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几年来,日美澳印四国战略互动日趋频繁、战略合作日益加强,成为牵引亚太格局变动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日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不遗余力地推进四国战略合作。该战略合作是中国崛起背景下,日美澳印重塑亚太格局,攫取权益的平台和路径,并且呈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但是,该战略合作也面临着局限性和困境。战略合作框架的不完善、大国因素的影响、四国对中国崛起认知的不同、应对中国在四国对外战略中位置的不同等因素制约着"日美澳印"战略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自"日美澳印"战略合作构想提出以来,四国战略互动日趋频繁、战略合作日益加强,成为牵引亚太安全格局变动的重要力量。尽管以遏制中国为共同目标、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日美澳印四国,正以显性和隐性路径不断加强战略合作。但是,四国对该战略合作的态度不同,也影响着该战略合作的进程。中国应抓住有利时机,破解周边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3.
安倍价值观外交是安倍晋三内阁在当前国际体系中以西方普世价值观为政策工具来构建"海洋民主国家联盟"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并实现日本在海洋领域战略扩张的外交战略与实践。第一次安倍内阁通过价值观外交在亚太地区创设日美澳印、美日澳、日澳以及日印等四个安全保障合作机制对中国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包围并实现日本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上的海洋战略扩张。第二次安倍内阁重启针对中国的价值观外交,在推进日、美、澳、印四国战略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插手南海问题给中国维护南海主权与和平解决南海争端设置障碍。安倍在亚太地区构建针对中国的海洋军事同盟,从太平洋与印度洋两个战略向度上实现对中国的海上战略包围与遏制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4.
孙通 《东北亚论坛》2021,30(6):93-105
国际体系单元间的实力变化以及互动关系不仅影响着体系结构转变的进程与方向,还间接推动着地区秩序的形成、维系、转型与重塑.受"制衡中国"的共同战略考量以及美日拉拢的影响,美日印澳四国在"印太"地区围绕安全、经济和价值观议题的战略互动明显加强.这不仅加剧了四国与中国的紧张关系,还日益冲击着地区的原有权力、制度、观念结构,促动地区秩序的整合与重塑.但同时,四国在"印太"合作中的利益考量、立场选择与目标设定并不完全一致,四国内部也存在着张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制约了美日印澳战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了"印太"地区秩序重组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期以来,出于各自“大国战略”目标与共同利益的需要,日本与印度互有所求,相互借重,双边关系发展迅速,双方在政治、经济与安全等领域加强全面合作,经济与安全合作尤为突出。这反映了日印共同防范中国崛起与制约中国发展的心态。日、印双边关系的发展对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经过2006年10月以来中日两国领导人的数度互访,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简称“战略互惠关系”)成为新世纪双边关系的基本框架。环境合作是双方首脑共同确认的“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内涵,更被各界冀望于成为提升和深化双边关系的突破口。从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发展、中日双边关系的转型以及环境合作对于今后中日双边关系的重要性等角度来看,中日环境合作所具备的战略互惠性决定了这一领域必然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两国关系的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7.
"四国同盟"构想及与此相伴的美日澳印加强战略对话和安全合作为亚太安全形势带来新的复杂因素.四国出于共同价值观和安全利益考虑加强战略互动既有试图主导地区安全秩序、应对中国崛起的一面,也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相互借重的一面.基于各自的战略利益考虑并囿于地区发展趋势,四国近期不大可能组成正式的战略同盟.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东盟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力量,其双边合作是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202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边关系发展迈进新阶段,双边合作翻开新篇章。然而,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对话”机制(QUAD)于2017年重启,2021年升级以来,其呈现了不断加强军事安全合作、拓展合作范围、以“QUAD+”扩容增员的发展走向,对中国—东盟合作的地区秩序、安全形势、战略互信和相互依赖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中国—东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升级。因此,中国需要予以关注,多措并举,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孟晓旭 《现代国际关系》2022,(3):34-42+51+61-62
岸田政府将日澳安全关系提升为除日美同盟外最为密切的安全伙伴关系,并以对澳安全合作为首,加紧构建日美同盟之外的次级对外安全合作体系,包括签署日澳《互惠准入协定》,开展更密切且实操性强的安全合作,侧重“印太”经济安全合作等。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长期化趋势及其需求变化“,新时代现实主义外交”下对“印太战略”的深化,以及通过“准盟友”关系来增强威慑力等是日本这一政策背后的深刻动因,中国则是其主要针对目标。从总体上看,日本对澳安全合作呈现出愈加关注太空、网络等新领域,聚焦东南亚区域,突出塑造“安全规范”等趋势,但发展成正式军事同盟的可能性还不大,其进一步深化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岸田政府强化日澳安全合作将密实美国亚太军事同盟体系,促动“四国机制”军事化,为美日澳三国深化“印太战略”的军事合作提供新助力,在海洋问题特别是台海问题上对中国构成新的挑战,并可能加快日本向“军事大国”转型。  相似文献   

