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河南省南阳市各级各部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风险分析研判,深挖问题根源,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安全风险治理工作,同时加强源头防治和系统施治,健全常态防控机制,努力构建安全防控大格局。本文从安全意识与能力培养、风险治理体制机制建设、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基础四方面入手介绍南阳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现状,以期为同类型或同等量城市的安全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武汉城市系统的脆弱性和短板不足。在此背景下,建设拥有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韧性城市,成为应对"黑天鹅"式风险的必然选择。推进韧性城市建设迫切需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及时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需要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管控各类危机的城市体系,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应急管理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基层治理体系、智慧城市体系、精神文化体系;需要不断强化组织保障,着力建设一支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城市应急治理可围绕"应急之治、武汉之治、风险之治"三个维度,从"常规行政"、"决策优化"、"风险防控"分析入手,透视"社区治理"、"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的通识机制——"人、组织、平台"疫情应急体系,倡导"问题算法"、"博弈决策"与"认知心理"一体化、职业化的主动应急能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4.
《世纪行》2020,(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要着力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宜昌市虽然不是超大城市,但在城市基层治理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如何总结借鉴这次疫情防控经验,推动城市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考察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时强调,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在全球蔓延显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时不我待,是加快城市经济复苏、安全防控、智慧治理的新契机、新抓手。针对疫情防控、城市治理中存在的诸多短板,应以新基建为契机,加快建设城市大脑,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源。  相似文献   

6.
沈贵银 《群众》2021,(4):27-28
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重要工作部署,提出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乡镇与村庄是社会治理基本单元,是维护公共安全的主战场之一。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统筹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与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农业农村安全防范、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建立与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打造幸福平安乡村。  相似文献   

7.
新春伊始,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这场战"疫"无疑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这次重大疫情从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和重大疫情防控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漏洞和弱项,需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进行反思。"生命间性"生态哲学观为实现有利于重大疫情防控的生态环境治理科学化提供了新视野。要做好重大疫情防控,需要与生态环境治理有机结合,并按照"生命间性"生态哲学观树立科学的生态环境治理观,更好地指导能够有效防控重大疫情的生态环境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未来城市发展面临的风险灾害挑战日益加大,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风险灾害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国平 《人民论坛》2020,(23):18-21
"新发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北京市迅速响应,以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防控方式将此次疫情狙击在了暴发"萌芽期",体现了强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各级部门快速反应、分级精准防控措施、医疗和检测技术支撑、以及广泛的全民动员,是打赢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基础。作为大国首都和超大城市,北京市有责任以最高的防控标准为全国城市树立典范,引领建立更加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梁桁  张光 《人民论坛》2023,(6):61-63
近年来,社会安全风险呈现出风险破坏性和影响性增强、风险隐匿突发性增强、风险快速扩散性增强、不同社会安全风险之间互动性增强等一系列新特点。全面感知与精准防控社会安全风险,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形成多元主体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构建灵活高效的治理机制,完善闭环管控的法治体系,提升精准防控社会安全风险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建设一体化社会安全风险防控平台。  相似文献   

11.
地铁如今已成为现代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莫斯科地铁爆炸惨案发生后,全世界的公交系统大都加强了安全保障,北京等国内诸多城市地铁安检也纷纷提高级别.从物理结构上看,地铁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频繁的人员流动性和地铁空间的相对开放性,决定了风险源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一旦发生重特大安全事件,事中控制和后果防范的难度极大.但要想完全依赖技术手段解决所有安全问题,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为此,我们建议,要从单纯的地铁安全防控角度跳出来,转变为从全面风险治理角度构建我国城市地铁风险治理体系,以增强城市地铁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敲响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警钟,也进一步暴露出风险治理能力上的短板。当前风险运行呈现复杂、多样、串联等新特点,对此必须采取协同系统治理方略,抓紧补上风险意识不强、社会面管控经验不足、法治化能力薄弱等能力短板,不断推进应急体系完善、社会治理创新、平战结合演练等重点工作,最终在疫情防控斗争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同时提出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新时代首都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朱力 《人民论坛》2020,(6):94-96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依靠整体性社会动员机制、织密的社会治理网络与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此次疫情暴露了社会治理领域风险防控存在诸多问题。为此,疫情防控需要高度重视各类风险教育,完善重大疫情应急管理体系,着力提升依法防控水平,不断优化干部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15.
风险应对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课题,应对方式和治理效果是党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风险应对及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防控战的阶段性胜利彰显了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从历史维度看,风险治理中坚持党的领导是党近百年历史的必然选择和经验总结;从现实维度看,党的领导能够为风险治理提供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从价值维度看,风险治理中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从理论维度看,风险治理中坚持党的领导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从世界维度看,风险治理中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20,(8)
正应急管理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考验。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但也暴露出应急管理方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发展始终与风险并存,因此亟需转换传统的被动应急处置思维,重塑和优化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将韧性治理作为研究视角,通过梳理相关概念内涵,搭建“风险治理—适应、应急管理—恢复、危机治理—学习”的城市公共安全韧性治理逻辑框架,提出以韧性理念塑造风险应急文化、以多元主体协同保障应急恢复、以数字技术创新推进应急学习等治理新路径,期待与韧性治理相融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安全发展型城市在我国各地全面建设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上海基层社区做了大量工作,措施落细落实,力求不留缝隙,工作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例,真正体现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体现了绣花精神。这次疫情,是对城市基层治理能力的大考,是对社区抗风险能力的检验,同时也让我们深入思考上海应该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险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风险治理能力提出了挑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生活造成了系统性的冲击,构成了严峻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基层社区在公共卫生安全的风险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冠疫情的危机应对中,我国基层社区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检验,但同时仍存在公共卫生安全的风险意识不足、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能力总体上较弱、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欠缺、公共卫生安全的风险应对机制不健全以及现代科技运用和智能化水平较低的问题。未来基层社区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观念,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优化应对机制和管理及服务措施,努力打造社区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共同体,不断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水平,以实现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治理能力的综合化提升。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20,(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完善应急管理制度,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