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周建老长期从事出版编辑工作,是出版界的老前辈、老领导。1921年,他离开北京大学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抗战胜利后又在生活书店、新知识书店从事编辑工作,是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先驱和重要参与者。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与叶圣陶同志一起协助胡愈之同志主持出版总署工作,参与制定和决策出版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重要奠基人。我们深切缅怀周建老为出版事  相似文献   

2.
徐虹 《民主》2015,(4):42-47
1932年,邹韬奋先生和外公徐伯昕在上海创建了生活书店。此前,他们已于1925年承办《生活》周刊,开始了图书出版业务。此后,生活书店独立经营了17年,它在中国出版史上,第一次提出和实践了竭诚为读者大众服务的宗旨,它克服重重困难,出版进步书刊,宣传先进思想,传播优秀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成为那个时代新出版业中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进步书店,也是三联书店中成立最早的书店。1948年,生活书店与读书出版社(1936年创立)、新知书店(1935年创立)合并成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我在设在湘西的一个偏僻小镇茶洞的国立师范读书时,喜欢看课外书。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些抗战前出版的《生活》周刊。刊物的内容,特别是《信箱》栏里的文章,把我吸引住了。听国文老师说,编《生活》周刊的韬奋是个名记者,  相似文献   

4.
徐敏 《民主》2005,(4):38-40
我父亲一生,归纳起来,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出版工作,一是统战工作。他为新文化出版工作,做了二十多年;为党的统战工作和“民进”工作,做了近三十年。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韬奋先生说:“他忠于《生活》而生活(忠于《生活》周刊、忠于生活书店)。”赵朴老说:“他忠于人民大众生活,为忠于民族的生存而拼搏,……艰难险阻、百折于回,锻炼了他的斗志和胆略,……他是卓越的新文化出版家,他是民主的鼓手,时代的木铎,……”他认  相似文献   

5.
姚一鸣 《民主》2014,(7):43-45
<正>从旧书网上觅得的十几册民国杂志《开明少年》,1948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开明少年》的前身是《新少年》杂志,抗战胜利后改名为《开明少年》。杂志不仅有不少有关青少年教育的精彩文章,而且封底的图书广告充满书香韵味。如在"开明书店印行洁本《红楼梦》(茅盾叙订)、《水浒》(宋云彬叙订)、《三国演义》(周振甫叙订)"中,不仅编排精致,以名  相似文献   

6.
2012年12月14日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刊文指出,在过去10年中,中国GDP总量从全球第六位上升到了第二位。然而文化实力的提升幅度却没有与之匹配。  相似文献   

7.
古籍的整理出版事业在整个出版事业中似乎离现实比较远,然而古籍出版工作的兴衰却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一个缩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趋向。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古籍出版工作走过了一条曲折前进的道路。 解放初期的复兴 抗日战争以后,古籍出版工作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解放后百废待兴,出版工作也逐步进行了调整和改革。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水浒》校注  相似文献   

8.
<正>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导下,取得了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场战争,使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走向成熟期,对于党在新时期继承优良革命传统,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用"唤醒式"的思想动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  相似文献   

9.
1938年夏秋之际成立的延安新哲学会不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团体,更是抗战建国的助推器,对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延安新哲学会在抗战建国的任务、旗帜、原则和目标下从事哲学理论研究,全面扫除教条主义,为抗战建国的胜利统一了党内思想;大力宣传和普及马列主义,为抗战建国的胜利壮大了群众基础;大力推进马克恩主义中国化,为抗战建国的胜利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导向;初步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抗战建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瞭望》周刊自1984年1月2日创刊到本期出版,已经整整度过了五个年头;它的海外版自1984年9月出版发行,到如今也有四岁零三个月了。世界上不乏上百年的周刊,与它们比较起来,《瞭望》周刊还处于幼年时期,或者说是蹒跚学步的创业阶段。但是,它毕竟有了五岁的成长史,毕竟向国内外的读者奉献出总数超过一亿册的国内版和海外版,有了一定的进步和社会影响。 在纪念本刊创刊五周年之际,编辑部全体同仁诚挚地向你们——海内外热心的读者朋友、为本刊撰写文章和提供照片的作者、以各种方式给本刊以帮助的支持者,以及本刊的顾问和联络员同志们表示深切的  相似文献   

