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怀德 《理论视野》2009,(4):42-43,46
《突发事件应对法》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及时总结法律适用过程中的问题,更好地完善相关制度,有必要对该法有关应急主体、规则、程序、保障措施等条款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阻击战,其中包括广大物流人为疫情防控、保障民生、稳定社会而进行的不懈努力。此次阻击战进一步凸显了应急物流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重要作用,也暴露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应急物流"的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此次疫情防控,尤其是在前期,物资保障混乱、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3.
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称"新冠肺炎疫情"或"疫情")后,全国各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的相关规定,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在本次全国战"疫"中,应急管理部门作为指导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政府部门也履行了相应的法定职责。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种大规模突发事件,坚持统一领导是打赢这场硬仗的根本保障,坚持分级负责是理顺职责、提高效率的工作途径,坚持属地管理是关口前移、科学防范的良好机制,坚持协调配合是用好资源、形成合力的工作方式。"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工作有许多的经验和教训,也暴露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短板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研究对策,不断提高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应急管理》2020,(3):48-48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中央要求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疫情对我国经济的短期冲击不可避免,亦将对未来包括应急科技、应急产业在内的经济发展带来众多深层次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传统产业组织水平不高,疫情中传统产业链组织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亟需加速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二是应急管理与公共治理能力不足,公共部门应对大规模突发事件缺乏经验,企业灾备意识薄弱,尚未做到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诸如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引发的相关犯罪,司法实践中存在刑事规范供给不足、刑事治理边界不清、刑法的权利保障机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等问题.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刑法的本质不是新的刑事立法,而是现有刑法体系在紧急情况下的适用状态,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特殊时期刑法的适用应当满足和实现时效性、调适性、经济性,强调刑法在...  相似文献   

7.
逆全球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提升中俄两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响应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显著推动两国贸易合作和经济往来。中俄两国贸易往来存在政府政策与法律制度多变、口岸与基础设施欠缺、海关与边境管理手续复杂、电子商务与金融服务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使贸易便利化机制难以形成,不利于展现其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挑战时的有效影响。未来,中俄两国可在政治互信水平、"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机制、智慧物流平台、跨境电子支付等方面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对我国城市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急管理工作发出了极其重要的警示。从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反映出的情况来看,最大的挑战体现在:一是医疗物资投放效率低下,投放渠道不通畅,二是城市居民对科学、医学的认知和对舆论的鉴别力不足,缺乏强大的现代市民意识,三是政府应急管理碎片化,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执行力偏弱.  相似文献   

9.
丁玮  张秋红 《学理论》2013,(15):108-109
依照《突发事件应对法》,水上突发事件是突发事件的一种,水上搜寻救助是应对水上突发事件,为保护人命和水域环境而由政府承担救助责任,进行搜寻救助的法律制度。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研究视角,对水上搜救的原则、制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对完善立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完善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突发事件应对法》最重要的立法目的就是旨在确立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政府职责,严格遵循程序法治原则等。针对该法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在该法中明确赋予参与突发事件应急活动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以必要的行政授权,并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还应当注意协调应急预案与《突发事件应对法》之间的关系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活动各种法律形式之间的关系。今后仍然有必要制定一部《紧急状态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应急法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了一些重大突发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影响和威胁着当地甚至全国的经济社会稳定,这一切都反映了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法律制度保障的不健全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突发事件应对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更好地健全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希望对完善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律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虽然其中的"灾"主要是指自然灾害,不包括疫情,但是自然灾害与疫情同属于突发事件,防灾减灾救灾与疫情应对同为公共安全的重要方面,也同为事关国家安全的大事。汲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教训,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13.
风险的传递耦合性是风险流突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诸如此次新冠肺炎等公共卫生风险的传递性是远大于生产安全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的。这种超强的传播性会加速"黑天鹅"向"灰犀牛"的进化,进而冲击既有的应急资源。比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表现出的武汉医疗设施、防护物资、医护人员等的种种不足,和防疫抗疫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相耦合,又形成了新风险.  相似文献   

14.
《民主》2020,(7)
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已运行了近70年,在历次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国家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取得抗击"非典"疫情胜利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对全国各级疾控中心的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大考,既彰显了我国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运用法社会学理论和法人类学理论,探讨了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是现行有关农村方面的法律制度存在缺陷及其实施存在问题;然后,针对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通过完善制定和修改有关农村法律制度,加强农村法律制度宣传等方法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机体、一个巨大的运行系统,面临着比以往更繁多、更复杂、影响更大的城市风险挑战。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城市公共安全短板和不足,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挑战,并提出建设性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相似文献   

17.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我们打响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下的科技攻关战。如何总结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科技攻关的经验,深刻理解、认真落实总书记有关"要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的要求,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为迎接此次大考所带来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疫情防控的指示中强调科技支撑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提出了如何有效应对突发重大疫情这一重要课题。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已经进入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阶段,公立医院在这次疫情防控救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但是纵观整个世界,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长期准备,强化公立医院应急医疗能力、提高公立医院应急医疗救治水平,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现结合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前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做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于安 《理论视野》2009,(4):44-46
本文分析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的障碍和现行应急预案体系的合法性问题。认为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不利,是由于缺乏实施该法律的必要支撑条件。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原因,是现行法律实施制度不健全;目前广泛施行的各类应急预案存在严重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应急管理》2020,(4):32-32
置身于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的人民战争,应急管理人也经受了一场检验应急能力的大考。许多应急管理人结合亲身经历和实践工作,认为这场大考为应急管理体制的创新构建提供了机遇。在应急管理人看来,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启示,主要有以下思考点:指挥决策+协调调度+指导督查的应急指挥与处置模式将成为未来重大突发事件处置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