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
城市老旧社区是社会风险的多发场域和风险治理的薄弱环节。日趋多发的社会风险和日渐凸显的脆弱性特征构成了老旧社区“高风险—低韧性”的失衡情景,加强韧性建设已成为提高老旧社区风险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基于风险视角,从组织韧性、物理韧性、技术韧性、心理韧性等维度来分析城市老旧社区的韧性建设情况,发现其面临着基层治理主体松散、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信息技术应用缓慢以及社区修复机制欠缺等现实困境。未来需要从健全党建引领治理模式、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以及增强社区自我修复能力等方面全面着手,进一步推进城市老旧社区韧性建设,促进其风险治理能力的系统提升。  相似文献   

2.
城市不仅要应对自然风险,而且要应对社会风险。随着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体系的日益复杂化,调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减缓风险冲击与扰动的意义愈发重大,韧性城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应对风险社会新范式。韧性城市的目标是培育城市功能韧性、社区韧性与社会韧性,以确保城市灾害期的基本正常生活秩序以及重灾后迅速恢复至灾前水平的能力。韧性城市建设需要借助智能技术手段和智慧社会体系,全方位提升城市的韧性,以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型城镇化"新基建""新城建"、城市更新行动等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新挑战新机遇,如何提高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是保障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提出智慧安全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以科技赋能风险防控,实现智能守护城市安全,再辅以社会化服务模式,实现风险防控精细化治理。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大以来,我国灾害治理和应急管理的理念不断完善与成熟,尤其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建设韧性城市"纳入我国"十四五"规划,同时,赋予了"韧性城市"以中华文化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念,也是今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在灾害治理过程中,除了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外,还要在领悟"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全面导入"韧性管理"理念,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防抗救"的能力,更能够提高社会灾害治理的总效率,更好地树立现代社会风险治理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未来城市发展面临的风险灾害挑战日益加大,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风险灾害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城市因人口聚居、建筑密集、活动复杂而日益成为风险中心,呈现出复合性、联动性、叠加性、扩散性、隐蔽性增大等整体性风险。本文基于韧性视角,引入"韧性城市"概念,剖析了现代城市整体性风险防控实践的六大盲点和弊端,并分别从空间、时间和层级三个维度提出了韧性城市风险治理的范式,梳理出"都市群-城镇带-生活圈"防范风险扩散、"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恢复"阻遏风险延递、"宏观搭台-中观定标-微观落地"化解风险叠加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正常运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体现出多方面优势,但也表现出一些亟需改进之处,引发人们对城市运行管理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及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能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运行和服务保障水平,建设"韧性"城市。  相似文献   