11.
读书人语 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是西方文学巨匠中我尤为喜爱的一个。读他的作品,总在心灵上激起强烈的震撼,唤起沉睡在心底对弱者怜悯的爱和对普通平凡生活的神往。梁洽平先生在《茨威格人物传记两种》(《瞭望周刊》1991年24期)一文中认为茨威格对普通生活的关注与100年来史学观念从宫庭、英雄向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转变相关联。不过,就茨威格来讲,我觉得  相似文献   

12.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北伐记忆与言说,重塑了团结合作形象、群众拥护形象和革命领导形象.这些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誉,为宣传抗战主张、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振抗战信心、进行抗战动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重塑北伐形象的基本经验在于注重党的建设、坚持思想与实践统一、借鉴历史记忆,此三项经验对于新时期推进党的形象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开明出版社     
《民主》2016,(5)
正开来而继往明道不计功开明出版社是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主管并主办的、以出版文教图书为特色的出版机构。开明出版社继承了叶圣陶、夏丐尊、郑振铎、茅盾等老一辈出版家1926年在上海创办的"开明书店"的文化传统,并不断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开来而继往,明道不计功"的理念,"开明夙有风,思不出其位"的  相似文献   

14.
4月8日,由中国外文局和上海世博局合作创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唯一国家级刊物《世博周刊》正式出版发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主任委员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俞正声分别为《世博周刊》题写了题为“一切始于世博会”和“城市,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2,(15)
北京的四月,杨柳吐翠,桃花争艳。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瞪望》周刊社和日中总研株式会社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书,决定从今年五月起在日本出版发行《隙望选刊(日文版)》。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际创办的这份选刊是日本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窗口,是中日两国友好合作的又一朵友谊新花,也是《隙望》周刊走向世界的新步伐。 ‘《隙望选刊旧文版)》系双周刊,由日本日中总研株式会社负责在东京翻译、出版和发行,其内容将根据日本读者的需要,从《隙望》周刊国内版和海外版所载文章  相似文献   

16.
在民族危亡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构建了一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话语体系,通过宣传党的任务、政策、纲领和口号,不仅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更是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董亚秋 《学理论》2012,(12):108-110
众所周知,邹韬奋是我国卓越的新闻记者、出版家,更是一名进步爱国的政论家。他主编的《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和《全民抗战》刊物,由于其客观的立场、报刊的公共性和其注重与读者平等的讨论,构成了报刊公共领域。作为这一公共领域中的发言人角色,邹韬奋积极发表新闻评论,设立读者信箱和小言论等精品栏目,与读者和同仁进行交流。这些编辑出版活动充分展现了邹韬奋在报刊公共空间中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瞭望》周刊是新华社主办的新中国第一家新闻周刊。创办近20年来,新华社的许多同志和《瞭望》编辑部的前辈们为办好这本周刊订出了巨大的努力。6月15日不幸病逝的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同志生前对办好《瞭望》周刊倾注了大量心力。特将郭超人同志在 1995年 11目 9日与本刊负责人的谈话刊登如下: 《瞭望》周刊的报道从总体上讲是好的一能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旗帜鲜明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同时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宣传力度。因此,刊物的基调是健康的积极的。一批重点稿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针对广大…  相似文献   

19.
方克 《党政论坛》2008,(22):41-41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办过多种党刊,其中中共中央办的党刊有18种:党创建时期的《新青年》和《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除继续出版《新青年》外,新办的有《向导》、《前锋》和《中国共产党党报》、《中央政治通讯》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除继续出版《中央政治通讯》外,先后创办了《布尔塞维克》、《红旗》、《党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35)
《八路军军政杂志》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总政治部的机关刊物,杂志在发行期间宣传党的群众路线,鼓励群众积极参军投身抗日,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