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现代政治理论对公共权力本质属性的表述是: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公共权力赋予的对象是国家政权机构,其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也就是说,公共权力只能是由国家政权机构代表广大人民来行使运用。一个政党获取了执政地位、成为执政党,也就获取了公共权力,但并不代表其获取和运作公共权力必然具有合法性。执政党要取得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从权力的来源上看,要通过合法程序,符合人民的意志和意愿;从内容上看,应当超越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协调、整合各种社会利益,成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从形式上看,只能采用间接的方式,通过国家政权机构来体现  相似文献   

2.
论权力寻租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顺发 《湖湘论坛》2002,15(5):40-41
权力寻租源于寻租活动,它是在权力对资源扭曲性配置前提下的一种权力行为的买卖活动。要遏制这一“活动”,本文提出应采取权力制衡、资源配置市场化、增强决策透明度等措施。(一)“权力”,英文“power”,是个专用名词,往往同职权、官位联在一起。不同的社会以及同一社会的不同国家,其权力产生的方式不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权力从人民中产生,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各权力的执掌者是人民所赋予权力的委托代理者。这一委托代理者,我们通称为官员。人们知道,官员是执行民意,并由民众委托执行民众赋予的权力的人。在民众与官员之间…  相似文献   

3.
权力,顾名思义是指有操纵指挥效用的威权势力。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各级领导都是人民的公仆,权力来之于人民,也为人民所用。为什么世界上有的政党顷刻间分崩离析,灰飞烟灭,而我们的共产党却能够带领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历经风雨,坚如磐石?关键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性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应遵循的标准,更是行为规范。可是,当今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高度警惕,那就是权力在一些人中的异化。具体表现为:一是权力变私有。权力既然是人民赋予的,权就要为民所用。可是有的领导干部“一朝权在手,便把令…  相似文献   

4.
政府行政权力的行使是否得当,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当政府的行政权力行使违背了社会公共利益时,就会产生行政权力的负效用,导致行政权力滥用,行政成本过高,权力腐败等问题的产生.为了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就必须努力使行政权力的正效用朝着有利于人民、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克服行政权力运作过程中产生的负效用,行政权力主体必须进行观念的转变,促使行政权力社会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加强行政程序立法等,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5.
李辽宁  闻燕华 《新东方》2008,(11):27-30
软权力是政党实现社会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软权力,是指一定阶级和政党通过意识形态、文化教育、信息舆论等柔性控制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以期达到凝聚人心与社会整合的目的。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十分重视软权力的发挥,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研究这些经验,对于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陆昱 《前沿》2009,(10):41-44
迄今为止,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制制约权力、以社会制约 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这四种权力制约模式并没有解决权力的滥用问题,其本质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国家(政府)权力的"权利"只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是基于公民权利的部分出让(让渡)并以订立契约的形式进而形成的。国家(政府)权力的"权利"之目的和归宿仅在于保障公民权利,并促进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因此,公民权利的"权力"对于国家(政府)权力的"权利"具有无可置疑的优先性,只有以制度的方式承认、维护、彰显和落实公民权利的"权力",才能最终解决如何有效制约国家(政府)权力这一理论和实践难题。  相似文献   

7.
公民社会:制约政府权力的第三道防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权力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对全体公民和组织有约束力的力量。政府权力失控必然造成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侵犯。对政府可能产生的违法行为,必须有健全的机制进行有效的约束。本文试分析传统的以权力、权利制约政府权力的有限性,然后从公民社会的角度来探索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以期对健全政府权力监督机制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厘清法治的对象问题是当前我国推动全面依法治国面临的紧迫问题。在"法治国"的概念中,"国家"是法治的当然对象,在当代中国全面依法治国提出的国家、政府、社会三大对象中,法治"国家"是关系全局的重中之重。分析"国家"的本质可知,权力是"国家"的真正核心。作为法治对象的"国家",根本任务是将来自于人民的权力经由人民制定的法律实现权力的法治化,即:将权力的设定、赋予、行使、监督等权力运行全过程都纳入法治之下,以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法治程序治理权力及与权力相关的事务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行政权力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因此,实现行政权力高效化成为国家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本文拟从权力制约角度分析我国行政权力及其高效化问题。 一、行政权力主导地位及其效率分析 国家权力结构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实施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各种强制力量的分工及相互关系,即通常意义上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者间关系。在国家权力结构体系中,立法权是表达国家意志,即表达人民主权基本要求的权力。行政权是执行国家意志,即实现人民主权基本要求的权力,而司法权则是对  相似文献   

