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历史既是一部伟大斗争史,同时也是一部斗争精神的伟大创造史。在伟大斗争中,我们党发扬了“血战到底不畏惧”“艰苦创业不懈怠”“敢闯敢干不服输”“攻坚克难勇担当”的斗争精神。百余年来,党在发扬斗争精神的历程中明确斗争方向、凝聚斗争力量、把握斗争方法、树立榜样典型,为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刻,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战略意义,始终坚守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价值立场,正确把握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内涵特征,科学掌握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方法,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斗争史,斗争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斗争精神是我们党战胜一次次风险挑战的精神密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生成有着深刻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其主要内容是心怀“国之大者”的格局情怀、主动应对风险挑战的责任担当、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无畏勇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必须主动投身伟大斗争、依靠人民开展斗争、自觉加强斗争历练、着力增强斗争本领,全力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相似文献   

3.
面对国内外日益艰巨的重大风险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了新时代要更加自觉地发扬斗争精神的要求。准确把握这一要求,需要从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以及实践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回答。在生成逻辑上,新时代斗争精神坚持和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基因,凝练和升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展现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统揽"四个伟大"的精神面貌。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科学内涵是:烈火真金的斗争风骨、坚持正义的斗争气节、抓铁有痕的斗争操守、敢于亮剑的斗争胆魄。在实践中,要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世间奇迹的"精神密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为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奠定历史根基;马克思主义对抗性矛盾与矛盾斗争性、阶级对抗性与阶级斗争、辩证否定观与革命批判等学说为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输送了理论养分。把斗争精神转为自觉行动要从创新理论武装、坚定信仰信念、增进人民福祉、投身实践锻炼四方面协同发力,不断夯实斗争的思想根基、涵养斗争的政治定力、激发斗争的内生动力、提高斗争的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杨俊 《理论视野》2023,(11):39-46
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是领导进行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党在领导进行改造客体同时也进行着自我改造,这些“改造”活动本质上都是在斗争中进行的,由此,发扬斗争精神就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品质。新时代的发扬斗争精神,究其基本内涵,是指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实践中,应该具有的斗争意识、奋斗精神、敢于胜利和斗争准备等精神力量。发扬斗争精神与增强斗争本领相辅相成,在新征程上,必须正确地把握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立场、原则要求、目标方向和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伟华 《求知》2021,(1):44-46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优良作风,也是近百年来党能够历经磨难,不断走向胜利的成功之道和重要原因。进入新时代,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既需要广大领导干部弘扬党的伟大斗争精神和传统,更需要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进一步提高斗争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担当时代重任,谱写时代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一代又一代“新人”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时代新人的历史主动精神,既生成于自觉能动的理论依据、崇尚精神的文化涵养、主动作为的历史经验,又源自胸怀“两个大局”战略的现实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要求应对“内外矛盾”交织的风险挑战。鉴于此,可从树立历史思维、学习历史知识,掌握历史经验、认清历史方位,运用历史方法、洞察历史大势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主动坚定历史自信的主体精神、主动承担历史使命的担当精神、主动进行历史变革的创造精神,进而提升历史主动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是永葆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政治法宝和生命要素。新时代,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长远的历史眼光、坚定的理论立场和清醒的实践自觉,对永葆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内在逻辑作出了清晰回答。从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永葆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是坚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正确逻辑定位;从坚定的理论立场来看,永葆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斗争艺术理论的正确逻辑指向;从清醒的实践自觉来看,永葆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是抓住伟大历史机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正确逻辑焦点。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洞察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党和国家事业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深刻总结我们党98年来在斗争中成长、发展、壮大的恢弘实践,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党员干部"为什么要发扬斗争精神、如何发扬斗争精神"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社会实践中,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不断增强斗争意识、坚定斗争意志、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艺术,继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努力赢得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胜利。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领会新时代斗争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刻感悟发扬斗争精神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作为新时代的中青年党员干部,我们深受鼓舞和激励,对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实践上反思自己,查找差距、树立目标,践行责任担当,弘扬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惟其如此,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坚定信念,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坚持"破""立"并举的辩证理路,坚持以核心意识指引伟大斗争、以法治思维推进伟大斗争、以创新意识突破伟大斗争、以群众意识守住伟大斗争。要推动伟大斗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为价值立场。新时代,准确把握"伟大斗争"的内涵、方式以及立场不仅对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鲜明的理论指导意义,更对阐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具有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干事创业敢担当"是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干事创业敢担当,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这一重要论述为广大共产党员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争当新时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先锋表率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正干事创业敢担当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如何干事创业敢担当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方法路径。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坚决摒弃一切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正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也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期,中国共产党必须带领人民持续开展伟大的斗争。但新时代我们党所进行的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呈现新的历史形态的伟大斗争。伟大斗争具有新的历史任务、新的方略设计、新的斗争重点、新的斗争内涵、新的斗争样态,要赢得这场伟大斗争的最后胜利,就必须自觉遵循伟大斗争的实践逻辑和基本规律,发扬斗争精神,讲求斗争策略,善用法治方式,把握斗争导向,坚持底线思维。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反腐败斗争的论断,从"腐败与反腐败斗争呈胶着状态",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到"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再到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巩固发展压倒性胜利",表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已取得重大胜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有效回答执政党贪腐的世界性难题。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有力证明"三不机制"的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党的十九大后要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以"三不机制"威慑力巩固发展反腐斗争压倒性胜利。"三不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建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反腐败核心内容,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成果已证明其科学性、正确性。"三不机制"既推动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又巩固发展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成果。为此,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把握"三不机制",在新时代增强一体推进"三不机制"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人生隽语     
《民主》2018,(3)
正张金英:通过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学出了一份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和自觉,学出了一份对国家发展全局问题的清醒认识,学出了一份不忘初心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学出了一份像执政党那样勇于自我革命的魄力,学出了一份开启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为青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成为主要力量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实现民族复兴艰巨性和长期性、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党对青年领导、青年自身发展和体现人生价值的客观需要,但部分青年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坚定、本领不过硬、缺乏担当精神等现象。因此,新时代要引导青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掌握过硬的本领、拓展国际视野,以适应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本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赶考”精神是在即将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形成的,凝结了毛泽东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忧患思考和清醒认知。毛泽东的“赶考”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先进品格、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以及勇于担当的历史自觉。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的“赶考”精神,要永葆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忘人民“考官”地位,以永不懈怠的“赶考”精神破解“两个大局”的时代考题。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大部署,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鲜明的文化立场,彰显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西藏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肩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区的使命任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强烈文化担当,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