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法律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开展执法检查方面亦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仅就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执法检查的对象应是负责法律实施的主管机关,即同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同级人民法院、同级检察院。公民个人、社会团体、社会法人不是执法检查对象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执法检查,"主要是检查监督法律实施主管机关的执法工作,督促国务院及其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解决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执法检查的对象应是同级  相似文献   

2.
库车县人大常委会认真总结监督工作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不断上升为工作制度,推进监督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促进人大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提高人大工作水平。建立监督制度,推进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不断深入执法检查是人大常委会开展法律监督工作的一种基本形式。2005年,库车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关于执法检查工作的若干规定》,首次将执法检查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3.
人大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事件要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规定的监督手段□李伯钧郑东余小林人大在执法检查中,应当善于运用法律规定的监督手段,切实处理好检查中发现的违法事件。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法律的权威、人大执法检查的权威,才能使执法检查收到应有的效果。一、...  相似文献   

4.
关于地方人大开展集中执法检查的一些思考□苏国虎侯玺堂执法检查,是人大实施法律监督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大创举。纵观近几年地方人大开展执法检查的情况,其积极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必须充分肯定。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  相似文献   

5.
执法检查,就是对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法律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几年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开展执法检查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拟对有关执法检查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一、关于执法检查的法律依据执法检查是否具有法律依据,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人认为,执法检查的法律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宪法依据。(1)宪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  相似文献   

6.
要弄清执法检查的对象和主体执法检查的对象应是负责法律实施的主管机关,即同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法院、检察院。公民个人、社会团体、社会法人不是执法检查对象。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执法检查,"主要是检查监督法律实施主管机关的执法工作,督促国务院及其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解决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执法检查的对象应是同  相似文献   

7.
执法检查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甩以保证法律法规得到正确实施的重要手段,现已成为各级人大开展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关于执法检查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尽管如此,执法检查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譬如,一些地方人大将专门委员会作为执法检查的主体,就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卷首语一个法制化的国家,不仅要看它有多少法律法规,更重要地要看它对法律法规的实施状况.看它对执法有何权威性保障措施。《关于提高执法检查监督实效的思考》针对当前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从严格界定执法检查的主体、对象和范围入手,堤出执法检查要同人大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9.
上下联动进行执法检查,是指上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同时对有关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行为,是人大在执法检查工作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新形式。上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之间虽然在法律上没有领导关系,但都担负着监督或者保证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遵守和执行的职责。人大对一...  相似文献   

10.
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法律监督、促进公正执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如何搞好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地方人大执法检查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注意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1.
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法律监督、促进公正执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如何搞好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地方人大执法检查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注意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2.
庞清涛 《云南人大》2008,(12):42-42
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法律监督、促进公正执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如何搞好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地方人大执法检查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注意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中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估,借助"外脑"推动人大监督提质增效,增强科学性、提高权威性。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方式方法的一个创新之举,值得叫好。有计划地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组织进行执法检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各级人大加大法律监督,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基本  相似文献   

14.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作为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对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进行监督。而法律监督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检查法律的实施情况9也就是执法检查;二是法规备案审查。作为县级人大常委会,应以执法检查为基本形式。在县级人大常委会的实际工作中,法律监督有多种形式,有的采取听取和审议同时进行,有的只听取不作审议,有的只组织部分代表视察等等。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法律性、程序性和规范性。县级人大常委会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应该认真贯彻1993年9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和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提出的《关于改进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的几点意见》的精神,使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法律监督、促进公正执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如何搞好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地方人大执法检查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注意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6.
<正>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人大加强法律监督、推进宪法和法律在本地区正确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地方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执法检查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执法检查的对象应是执法部门、执法人员及执法部门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监督法的规定,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主要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使执法检查更见成效,不走过场?江苏省东海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仲从操揭到痛处才是真执法检查应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目的是为了使宪法和法律切实得到贯彻实施,以期"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假如走马观花不痛不痒,不但民众失望,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18.
人大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监督“一府两院”正确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不少同志对人大执法检查存在模糊认识,认为人大对“一府两院”进行执法检查就是“找茬子”,也有人认为执法检查就要“多掰刺,少栽花”。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对执法检查的片面认识,没有全面理解执法检查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9.
<正>执法检查是人大常委会最主要、最常用的监督形式。2019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中"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的要求,运用好新时代人大执法检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成果,对标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执法检查工作的新要求、新做法,正视执法检查工作中的短板和矛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各级人大执法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
陈立忠 《中国人大》2012,(12):54-54
杭锦旗人大常委会根据《内蒙古党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意见》中关于将垂直管理部门纳入地方人大监督范围的规定,积极探索,依法履职,以法律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为切八点,对旗内垂直管理部门进行监督。一是听取和审议各垂直管理部门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情况的报告。二是每年有重点地选择个别部门就其作为有关法律实施执行主体单位进行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