10.
权力和权利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内在障碍。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权利观)的核心在于,权利决定权力,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权利,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向公民权利的回归是权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逻辑,但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二元性对立在社会总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寻求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健全互动,一方面,必须促进公民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打破权利和利益勾结的格局,建立合理的权力制衡机制,依靠法律制约政府权力。  相似文献   

11.
城市基层政治权力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基层政治权力结构是国家实现对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最直接载体,也是检验国家对城市社会控制强弱的显示器,城市基层政治权力结构的变迁可以折射出国家对基层社会控制的强弱衍变。笔者在对上海城市基层社会的调查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政府主导的以社区制建设为方向的城市组织体制改革正悄悄地使城市基层社会的权力分布发生迅速变化,这是政府为适应城市建设的更快发展而采取的适应性调整,虽未触及整体框架的变动,但从基层政治的实际运作过程来看,政府的许多政策创新与组织创新都明显地促进了基层政治权力的分化和重组,使国家与社会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政治领域的成就是中国不断地在往现代国家、现代社会和现代政党的方向发展,三者归结到一点,就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建立。政治制度的中心内容是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1978年以前,权力过分集中,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国家;从政府与政党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政党: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中央;从领导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来说,  相似文献   

13.
正确对待政府义务和政府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社会各界对政府行为的质疑声音,辨清政府的义务和权力,无疑成为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政府是社会自身演化出来的必要实体,政府义务和政府权力都是为保障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而存在的。在政府职权和行为变迁的扩张过程中,从消极政府义务到积极政府义务、从被动控制政府权力到能动控制政府权力这两个原则,应该成为正确理解政府义务和权力的基本共识,而健康的政府权力和义务观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童中贤 《桂海论丛》2003,19(3):14-16
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属于人民的 ,具有人民性。与人民性对立的国家权力是其对自身本质的异化。不同的社会形态 ,国家权力的人民性表现是各不相同的 ,当然 ,完全一点表现都没有或完全百分之百地表现也是不存在的。在实际生活中 ,人民的力量必须足以约束国家权力 ,使国家权力沿着服务人民权利 ,维护、促进而不是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向运行  相似文献   

15.
谈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讲话中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能否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必须长期经受的根本性考验,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长期的根本性课题……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作为党的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为了准确理解、把握江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最近,我就权力的含义、权力的授予、权力的监督等问题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作了一些思考。一、权力的含义“权”的本义是“秤锤”,引伸为权衡、权力、…  相似文献   

16.
权力普遍存在于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之中,它有多种形式.权力既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国家的产生是权力集中的结果.自产生以来,国家从众多的权力组织中脱颖而出,逐渐发展成为最主要的"权力集装器".随着权力集中与分散的辩证发展,国家得以产生并不断演进.本文试图以欧洲和中国为例,梳理出权力集散的辩证发展和国家演进的脉络,以求更好地理解权力集散的性质和国家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17.
对权力概念的表述,争议颇多。如果把权力分为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来研究,则更有利于认识权力的本质属性。尽管权力及其主体不尽相同,但毕竟是历史地产生于多种社会的形态之中,是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必然产物。然而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时应当从公民的权利、社会权利以及完善政治责任制度方面入手,促使国家权力主体及执掌人的所作所为更合乎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8.
权力基于一定社会资源产生,同时又会产生相应的权力结构,本文从国家权力结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政党推动.只有充分发挥政党在后发展国家中的特性、在我国权力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在政府机构的核心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权力道德是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的主要内容。所谓权力道德,是指一定社会权力支持者行使权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权力意识正确与否,直接作用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有高尚的权力道德意识,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格力量和道德感染力,从而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相反,如果一个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加于滥用,不但会丧失社会道德建设倡导者的资格,而且也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声誉,对社会的进步就会产…  相似文献   

20.
领导者的权力和非权力影响 ,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都是为了一个目标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每个领导者手中都掌握有一定权力 ,但为什么有的对下属和群众有感染力、号召力 ,能够做到一呼百应 ,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而有的却同下属和群众的关系紧张 ,不能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 ,致使领导工作显得苍白无力呢?究其原因 ,就是前者能正确处理权力和非权力影响的关系 ,使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关系融洽 ,互相支持 ,互相配合 ,形成合力 ,后者则片面迷信权力 ,只靠权力发号施令 ,没有非权力影响的配合 ,结果脱离了下属和群众 ,造成关系紧张 ,各项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