8.
农村防灾预警是风险灾害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是社会治理亟待破解的传统难题。目前农村防灾预警仍面临乡村治理体系基础薄弱,防灾预警手段和工具缺乏,多元社会治理主体参与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面向未来,要以构建风险韧性,形成可持续减灾战略为依托,着力培育和激发居民参与灾害治理能力,建立应急管理"高可靠性组织",因地制宜发展应急产业,推动应急工作智能化建设,打通农村防灾预警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9.
薛宏伟  杜永吉  王婧 《群众》2021,(4):23-24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不可能彻底远离风险,但可通过增强韧性,让其拥有更强的能力来应对风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韧性城市”,反映了城市发展向内涵提升、品质提高转变的时代要求。长期以来,江苏十分重视城市的安全发展建设,城市韧性不断提升。作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的题中之意,“韧性城市”写进了江苏“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建设更具韧性的安全发展城市,正在成为江苏建设高质量平安中国示范区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0.
上级"甩锅"基层现象本质上是基层治理中"上下"级风险规避博弈下的权责失衡。治理"甩锅"现象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做好"甩锅"现象的专项治理;二是加强资源向下配置、完善考核指标、利用信息化平台;三是综合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化城市构建中,“技术赋能”作为理解数字时代下城市公共安全建设的技术分析框架,日益难以解释在实践应用中所涌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聚焦电子数据的流动,有助于理解数字技术嵌入城市韧性建设的过程。基于“流动空间”理论框架,城市韧性数字化建设中的数据流动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数据支撑层、应用平台层和数字空间层。这些层面的交叠与循环展示了数据流动的复杂性。在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多维数据流动不仅增强城市系统对各种风险的快速响应能力,也促进跨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并且深化治理体系的参与程度。此外,数据流动通过数字技术为城市韧性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包括敏捷的透视能力、高效的协同整合能力以及深层次的参与能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提升应急管理的韧性愈发成为不可忽视的方向和路径。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社区应对风险的治理模式与手段创新成为国家治理与社会稳定的重大议题。韧性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其核心就是要有效应对各种复合风险的冲击,减少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围绕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社区应急管理中韧性治理策略选择的有效性研究,揭示了传统风险治理的刚性规制的惯性和信任机制的式微,利益固化的藩篱使社区风险应对“各自为战”“顾此失彼”等体制层面“治理碎片化”的挑战。探寻如何有效应对社区复杂多变的各类复合型风险,提出了高质量推进发展与安全同构的基层治理现代化,应保持应急与常态秩序协调转换与内核稳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风险治理共同体,为新时代提升社区抗逆力、应对系统性、复合型风险能力,推进社区韧性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梳理总结风险治理视角下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演变历程,剖析需求侧到供给侧的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属性,并从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供给的需求系统、运作系统、支撑系统和目标系统四大系统构建分析框架,探索公共物品韧性功能供给的内在机制和综合影响。从理念嵌入、能力型塑、手段多元、管理协同、平台融合、制度保障六个层面提出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供给的推展路径:以韧性思维嵌入供给链;以风险干预规避能力为目标提升韧性绩效;以立体格局打造软硬复合矩阵;以主体关系整合为中心重构运作模式;以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主体无缝对接;以防灾减灾为核心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对于城市治理现代化及其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路径需要深入的研究与阐释。本文在阐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城市治理现代化体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对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三化"路径进行分析,并结合广州智慧城管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政府需要多种思路解决城市治理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重新思考城市治理体系提供了新路径。在信息技术时代,应当以公民为本位,重新思考信息技术与政府职能、社会治理的关系,从而在这些要素的相互促进中推进城市新的治理体系建设,即城市"智慧治理"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需要依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沿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条主线展开,通过搭建社区多边治理平台来改善城市社区治理结构,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来推进城市社区治理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开放社区由于其场域建构过程的风险属性,越来越成为各种类型矛盾和冲突关系集聚的时空场域。在各种传统和现代因素影响叠加、社区内致性风险和外部冲击相结合的复合型风险背景下,开放社区公共安全成为城镇基层治理的紧迫问题。通过复合治理理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维框架的分析发现,当前开放社区存在着宏观制度缺失、中观场域系统弱化和微观行动能力不足三大困境。城市开放社区作为典型的复杂系统,要实现安全治理的目的,单单局限于社区某些领域或者社区安全治理本身的举措和机制的调整完善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社会、经济、政治等各领域在现存制度结构框架内的"元创新"。在复合治理理论视阈下,城镇开放社区公共安全的治理路径应是:加强"一核多元"社区安全治理制度设计,建立弹性协调的社区安全治理中观机制,构建和谐有序的社区治理微观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正一、提出首都城市治理的目标和重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新版总体规划)第一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把城市治理的重要性提升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提出"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新版总体规划第五章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城市更宜居"为题,全  相似文献   

19.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韧性是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越好,则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用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面对城市如此经不起考验,缺乏"弹性"和"韧性",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者需要认真反思和警醒。  相似文献   

20.
正城市社区是城市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平台,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场域。2015年民政部、中央组织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减负工作的通知》推进社区工作减负; 2016年民政部等十六个部门联合印发《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加强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建设;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了社区治理体系、治理水平、治理短板和组织保障五个方面的社区建设重点内容。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