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同舟共进》2008,(7):6-6
中国,是一个人治传统深厚的国家,几千年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职业的存在。如何从人治的土壤培育法治,无论对民众还是法律专业工作者,都是一个陌生而艰难的课题。现在的中国正处于追求法治和宪政的年代,法律在不断地完善,但正如专家所言,有法律不一定有法治,有宪法不一定有宪政。  相似文献   

2.
《时代潮》2005,(13)
有些人可能认为,建设法治政府只是官方作出的一个空泛的许诺,而忽略了它对政府本身和普通民众的意义。对法治时代的行政官员来说,建设法治政府,是使命,是责任,也是机遇。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应用一言一行,参与并推动法治政府的进程。十年建设法治政府,不会一蹴而就,朝着这一目标,我们已经走过了第一年。未来的九年,仍在向我们提出挑战和考验  相似文献   

3.
秉承几千年的德治教化,中华民众树立了根深蒂固的德治意识.在法治建设的初期,正确对待民众道德评价显得日趋重要.防止道德评价冲击法治,又使民众道德评价作为法制中的社会监督手段之一,有益于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法治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正在树立起他的权威。这与我们广大人民的代言人——人大代表的努力和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他们正在用法律全力维护人民的合法利益。民众需要法治的扶助,法治应该成为民众尊严的捍卫者。我们的人大代表正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法治的环境会越来越好的。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所采取的法制宣传策略起到了提升边区民众法律意识、保障边区法制建设顺利开展、调动边区人民生产生活和革命斗争积极性的作用。推进当代法制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真正贯彻落实好,要在提升民众法律意识、调动民众参与法制宣传工作积极性、充分利用宣传工具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一个有凝聚力的社会应当是包容的社会,是民众彼此高度信任的社会,也可以说是社会共享价值所支撑的更有效率的社会。坚持包容共享的理念,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不仅有利于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利于信任的修复与重建,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精神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而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营造一流的法治环境,在此,笔者结合当前南昌市打造全省核心增长极的目标,谈谈对优化法治环境问题的一些看法。一、南昌市法治环境存在的问题一是民众法律意识淡薄,政府依法管理水平不高。在基层,对法律的宣传往往流于形式,依法办事、依  相似文献   

8.
程波 《求索》2005,(3):74-76
理论的功能之一是把事实有机地反映出来,但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实践。法治思想不仅要被社会大众接受,而且也要被政治家接受。在现代法治社会,法的效力依据必须取得信仰共同体的合意。法的接受的核心是公民对法治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让民众形成对法治的信仰与形成一个有利于法的接受的舆论环境对于现代法治思想的存在和发展而言,其重要性往往大于理论自身的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正扬州市江都区法院法官张夏云在2016年4月6日《人民法院报》上刊文《从"民告官"中汲取法治营养》认为,"民告官"数量的激增并非完全是坏事。一方面,说明随着法治教育的深入推进,民众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维权方式的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民告官"架起了政府与民众之间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博弈是重要的政治过程。从博弈的思维出发,因互联网所具有的中介性、低自主性、场效应的特性,促使二者之间的博弈呈现出博弈主体力量的非对称性、博弈方式的情绪化导向以及博弈过程的"O2O"等新的特征,为政府与民众之间达成话语共识、社会共识、法治共识提供了可能。基于博弈主体的平等化、合作性博弈策略的选择、回归法治秩序下的良性博弈以及博弈结果的制度化则是双赢性共识建构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确立法治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前提。法治理念的建立关键在权力,如果权力拥有者、权力阶层没有法治理念,那么,一个社会中人们的法治理念再强,也不能建立起法治社会的。而法治理念基础在于民众。在确立人们法治理念的过程中,传统的理念可能要受到挑战而必须作出重新定位。完  相似文献   

12.
行为模式与行为目标具有内在的联系,对于行为结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任何一个后法治国家启动法治时都必然存在关于法治的行为模式的选择问题。中国社会和中国法学家们也对中国法治建设的行为模式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各种主张。我以为中国的法治建设的模式,应当选择国家推进为外在动力,民众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治之难,在于公众对于法治没有形成普遍的信仰。正如法谚所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但法治信仰的文化如同土壤的改良,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制度建构与法律文化熏陶着这一问题的两面,何者应先行,似乎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制度根植于文化之上,法治能否得到较好的运行,取决于民众对于法治的信仰程度。但是,一项好的制度的建构与运行,对于文化土壤的形成,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正如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有经验的农民,选择的往往是先栽种一些绿肥或豆科植物。法律文化的形成亦如是。  相似文献   

14.
权利是法律树上挂结的果,是一国民众的最宝贵财富。民众对法律权利的渴望,犹如果农对果实的期待。在国泰民安的现代法治社会里,法律树上的权利果实常常是琳琅满目和四季飘香。在权利果实的庇护下,民众才会充满安定感和洋溢着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司法民主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前进方向,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实现司法民主的主要方式之一,应充分发挥陪审员源于民众,代表民众的优势。我国存在传统法律伦理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冲突,导致现实中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缺失。为培育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不仅要融合有益的传统法律伦理精神,还要加强现代法治精神的宣传教育。法官制度与司法民主与公平正义在逻辑上是紧密相连的。时下的法官制度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遴选与任免上的不尽科学等。完善法官制度要提高法官的准入资格,增强司法独立性,打破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司法机关的局面等。  相似文献   

16.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法治政府等执政新理念均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科学发展观旨在矫正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追求GDP的倾向;以人为本强调政府对于弱势民众的责任;法治政府则要求将政府的一切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当然,所有这些新理念,都可以说是宪法修正案所确立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具体化。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则是时近两年来党调整执政理念种种努力的一次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而要实现依法治国,关键环节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进行治国理政。但应该承认,中国是一个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国家和民众都没有在法律规范下行使权力或维护权利的自觉意识,加之建国以来,我们长期主要是通过政治运动和大规模社会动员的方式来治理国家,依法治国问  相似文献   

18.
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对于建设法治国家有着重要意义。建设法治文化的出发点是政府、学界、民众在处理好法治理念和传统法文化的关系的基础上达成关于法治理念的共识;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及处理好"情、理、法"三者关系,是建设法治文化的着力点;还要立足各地区的优势,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活动来建设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19.
宪政的要素及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宪政是一个融汇多重意义的 ,用以明确区分民主与专制、法治与人治界限的政体形式。其要素由有限政府机制、法治原则、主权在民为前提的民主、人权保障、市场的动员力量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以及宪法实施制度构成。世界各国的宪政发展模式主要有内源发展型宪政和外源发展型宪政  相似文献   

20.
卢刚 《长白学刊》2009,(4):80-85
法律信仰是我国法治国家进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伯尔曼的“法律必须被信仰”的结论是在西方法律与宗教相互融通的框架下展开的。他在《法律与宗教》中,最终关切的是失去了法律的宗教日益失去其社会的影响,从而引起人们内心、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崩溃。而观照我国当下的法律信仰问题,在法律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法治传统与宗教传统的国家,过于强调法律信仰的作用,可能让我们忽视了真正的问题。一个国家的法治并不一定需要以民众的法律信仰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