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走私犯罪是法定犯罪,以违反海关法律法规为前提,故具有很强的海关专业特征,而单位走私犯罪主体为单位,进一步增加了理论研究和司法认定的困难.故根据单位走私犯罪的特征及相关立法规定,深入研究我国单位走私犯罪诉讼程序中诉讼主体和诉讼代表人制度,以及单位走私犯罪诉讼代表人的确定问题,对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诉讼的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保障司法民主和公正的需要 ,现代刑事诉讼制度十分重视普通公民对诉讼的参与 ,陪审制度即是诉讼参与原则的具体表现。本文从考察司法公正与群众参与的关系出发 ,分析了陪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和诉讼价值 ,阐述了陪审制度及参与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贯彻实施的现状和不足 ,提出了完善我国陪审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我国对刑事取证主体的资格有严格要求,从消极的角度来说,非法定资格的主体所调查获得的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不得作为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我国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受到传统诉讼观念、现行诉讼制度及侦查权模式的深刻影响,目前扬弃该理论难有现实可能性.然而,对于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造成了的悖论与危害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自从国家代替私人成为控诉犯罪的主要承担者以来,被害人地位越发渺小,在刑事诉讼中多承担控方证人的角色,成为控方指控犯罪的工具,其独立的司法诉求往往处于被漠视的境地。因此,建立被害人有效参与的量刑程序,对于保障被害人诉讼地位,构建平衡的刑事诉讼模式,实现量刑的程序公正,提高对司法判决的认同感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作为刑事诉讼的特殊主体,其诉讼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现代刑事法理论的影响;既要考虑未成年人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条件,还要考虑其犯罪形成的社会等因素,另外还要结合刑事诉讼惩罚和保障功能以及联合国少年刑事司法准则等内容。研究的目的是使未成年人在刑事诉讼中不仅得到与成年人相同的正当程序保障,而且还应享有一些特殊的诉讼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6.
2012《刑事诉讼法》对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予以认可,从理论维度对传统的证据转换说予以否定,行政证据刑事司法化应运而生。较证据转换说而言,行政证据刑事司法化更符合立法原意,体现刑事法律的体系化,遵循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及诉讼效率的价值,对立法完善起着导向作用。有效衔接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离不开司法人员合法、正当司法:明确行政证据在刑事司法程序中的重要性以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从普通程序的审理来看,也许大陆法系的职权主义在经济上更占优势;但从辩诉交易这类简易刑事程序来看,大陆法系的司法公正理念又阻碍它不如在英美法系那样容易推行和接受.优化司法资源的配置包括专门机关的权力配置、司法系统的组织构造、其他诉讼参与主体的权利配置、刑事诉讼费用问题等四个方面.要实现诉讼程序的高效运作,各国一般都会从三个方面对传统的刑事诉讼程序进行改革:一是适当缩短诉讼周期,二是确立刑事案件的过滤机制,三是建立简易程序.  相似文献   

8.
论刑事诉讼证明中的责任区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诉讼证明具有复杂的结构 ,存在多主体、多层次。因而 ,其证明责任也应是严格加以区分的 ,可分为 :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说明责任 ;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公安司法机关的证明责任。在明确了刑事诉讼所有参与主体在证明活动中的责任的基础上 ,构造出完整的刑事诉讼证明中的责任区分理论  相似文献   

9.
司法改革应围绕法官的权力限度而展开。诉讼的公正和法律家的特性要求法官在诉讼中扮演消极被动的角色。法官应把主导诉讼进程的权力交给控辩双方行使。全面参与模式并不是刑事诉讼的理想模式 ,我国的司法改革应确立法官消极中立 ,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理想格局  相似文献   

10.
诉权理论是民事诉讼基础理论之一,将其导入到刑事诉讼之中,对于我国目前的刑事司法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宏观而言,诉权理论是司法理念转型的基本路径,从微观而言,导入诉权理论不仅能够丰富现有诉讼理论,还能够指导一系列新兴的诉讼制度和程序。  相似文献   

