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研究》2012,(7):92-92
周一平在《河北法学》2011年第10期撰文认为,“瘦肉精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在一个失却诚信、监管无力、救济渠道不畅的环境中,此类事件过去有过,现在还在发生,更无人敢担保将来不再发生。此类事件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质量问题,它同时在无情地考验着我们的基本社会价值观、我们的政府能力、我们的法律正义。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人们可以从多视角审视、评说之,法律上的思考、检讨亦不可少。  相似文献   

2.
西方权变理论注重“硬管理”与“软管理”的有机统一、良性互动.这对我们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社会管理问题有借鉴意义:第一,硬管理和软管理相结合启发我们既要依靠法治又要激发社会活力;第二,硬管理的软化启发我们重视法律的人性化;第三,软管理的硬化启发我们在促进公民的社会参与时注重对法律的借助.  相似文献   

3.
张金康 《云南人大》2007,(1):16-17,27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深刻揭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时.强调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一个十分美好的社会应该也是一个多元互动、合作互助、理性人本的社会,而这个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必须有赖于完善的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全面有效调整。为此.作为一个立法工作者.就有了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靠法律和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制定“良法”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发展的紧迫任务,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中国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是可持续的发展和造福我们子孙后代及人类的基本要求和保证。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有法律的保证和道德的约束,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树立大局观念,法制观念,道德观念。从中央作起,从政府作起,从领导作起,从小事作起,从我作起。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环境和风尚。节约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提高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重要标志。建设节约型社会进行深入思考的精辟文章,并辅以系列国外经验借鉴,与读者共话“节约”  相似文献   

5.
岳进 《云南人大》2006,(9):13-14
判断一个社会是不是法制社会,不但要看其有没有法律或法律体系完备与否,更重要的是看已有的法律执行得如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法律执行的不平衡性已成为我们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国家的一大痼疾。  相似文献   

6.
法律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关于法律是什么的问题仍然未有定论,梳理和反思学界前辈们关于法律的界定,考量法律存在的目的,有利于通过实证主义的路径来思考现代社会意义中法律的范畴。据此,可以认为,法律是依据主流社会的意志制定或认可,以其共同体的强制力为后盾,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化解社会冲突并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7.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历来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对我们从事立法工作的同志,强调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法治社会里,法律是社会关系的重要调节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法律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只有法律和谐才会有社会和谐,而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是实现法律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民生问题愈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把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放在了突出的地位,而完备的法治正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周锦尉先生所著、上海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的《我们怎样关注民生》一书中,依法治国方略的思想贯穿始终,周锦尉先生针对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通过思考的笔触,把一个个法治理念告诉读者:证明法律是可以平衡所有社会利益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距离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当法律通过后的欣喜逐渐淡去,留给我们的是一份期待,一些信心,还有进一步的思考和疑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当代西方重要的法学流派之一的社会学法学,将法律视为社会控制中的一种专门化力量,强调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讲求法律的实际效果,更加关注法律的实然状态,与当代刑事诉讼框架下刑事侦查实践形成了契合。因而,我们应立足于我国刑事诉讼框架下刑事侦查的现实情况,从法律运作的层面进行思考,同时明了法律技术概念对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法框架下刑事侦查的引荐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代西方重要的法学流派之一的社会学法学,将法律视为社会控制中的一种专门化力量,强调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讲求法律的实际效果,更加关注法律的实然状态,与当代刑事诉讼框架下刑事侦查实践形成了契合。因而,我们应立足于我国刑事诉讼框架下刑事侦查的现实情况,从法律运作的层面进行思考,同时明了法律技术概念对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法框架下刑事侦查的引荐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保障和促进国有企业“三改一加强”的法律思考杨峥嵘(一)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充分肯定国有企业成就和贡献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职责和政治责任。为此,笔者结合基层检察院涉检信访工作的实践,围绕涉检信访稳控工作及其机制的构建,谈些初浅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对“一府两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代表的重要职责,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形式。换届以来,河东区人大常委会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5.
陈招生 《湖湘论坛》2002,15(5):34-35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但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遇到一些现实矛盾,并导致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如何走出思想误区,克服现实矛盾,努力实现公正司法与维护稳定的有机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一、认识“三个一致”,走出思想误区所谓公正司法就是全面遵循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实现法律目标的一系列执法活动。它应包括遵循法律的基本精神和执行法律的具体规定,前者是公正执法在深层次上的要求,后者比较直观,也容易把握。社会稳定是指在一定区域、一定阶段,社…  相似文献   

16.
旧法制的残余是社会协调发展的法律障碍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孙宪忠博士法律是社会秩序的调整器。站在不同的角度虽可以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有不同的解释,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首先应检查一下法律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特别要检查现行立法的功能作用。因为法律功能的发挥虽...  相似文献   

17.
加强司法队伍建设重在提高整体素质──关于当前司法机关法纪建设的思考任柏榴一、法纪建设的实践近年来,司法机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宪法法律,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及时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开展法律服务,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障改革开放,推动经济...  相似文献   

18.
公司社会责任是近来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实施的状况直接反映了当地经济的民主化进程。那么,我国的法律中是否规定了公司社会责任制度?我们是否应该规定公司社会责任制度?本文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以寻求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法制的一些方案。  相似文献   

19.
所谓法律信仰,是指社会公众对法律表现出的忠诚、神圣崇尚和高度信任,它包含着社会对法的理性推崇。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大量立法,法治形势却依然不容乐观。事实告诉我们,在通往法治的道路上,必须高度重视并精心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否则,法治对于国人来说将只是一个幻影。笔者认为,当前培育公民法律信仰,必须大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加快  相似文献   

20.
一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法律权威意识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和必然要求。我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较长时间内不重视法和法制,更不可能提出依法治国的原则,故此法律权威意识淡薄。现在我们特别强调确立领导干部法律权威意识,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首先,是由领导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