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也愈益严重。治理大城市病、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已成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政府管理者排上行政日程的重要问题。集聚经济的作用,决定了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大城市化趋势,但大城市化未必一定会产生"大城市病",完善的市场体制可以使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形成自动调节机制。相反,集权体制的存在,则使城市人口规模呈更大(或尽可能大)的倾向;在集权体制下,亦不可能有效地控制大城市人口的迁移增长。治理大城市病、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不是一个单纯的人口问题,改革集权体制,打破城乡壁垒,这才是治理"大城市病"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2.
论卫星城与中国城市发展杨长明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1820年率先出现了象征着人类文明新纪元开端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伦敦,之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自发地流向城市。人口的急速城市化,使英国各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迅速增加。英国的...  相似文献   

3.
马健 《重庆行政》2011,(6):102-103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面对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双膨胀的现实,如何实现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的转移,将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上面临的最大挑战。而重庆市是我国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如何有效解决农民工进城带来的大量问题,人力资本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农民工培训,提升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4.
2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就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规模而言,发展大城市是城市化的主流。198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小城镇,大战略"一直被倡导,但市场机制发生了作用,在这20多年中,大城市的工业化和人口聚集效应愈来愈明显,"小城镇,大战略"实际被放弃。然而随着大城市病愈发严重,房价高企,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等因素,政策的天平似乎再次转向,小城镇又受到人们的亲睐。一般的理解,大城市化侧重于发展大中城市,人口、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大中城市集中;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城市因市中心人口密度较高、拥堵较严重而采取疏解人口和发展多中心城市的策略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在疏解人口之前,我们应廓清城乡、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本质区别,把握疏解人口与城市通勤、生产和生活的相互作用,理顺人口密度、疏解人口与交通拥堵之间的逻辑关系。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关键还是在于科学认识城市发展规律,并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动态演变过程。城市化研究是一个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产业集群理论,乃至生态学派理论、城市经济增长阶段论等的演进过程,体现了对城市化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国际论争主要围绕大城市评价、农村城市化、小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反城市化等问题展开,而国内关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城市化道路、模式与动力机制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大城市犯罪区域分布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已遍及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与发展水平的各个国家,迅猛的城市化也引起了犯罪增多和猖獗这一棘手的社会问题。人们在研究城市化与犯罪的关系时,一般比较重视城市化过程以及城市的规模、类型、人口、文化、建筑与犯罪之间的关系,而较少研究犯罪在城市中的区域分布,特别是在大城市内的区域分布这一课题。文章认为大城市内部犯罪区域分布是由城市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分析了大城市内部犯罪区域分布的特点,并从中得到了三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从城市化战略上,应该限制超大城市发展,鼓励中小城市发展,防止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这样既能防治"城市病"问题,又能有效应对公共危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迫切要求我们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理清城市发展思路,完善城市发展政策,推  相似文献   

9.
<正>拆违是城市病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进入高级发展阶段城市治理重要的内容。站在历史的角度认识拆违问题,大量的违章建筑出现与其它大城市病一样是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作为大城市病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违章建筑也成为城市化发展到较高水平阶段重要的城市治理内容。我国的城市化快速进程是伴随着国家对外开放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展开的,在此背景下五大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在城市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在中国与世界上奔涌而来,与工业化、现代化相伴相依的世界性潮流。当此之际,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城市迅速发展为特色的湖北城市化方兴未艾,超大城市武汉市市区人口已达382万,大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在湖北城市体系中曾一度出现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ic(y-H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断层”状况。针对这一省情,为了加快湖北的发展、促进湖北的振兴崛起,使湖北能以雄健的抢前争先的姿态进人ZI世纪,1995年,中共湖北省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跨世纪的城市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尽快将黄石、荆州、襄樊、宜昌、十堰…  相似文献   

11.
赵亚 《重庆行政》2014,15(5):35-36
正小城镇不仅是承接农村人口转移、联系大城市和大农村的重要枢纽,更是控制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的一道"防洪闸"。因此,完善小城镇各项社会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农村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纽带"和"闸门"作用,有利于促进大城市、小城镇、大农村三者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居民聚居点、小城镇、大城市转移的势头不减,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态势不错,但也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现实下,城市必须通过空间的扩展获取更多的土地资源,以满足城市人口增加、产业升级等所产生的新的土地需求。这就为土地规划增加了一个新的问题: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在城市空间扩展的过程中应当如何科学合  相似文献   

13.
《政策》2001,(10)
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一种消极的城市化状态,城市化过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主要表现在过量的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转移,超过国家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造成城市人口增加与就业机会不足、农村人口减少与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下降之间的不协调,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城市病也随之产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全域城市化不等于大都市化,大连城市化不宜与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攀比。大连全域城市化的路径宜采取卫星城加城市群的模式。全域城市化必须坚持规模适度、集散有序;有效拓展、效益递增;地产先行、产业当家;错位发展、功能升级等集约化四原则。  相似文献   

15.
由于农民工工资与城市生活成本的无关性、农民工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城市病的不敏感性、以及大城市居民中劳动人口很大的迁移成本等市场失灵问题的存在,大城市工人丧失了向厂商索取较高名义工资以补偿其较高生活成本的能力,大城市工人较高的生活成本很难实现向厂商的传导和转嫁。此时,厂商享受着大城市较高的聚集经济带来的高效率,却不用对工人较高生活成本进行补偿。这种市场失灵,是生产与人口在大城市过度集中问题产生的市场内生性原因,而政府对大城市的倾斜性投资政策,可以加重过度集中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城市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大中城市快速发展是世界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规律。现在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再也不能墨守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成规。湖北城市化的发展方针应该是:充分发挥特大城市优势,壮大完善大城市,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17.
今年秋季以来,安徽、河南、河北、江苏等省灾区和非灾区的农民、复员军人和乡、社干部盲目外流的现象相当严重,流出的人口一般奔向各大城市和工业建设重点地区。流入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的人口数量最多,共达8万余人。各大城市和工业建设重点地区,对流入的人口虽已设法容纳安置,但容量有限,目前还有大量人口无法进行安置,而流入的人口却在不断增加。为了防止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的现象继续发展,特作如下指示:  相似文献   

18.
今年秋季以来,安徽、河南、河北、江苏等省灾区和非灾区的农民、复员军人和乡、社干部盲目外流的现象相当严重,流出的人口一般奔向各大城市和工业建设重点地区。流入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的人口数量最多,共达8万余人。各大城市和工业建设重点地区,对流入的人口虽已设法容纳安置,但容量有限,目前还有大量人口无法进行安置,而流入的人口却在不断增加。为了防止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的现象继续发展,特作如下指示:一、灾区应当加强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和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认清只有生产自救才是战胜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计委地区经济司、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共同举办的“中国城市化战略及其途径”研讨会上,与会的中日专家提出,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国的发展应特别注意大城市圈的作用。  中日专家在研讨中指出,从世界各大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国民人口基本上都走过了从乡村到城市,再从分散的中小城市到大的中心城市集中的历程。21世纪是城市经济的世纪,大城市圈间的竞争和协作将决定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目前,中国一些发达地区已出现一些在亚洲、全球经济中具有竞争潜力的大城市圈,但中国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0%左…  相似文献   

20.
持续的人口减少导致生产力低下,地域经济基础也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把小城镇培育成周边农渔村的中心据点,增加居民收入、最终实现地域均衡发展,"小城镇培育事业"得以实施目前,聚集韩国首都首尔地区的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90%左右。过快、过密的城市化同时也导致了韩国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超短时间、超高密度的大城市人口集中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如杀人、抢劫、强奸等刑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