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目的:该研究以唾液斑为研究对象,研究碘熏、茚三酮和"502"熏显等三种痕迹显现方法对唾液斑生物检材DNA检测的影响,同时探讨该三种方法在唾液斑生物检材发现上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碘熏、茚三酮和"502"熏显法处理烧杯口唾液斑,采用棉签擦拭法采集烧杯口唾液斑DNA,采用chelex法提取DNA,Identifiler Kit试剂盒进行PCR扩增,3130基因分析仪进行扩增产物分型。结果与讨论:"502"熏显、碘熏对唾液斑DNA检测无明显影响,且"502"熏显在唾液斑生物检材发现上具有应用价值。茚三酮喷显对唾液斑DNA检测影响大,经茚三酮喷显处理的唾液斑难以进行有效DNA检测。  相似文献   

2.
多位点置换扩增技术( multipl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MDA)是对有限的模板进行全基因组扩增,从基因组DNA中获取足量模板的一种新型PCR技术。本文采用多位点置换扩增技术对有限检材进行扩增,显著增加了检材的模板量,它将成为法医实际工作中解决模板量不足问题的有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新鲜的血液或者血痕,采用直接扩增和chelex-100直接处理提取DNA,一般都能获得完整、均衡的DNA分型,但在日常检案过程中,陈旧血痕、载体潮湿、委托方送检的样本由于保存不当导致血液和少量血痕检材腐败的情况也比较常见。这类检材DNA采用普通的chelex-100直接提取很难获得比较完整的DNA分型。结合一列检案,分别用chelex-100、磁珠法、微量DNA提取试剂盒三种方法专门针对腐败血液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应用荧光标记STR。复合扩增及荧光DNA自动分析技术,对含有大面积混合血痕的生物检材进行鉴定的方法。根据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基因型差异大的特点。选取等量血痕混合后进行PCR扩增,成功地解决了大量混合血痕的DNA鉴定分析,并进行个体识别案例。  相似文献   

5.
DNA物证的提取、保存,是DNA物证进行检验鉴定的首要环节,也是建立健全全国DNA实验室及DNA人员数据库的重要保证。尽可能地避免DNA检材受到污染,是减少重新检验鉴定的次数、降低实验成本的有效途径,对得出科学鉴定意见、指导案件侦破有着重大意义。从DNA物证提取检验过程中技术人员的操作污染,解剖室、DNA实验室环境污染两方面探讨污染源,以期寻找规避和预防DNA检材污染的系统防范对策,提高现场勘查技术人员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对DNA检材保护意识,规范对DNA检材的提取、保存和检验等环节的操作程序,保障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DNA检材的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呋喃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采用直接提取法对常见检材进行提取,使用GC/MS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以呋喃丹的特征质谱图作为定性依据,从生物检材中检出呋喃丹。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用于案件检验。  相似文献   

7.
苯丙胺类毒品是一类非法人工合成的有机胺类兴奋剂,种类较多,如何有效地从生物检材中分离出该类毒品,已是刑事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从尿液、血液、头发、唾液等生物检材中分离提取苯丙胺类毒品的常用8大类提取方法,比较分析了每一种提取方法的适用条件通过分析可知,对于液态或固态的生物检材,选择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后期仪器的线性范围、灵敏度、检测限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在工作中针对不同的生物检材需要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取这类毒品。  相似文献   

8.
显微捕获技术联合应用低体积扩增技术,建立一种分离混合唾液斑的口腔上皮细胞,并获得DNA分型的方法。方法:制备模拟混合唾液斑,利用显微操作捕获细胞技术捕获口腔上皮细胞,将捕获的细胞直接放置到安利快得玻片反应位点上,加PK孵育,然后加入PCR反应混合物进行反应。结果:利用该方法捕获一个口腔上皮细胞12次,可以成功分离模拟混合唾液斑中的两名供者的DNA分型。得出显微捕获技术联合应用低体积扩增技术对混合唾液斑类检材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侦破命案必须从现场勘查入手,其勘查的重点则是以尸体为中心,围绕发现尸体之地点、血迹之分布、遗留之痕迹、物证及周围之环境进行缜密勘查,及时发现且有效提取现场上的DNA检材及微量"易逝"生物检材,为"命案必破"提供科学依据,打牢环环相扣的证据链条。  相似文献   

