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的报告以及多次讲话中,都谈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问题,并指出"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学生们问我: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东西方文化汇融的当下,为什么我们必须优先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为什么我们会有文化自信?具体而言"文化自信"是如何产生的?我们的文化自信到底源自何处?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并不是“文化一体化”,而是文化的多元化和多元文化的协和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已有人提出“经济一体化”概念。接着,又有人据此提出“文化一体化”。那么,经济一体化对文化发展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世界经济一体化,实际是一种趋同发展。那么这种趋同发展会不会导致文化一体化呢?我认为不会。因为从总体上讲,经济和文化处于不同的社会领域。经济处于物质社会关系领域,文化主要处于上层建筑领域。二者之间,只有经济法规属于制度文化,但制度文化还包括政治、思想、社会、伦理、宗教等等多方面的法规和规范;即使经…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的价值趋向,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我们的企业发展步履艰难,到底是什么东西束缚人们的意识?重要的是企业没有可以赖以生存的价值观作为指导的企业文化系统。许多企业也自以为现有的工作模式,就是企业文化,可是这样的企业文化与市场经济不沾边。我们也应看到政府不是企业,企业的发展必须靠自己,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除了加强管理外,整合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扩张性的企业文化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14问更加重视传统文化传承说明了什么?精彩语录: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如何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在最基本的两个问题上作出回应:其一,我们要传承什么?这实际上就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紧密关联。“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自己的经济,必须发展自己的文化。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已成为我们在新世纪所面临的一项战略任务。在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热潮中,武汉怎么办?笔者认为关键是培育和提升武汉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残疾人》2006,(8):58-59
最近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聋人是什么?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着?我们真的就像自己平时观察到的那样,是不善言辞,不会说话,耳朵听不见,只能通过手语与他人交流的那种聋人吗?我们真的就像自己认为的那样,是这个主流社会的弱者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反思一下我们聋人自己呢?换一下角度去思考,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我们聋人自己,我觉得我们也许会发现,我们根本就不是别人眼中的那种无用的人,心智低下的人,这根本就是一种误解。聋人是什么?——是交给自己的一份试卷,而不是抛给社会的一首怒吼歌。大海永远没有平静的,天天都…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正在逐步深入,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亦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摆在人们面前,并引起了颇多争议。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一元化还是多元化?是全球化还是民族化?以及怎样保护民族文化?又怎样发展民族文化?……这些已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以下我们撷取了几位学者的观点,旨在帮助我们思考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职业女性如何充分展现自己特有的魅力?如何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如何使自己在家庭、事业、社交诸方面的才能充分显现出来?这是广大职业女性时刻关注的问题。谭贻楚、甘建军同志的新著《展示您的魅力——职业女性成功之道》一书,旁征博引古今中外众多  相似文献   

9.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至今日,全球化已成为无远弗届的力量,可以说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将走向何方?民族国家如何确保文化主权?如何进行民族文化建设?如何应对全球化?是一些亟待明确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认识,是决定我们能否成功地融入全球化的基本前提。本文就此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改变造就自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态度,自信生活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或是长相,或是智力,或是运气,或是经历,无法十全十美。怎么办呢?是刻薄挑剔,怨天尤人?还是找出优势,积极向上地生活?当然,最明智的办法是后者。也就是找出自己的优点并尽情地发挥它。换言之,只要选择一种积极的方式对待事物,就能自信并快乐地生活。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让我们先改变一下自己的认知方式。我们每个人似乎都确定自己对是非问题有明确的概念,好像事物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无法改变。但有趣的是,在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文化传统中成长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产业运作增强文化发展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言 《前进》2005,(2):23-24
通过产业运作增强文化发展实力是在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推动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不久前结束的"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的成功举办来看,优秀文化产品进入市场,取得积极的经济效益是完全可能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认真研究文化产品与文化市场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1,(3)
正这些看上去没有任何关联的藏品,很难找到它们之间的共性,但是藏家们的发心和初衷,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同一个方向——我们民族自己的方寸、自己的审美、自己的文脉。"何为藏家?他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要做?我们能做什么?"在电视机前看到纪录片《藏家》播出的那一刻,总导演车爱琳想起了两年前,她最初问自己的问题和思考。如今,两年过去,答案已经显示在屏幕上。  相似文献   

13.
沈妉 《求索》2013,(11):99-10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城乡关系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批判地吸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关于城乡关系和发展的观点,在肯定了城市的出现、城乡功能分离的合理性、必然性和进步性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城乡融合的思想。基于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对城乡文化统筹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贾磊磊 《人民论坛》2012,(18):74-75
我们应当在流行文化领域拥有我们自己的"梦幻工厂"和"超级明星",最终在不同的路径上建立公众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心理认同必须提高本土流行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方面,目前我们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我们的流行文化产品还不具备与海外同类产品相抗衡的软实力,进而不能够承担起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作用。我们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快速发展带来的现代化成果,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完美,于是人们开始抱怨,抱怨他人自私,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国家落后,如此等等。那么,当代的中国人为何爱抱怨?为何总瞧不起自己的文化和成就?  相似文献   

16.
郑晓力 《今日浙江》2006,(20):62-62
当下,关于创新的思考和实践,正在各个领域如火如荼地展开着,已经成为大家最关注的话题。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文化要不要创新?文化创新在其中的地位怎样?如何进行文化创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准确把握。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既抓住机遇、顺势而上,推进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文化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文艺工作的崇高使命,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文化创新的目的。为此,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创新内容。首先,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自己从何而来?这即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历史学和考古学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中国人尤为重要。因为从历史到今日,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尊敬祖先,这也是中华文化与西方世界的一个明显的不同。西方世界的宗教传统十分浓厚,教会曾经在千年之中凌驾于欧洲各国之上,对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拥有强大的精神影响力。而古代中国虽然也流行多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渠道的日益畅达,其对人们思想和日常行为的影响也日趋扩大.在各种思想学说纷至沓来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国民意识出现了哪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学术界应如何顺势而为,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综合创新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19.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任务是将国民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忠诚,在尊重多元的民族认同基础上建构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建没包括政治认同建设和文化认同建设.其中,文化认同建设是根本,稳固的文化认同可以消解政治认同危机时国家认同危机的程度."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必须及时同应国家一体化建构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20.
杨晨曦 《理论月刊》2012,(5):177-181
战后欧洲联合的历史经验说明,区域内各国的政治意愿、利益协调与整合,以及区域文化的同一性是区域一体化的必备要素。政治意愿是前提、利益整合是起点、共同文化则提供了"我们感"。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不具备战后西欧联合所拥有的特殊历史条件,难以达成此三点要素,因而更为困难。但当前东亚各国公共面对的共同区域问题又对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政治动力。东亚主要国家当找到适当的经济切入点,整合利益,为东亚一体化找到适当的逻辑起点。东亚一体化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将同时是东亚地区文化同一性也即"我们感"的再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