崛起,都是优先发展科技和重视教育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谁在科技和教育方面领先,谁就会在发展方面领先,这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的"先驱者利润".如果说,科技和教育犹如推动经济前进和发展的两个轮子,连接两个轮子的轴是人才,那么,人力(或人才)资源①的开发就是决定这两个轮子速率的枢纽.因此,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都十分重视人力资源战略.随着香港产业结构的转型、要素配置格局的改变、优势制度的不断强化以及国际人才竞争趋势的加剧,如何成功培养和吸引高科技人才与高附加值人才成为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和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而人才强港战略的推行可以将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到决定香港经济社会命脉发展的高度,可以为香港人力资源开发开辟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双边贸易出口增加值的分解方法,利用对外经贸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提供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增加值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第三国增加值的作用。研究表明,1995~2017年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来自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增加值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的态势,同时亚洲经济体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增加值要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增加值,表明中国不仅已经开始进行产业转移,而且对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产业的影响要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通过承接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日益融入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并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二是随着中国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其他亚洲国家的产业转移日显重要。因此,中美贸易争端将会给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但所谓的全球产业链重构或者"去中国化"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今年对日本采取严厉的经济制裁,使日美贸易摩擦达到高潮。贸易摩擦的根源和实质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起作用,美国的经济实力严重削弱,日本的经济实力急剧膨胀。贸易摩擦对于两国经济发展和贸易,对于两国政治关系和世界政治局势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大国志向与小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大国志向与位置意识有关,它植根于日本的战略文化,但受到小国心态和小国外交行为的制约.本文分析了日本大国志向的历史缘起和现实表现,解剖了日本与这种大国志向相矛盾的小国外交实践.文章认为,日本的小国外交主要表现为把某一大国"理想化"的小国心态和缺乏独立外交理念的小国外交实践,这种实践突出表现为对美外交的从属性和缺乏勇于负责的道义精神以及国际责任感.文章最后提出日本的大国志向与小国外交的矛盾,认为这种矛盾表面上看是因为日本过分依赖美国、受美国越顶外交的摆弄、特别是缺乏独立的外交理念,其深层原因在于日本战略文化中的"位置意识",由此引申出日本今后要想成为政治大国所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扩张的国家战略,但伴随形势变化,日本不同当政者的治国方略则不相同。围绕是维护宪法、优先发展经济、重视国际协调,还是修改宪法、增强军事力量、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等,存在两种不同国家战略倾向。其背后则是两种不同的历史观。战后,日本在《日本国宪法》下走和平发展道路,经济、科技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外交则受制于美国而缺乏自主性。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开始借助美国,努力成为亚洲领导国家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非所谓摆脱美国的"正常国家"。21世纪以来,安倍晋三的国家战略目标是对内推动修宪,使日本成为"能战国家";对外构筑"自由开放的印太",制衡中国。菅义伟内阁继承了安倍的国家战略。岸田文雄执政后在延续同一国家战略的同时,会展现何种特色,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的国际关系中,日本和苏联是一对重要角色。日苏关系的走向,过去曾经、今后也将对国际局势的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本世纪初,新兴的日本帝国主义与老牌的沙俄帝国主义为争夺殖民地在中国的辽东半岛大动干戈,从此彼此视为宿敌。在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四十年里,日苏两国是敌对的不正常关系。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争霸,日本与美国结成了同盟,这  相似文献   

19.
援助关系 对外援助通常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越强大,它就能提供越多的援助。诸如美国、日本和某些西欧国家便是这方面的例子。援助通常也发生在友好国家之间。两个国家越是亲密,它们之间就越有可能互相援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改革后的日本经济评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衰退后,为实现经济复苏,开始了一轮新的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日本经济在2002年走出低谷,实现了复苏,改革成果显现.可以说,日本经济的复苏是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实现的,日本经济对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具有很大的依赖性.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日本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势必会随世界经济的起落而起落.但由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手段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经济转型的延续,日本经济不会出现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大的滑坡,应从发展的眼光把握日本经济今后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