10.
探讨从蚊子血中提取人类DNA基因的检测方法及法医学意义。用Chelex-100法提取吸食人血的蚊子样本中的DNA,进行PCR扩增及PowerPlex16System检验,使新鲜的及生存时间在12h以内的蚊子样本体内人血能得到较好的分型,得出蚊子体内提取的人DNA可以用来进行DNA分型,对于案件的侦破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三种不同提取方法对同一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接触类生物检材进行提取.分析三种提取方法对DNA检出率的影响差异。方法:分别采用纱布擦拭法、棉签二步法和脱落细胞粘取器提取20处赤手桌面擦拭痕迹,进行DNA检测。结果:纱布擦拭法提取均未检出完整STR分型,其中25%检出部分STIR.分型及混合STR分型,其余75%为无效图谱或未检出;棉签二步法提取有10%检出完整STR分型,60%检出部分STR分型及混合STR分型,30%为无效图谱或未检出;脱落细胞粘取器法有10%检出完整STR分型,20%;fk出部分STR分型及混合STR分型。70%为无效图谱或未检出。三组结果间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9),其中棉签二步法结果最好,脱落细胞粘取器次之,纱布擦拭法效果最差。结论:对于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接触类生物检材的提取,使用棉签二步法的效果相对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PCR技术在法庭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PCR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阐述了技术在法庭物证检验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实际检案中遇到超微量 ,降解 ,变性等检材样品能用一种更科学 ,更实用、更灵敏、更快速的检验方法来满足实际检案需要。PCR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我国法庭科学的犯罪物证鉴定、个体识别等内容在分子生物发展的基础上 ,跻身于国际法庭科学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3.
刑事案件的现场一般会遗留有受害人及嫌疑人的DNA生物检材,要成功检验这些DNA检材并将其转化为证据,如何发现、提取DNA检材就显得至关重要.刑事案件中适合DNA检验的生物检材包括血液(痕)、精液(斑)、唾液(斑)、脱落上皮细胞、毛发、组织、骨骼等.  相似文献   

14.
DNA技术在刑事案件侦破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一些常见的生物检材已经有了正确发现和提取的意识和方法。但是,微量生物检材还未引起现场勘查人员的普遍重视。如能对微量检材尽可能地成功提取和检验,DNA检验就能够在案件勘查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葡萄皮作为较少见生物物证的一种,在犯罪现场时有发现并提取,由于葡萄皮上附有的人口腔脱落细胞DNA含量较低并存在多种PCR扩增抑制因素,荧光STR检测成功率较低。对在入室盗窃案现场发现的葡萄皮用骨骼裂解液裂解提取,并用QIAquickRPCR Purification Kit硅胶膜过柱法富集纯化DNA,获得理想STR分型结果并通过DNA数据库比中嫌疑人,从而通过对葡萄皮DNA的成功检验在案件侦破、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亲子鉴定的方法从远古的“滴血认亲”已发展到今日的分子生物学检验,自从DNA指纹技术问世及PCR方法建立以来,遗传标记DNA开始被用于亲子鉴定,准确率几近100%。由于DNA技术科学、公正、准确,DNA指纹技术已得到全世界法庭科学界的公认,称之为“绝对的鉴定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杜冷丁的提取分别进行了液-液提取和固相提取两种方法的研究,以紫外二阶导数光谱法为检测手段,通过均匀设计初出较好的实验条件,在初选的基础上,又系统的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尿中杜冷丁液-液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检材在PH11的碱性条件下用正乙烷:氯仿(3:1)2×5ml提取,提取率达84%;固相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检材在PH9的条件下,以GDX-403为固相萃取剂,二氯甲烷洗脱,提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统计、比较不同载体脱落细胞检验成功率,提示现场勘查人员重视对检出率较高的生物检材注意发现提取,在案件侦破中充分利用这些检材。方法统计实验室05-09年所检验的含脱落细胞类检材的检验方法、检验成功率。结果衣物、鞋帽、手套、梳子、刮胡刀等个人生活用品类检材,各种咬食后食物(果物)、饮料瓶,使用过的绳索等检验成功率高。结论衣物、鞋帽、手套、梳子、刮胡刀、咬食过的食物(果物)、饮料瓶、使用过的绳索等人体接触过的物品能成功进行DNA检验,现场检查勘验时应注意发现提取。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一种方法,可以有效检验颠茄中毒案件生物检材中莨菪碱。采用超声波提取法速度快的特点解决了莨菪碱在长时间光照条件下消旋变成阿托品造成莨菪碱回收率低的难题;探索一种对莨菪碱检验相适应的气相-质谱条件。得到在生物检材中莨菪碱4ug-200u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2ug/ml。通过空白添加后微波提取,莨菪碱的回收率超过80%。经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真实可靠,且灵敏度高,易于操作,能用于颠茄中毒案件生物检材中莨菪碱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
DNA鉴定的过程包括现场生物检材的发现和提取、生物检材的保存和送检、实验室内的检验等环节.这其中的每一环节,都有可能影响DNA鉴定的质量,从而影响案件的侦破及诉讼.为消除这些影响因素,确保DNA鉴定的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