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为问责"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推行行政问责制度的积极探索,是改进作风建设的有力举措。虽然无为问责制近十年来已逐步走向制度化,但是,无为问责制推行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无为问责制的推进。有错要问责,无为也要问责。只有强化责任意识、健全制度、加强监督、培育无为问责制度文化,才能把无为问责制落到实处,从而实施严格意义上的无为问责,促进作风建设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构建和完善党内问责制进行了系统规划:以"敢于担当"作为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的指导思想;建立"两个责任"的问责领导体制;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抓党建、抓问责的重要内容;进一步优化问责程序、强化问责执行,有效治理党内突出问题。习近平关于党内问责制的探索对系统建构党内问责机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你被问责了没有?”9月2日清晨,细雨纷纷,湖南省岳阳市人民政府上班的人群中,两名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寒暄时这么问道。7月25日,岳阳市委、市政府对党员干部推行“有错要问责,无为也要问责”制度以来,“无为问责”成为当地干群工作生活中的主题词,当地党委、政府对“无为”党员干部大胆问责,使混日子的“太平官”和守摊子的“庸吏”无处遁形。问责制“问”倒无为干部岳阳市所称的“无为行为”是指不履行或不正确、及时、有效地履行规定职责,导致工作延误、效率低下的行为;或因主观努力不够,工作能力与所负责任不相适应,导致工作效率低、工作质…  相似文献   

4.
党内问责制是党内自我监督和完善的重要制度,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党内问责制作为一个制度性体系,它的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依赖于构成要素。确定谁来问责,保证问责主体的独立性;明确对谁问责,坚持问责对象的关键性;理清问责什么,增强问责内容的系统性;把握怎样问责,提高问责过程的规范性;明晰为何问责,增加问责结果的有效性。党内问责制需要在完善问责主体、对象、内容、过程、结果的基础上,立足实践,不断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5.
胡小杰 《人民论坛》2013,(12):42-44
行政问责制是建设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加强人大、纪委等问责主体的外部问责,提升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和社会民众的问责意识,加快行政问责立法,完善问责官员的复出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问责制建设的现状、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行政问责制正式走进公众视线,已经历了五年的发展.行政问责制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面临着问责主体单一、问责对象不清、问责程序不够规范、责任追究不力、问责信息不充分、问责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现实难题与制度缺陷.要从根本上解决行政问责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完成从人治问责向法治问责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2003年以来,中国官员问责制度不断完善,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作为官员问责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官员复出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使官员问责制的实施打了折扣,也损害了官员问责制的公信力。应从规范体制以及增强透明度等方面完善问责官员复出制度,保证问责官员复出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8.
党内问责制是与行政问责制相对应,专门针对政党组织内部的问责制度。从党政关系的视角来讲,行政问责离不开党内问责制,只有党内问责制与行政问责制配套实行并发挥作用,问责体系才算健全与完善。有基于此,有必要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解读,从党内问责主体、对象、内容、情形、方式、结果、执行等七个方面分析党内问责制的基本构成,并对其构建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2003年以来,中国官员问责制度不断完善,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作为官员问责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官员复出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使官员问责制的实施打了折扣,也损害了官员问责制的公信力。应从规范体制以及增强透明度等方面完善问责官员复出制度,保证问责官员复出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10.
邢淑英 《前沿》2012,(17):29-31
建立完善的政府问责制,是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我国政府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在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问责程序、问责制度以及问责文化建设上采取切实措施,以推动我国政府问责制的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政问责制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与此相适应的行政问责文化的建设,则是当前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了解我国的行政问责文化存在的问题,探索其解决思路,对我们理解行政问责制的深入发展尤为  相似文献   

12.
有关党政领导干部无为阿责制的理论基础,研究学者众多,研究内容丰富,但这些研究集中在两方面:西方的政治理论和我国四代领导集体的监督问责思想,而对经典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中所内含的有错无为问责思想仅是稍微涉及,未有系统论述。为此,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监督问责思想作一番梳理和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上海人大月刊》2011,(10):47-47
问责制是提高政府回应性和执行力的重要制度工具,同时也是一项多因素交叉且互为因果的复杂系统工程,由于实践时间不长,作为新生制度在实施中必然带有不完善性,突出表现为“问责过度”和“问责疲软”现象并存,看似背离的两种现象究其实质都是问责制功能失调的表现。从微观机理上看,原因在于责任制在制度规定、制度实施和责任追究(问责效力)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团体问责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团体问责制就是指社会团体作为异体问责主体,可以根据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结社权监督政府和官员的权力的运用,追究失职官员的责任.社会团体问责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社会团体问责制构建依据和基本内容的探讨,指出我国社会团体在问责政府和官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社会团体问责制的基本路径和重要意义,有利于构建责任政府,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选才 《现代领导》2005,(12):33-33
行政问责制是问责制的一种,是在行政系统内部进行的问责制.也即所谓的“同体问责”。行政问责制的客体是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效克服了权力机关等外部组织问责时往往只针对有关机构及其行政负责人问责的局限。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对于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主动提高决策和执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凡 《湖湘论坛》2012,(1):38-40,66
建立行政问责制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前的试点中存在着范围不广、层次不深的问题,导致行政问责流于形式,目的难以实现,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突破点在于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参与问责的积极性、畅通问责渠道、完善问责程序、加快问责立法等。  相似文献   

17.
党风廉政建设问责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中实施责任追究的思想构成了党风廉政建设问责制的理念根基,党的长期探索为党风廉政建设问责制的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问责制在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存在问责主体单一、问责程序模糊、问责启动依赖上级推动和问责过程缺乏全面化等现实问题。未来应积极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问责实践中的独立运作机制、多元参与机制、全程覆盖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和科学评估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问责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术界对党内问责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的研究主要从问责要素分析的角度展开,基于这些研究需要进一步采取系统分析方法,以《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分析对象,建立"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情形—问责程序—问责结果"五维分析框架。从该分析框架可以看出,当前党内问责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问责主体格局比较单一、党组织作为问责对象较为鲜见、问责情形设置不够均衡、问责程序缺乏可操作性和约束力、被问责官员无序复出削弱问责结果的公信力五个方面。鉴于此,完善党内问责制应当将健全问责主体格局、对失职失责的党组织进行集体问责、设置均衡的问责情形、提高问责程序的可操作性与约束力和健全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作为五条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一、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问责立法滞后。目前,我国没有一部关于行政问责的全国性法律,一些地区推行的行政问责制,存在着法律位阶低、问责标准不明确等问题,而且在问责主体、对象、范围以及责任方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缺乏统一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陈嘉冕 《传承》2010,(12):138-139
行政问责制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虽然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强化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实现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完善问责法规,构建行政问责的法律依据,才能真正建立起中国特色的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