11.
现代刑事诉讼结构的理论基础是西方自由主义。西方自由主义决定了现代刑事诉讼结构中逐步实现了追诉权与裁判权的严格分离,被追诉者的基本权利得到立法确认并最终由中立的裁判者予以落实。在现代刑事程序中,被追诉者成为诉讼主体,他的诉讼利益获得承认,以往的国家利益出现分化,构成了以被追诉者诉讼利益为核心的分层结构。被追诉者的诉讼利益始终要高于追诉方代表的国家或社会利益、裁判方代表的公正利益,形成了现代刑事诉讼的利益结构。不同的诉讼利益由不同的主体来维护,各方主体以权利制约权力、权力约束权力的方式参与到刑事诉讼的主要过程和关键环节中来,利益结构决定了主体上的"三方结构"和主体间的行为结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当前非传统安全因素增多以及跨境刑事犯罪多发的态势,中国与东盟在共同打击刑事犯罪的领域也存有强烈的协作诉求。然而在刑事司法协助过程中,基于域外与我国立法与司法制度的固有差异,涉外刑事诉讼证据需要通过合法并合理的途径进行转换,才能为我国司法裁判采纳和认定。刑事司法协助中的证据转换涉及侦查阶段的证据转换和诉讼阶段的证据转换,证据的转换内容包括程序性转换和实体性转换。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是一个消极的角色,附属于公诉机关,缺乏与其当事人称谓相当的诉讼权利,所以虽然其被法律赋予当事人的地位,但却在刑事诉讼中被冷落.在恢复性司法理念指导下的刑事和解制度中,这一弊端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被害人成为刑事司法进程关注的重点,成为真正的刑事诉讼主体.这一角色和地位的转变,为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弥补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受到的损失,恢复被犯罪所破坏的加害人和被害人关系,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目的是刑事诉讼所追求的诉讼目标,是由国家和参与诉讼的当事人对诉讼结果的正当期望所构成的目标体系。刑事诉讼目的有三个特点,即目的要素的层次性、目的要素的多元性、目的要素的平衡性。现有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均存在不同层面的理论缺陷,未能科学而准确地体现出刑事诉讼目的的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角色是决定于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诉讼地位的诉讼行为的基本性质和趋向。诉讼角色定位应当符合诉讼地位确定性与独立性、角色赋予与诉讼地位相适性的要求。理想诉讼角色的现实转化有自身的机理 ,角色的示范效应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模式的反思是当前的学术热点问题,关系着刑事司法改革的方向。源于西方的经典刑事诉讼模式理论对当下的中国刑事审判实践解释力不够,而本土理论则在“何为诉讼”以及刑事诉讼模式关涉的要素等方面含混不清,严重影响到刑事诉讼模式理论的自身完善与刑事司法改革指导功能的发挥。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应因地制宜,并立足刑事诉讼法的实践状况,从宏观的诉讼阶段上来把握。  相似文献   

17.
论刑事诉讼参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司法的民主性和公正性,刑事诉讼必须确保当事人和公民对诉讼的参与性.我国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当事人和普通公民对诉讼的参与性,并为此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和程序保障.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参与原则的规定也有一些亟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价值是我国法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理论热点,何为刑事诉讼价值,对刑事诉讼价值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就目前我国学界的研究现状而言,是众说纷纭。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本文从我国刑事诉讼价值的主体、刑事诉讼价值的内容、刑事诉讼价值的目标等基本理论现状加以分析,为进一步正确贯彻和执行我国刑事诉讼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法官通过司法令状对刑事强制处分权进行制衡是现代刑事诉讼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因为现代刑事诉讼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权力制衡和权利保障的法律.这二者之间的博弈与合作关涉到刑事诉讼是否能够运转及质量.其中,通过司法令状对刑事强制处分权的制衡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对于司法令状而言,其构成要件可以分为主体要件、实质要件以及程序要件,...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法国在刑事诉讼中正式引入了“被告人认罪下的出庭程序”,其目的是提高刑事诉讼的效率,但也极大地改变了各个诉讼主体的地位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检察官无疑是本次改革的最大收益者,其在审前阶段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不但继续保持着对绝大多数案件的侦查领导权,还获得了更多的对案件进行最终司法处理的决定权,并可以决定几乎所有案件的未来走向.不过,由于法国检察院同时具有司法属性和行政属性,这一混合地位也给检察院行使权力的公正性带来了广泛的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