10.
自2017年重启以来,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对话已取得长足进展。与2007年第一次四边安全对话不同,此次四边安全对话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这与四国应对中国崛起、美国对华政策调整及四国过去十年相互关系的不断发展不无关系。未来尽管四边安全对话仍面临一些挑战,但四国合作的态势仍将继续,并将对地区安全架构演变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 ,美印关系的进展引人注目。通过 1998年后的战略对话和最高领导人的互访 ,以及 9 11后两国关系的转型 ,到今年年初双方宣布“下一步战略伙伴”倡议 ,双边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基于共同的价值和利益 ,华盛顿和新德里在经济和安全领域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合作。但在双边关系不断升温的同时 ,两国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仍存在分歧。美印战略伙伴是暂时现象 ,还是会进一步走向战略同盟 ?这值得我们关注和准备必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亚太地区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及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澳日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上利益契合点日趋增多,双边安全合作不断深化.以2014年6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澳时称两国“应在维持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安全稳定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①,以及2015年5月澳外长毕晓普称“日本为澳在亚洲地区最重要的战略和经济伙伴”②为标志,澳日已发展为“准同盟”关系.本文在介绍澳日两国持续深化关系的同时,也分析制约澳日“准同盟”关系发展的因素,认为未来澳日合作将在“准同盟”框架内继续深化并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印度总理拉奥于5月14~21日访问了美国,这是冷战后印度总理首次访美,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印美关系的改善。 一、访问背景 冷战结束以后,南亚地区以印苏、巴美各为一方的“四国双对抗”的格局不复存在。在这种情況下,印美关系虽然不再受冷战框架的制约,但由于双方战略利益不同,两国关系一直比较冷淡。美国不断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对印度施加压力,印美关系严重倒退。特别是1993  相似文献   

14.
<正>1月23日,苏格院长率团赴新德里参加中俄印三国学者第十五次对话会。三国专家学者主要就当前国际形势、中俄印框架下的双边关系及发展趋势、反恐合作、共塑上海合作组织合作议程、全球公域治理涉及的国际法问题等展开了深入探讨。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会见了代表团。  相似文献   

15.
印太战略是日本安倍政府"积极的和平主义"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表现形式,"日美澳印"四国联盟是该战略的重要外交成果。随着印太战略的发展,东盟各国逐渐被纳入该战略之中,东盟各国对安倍政府倡导的印太战略的政策成为该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目前来看,在东盟国家中,越南、新加坡、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对该战略持欢迎支持立场;缅甸、马来西亚、老挝、菲律宾等国对该战略持观望态度;东盟组织对该战略采取谨慎渐进的政策措施。四国联盟的发展、官方开发援助(ODA)的实施、《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合作的持续、海洋领土争端为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与契机,该战略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将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印度与日本之间的双边关系是影响亚洲地区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以来,印度的“东向战略”与日本的“南下战略”在相动的基础上找到了共同点,印日关系获得迅速发展,尤其两国在经贸、亚洲与印度洋战略安全、联合国改革等一系列重要领域出现引人注目的突破。印日关系将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但由于受制于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印日关系的未来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印日两国同为中国的重要邻邦,其双边关系的走向势必将对中国的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苏晓晖 《和平与发展》2023,(5):1-25+173
2022年2月拜登政府发布《美国印太战略》报告后,为遏制中国等竞争对手,加紧推进地区战略部署,着力拼凑各种小多边安全机制:强化美菲军事安全合作并拉日澳积极参与;推动美日韩合作“制度化”;加速推进和拓展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推动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逐渐走实。美国将东南亚作为实施“印太战略”的重心,并利用“离岸平衡”策略打造多层式、网络化遏华盟伴体系;同时大力推动海洋军事战略转型,竭力制造台海和南海联动效应,并有意裹挟地区盟友共同进行军事干预。这使得中国维护周边和地区稳定特别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难度增大,中美陷入冲突的风险也随之上升。面对这些严峻挑战,中国应坚持底线思维,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同时积极主动塑造周边安全环境,力争突破美国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与印度安全防务合作发展迅猛,成为美印双边关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美国前驻印大使罗伯特·布拉克维尔指出:“防务合作是美印关系转变中一个富有活力、成绩显著并不断扩展的方面.”①在美印两国安全防务合作诸领域中,海上安全合作近年来进展最为显著,也是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美印开展海上安全合作具有明显的制衡中国的意图,因此会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紧迫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1972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建交以来,两国在政治、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双边关系总体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的良好势头。然而,随着国际及地区局势的悄然变化,中澳关系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干扰因素。一方面,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引发澳方各界不同程度的疑虑,不仅“中国崛起对澳是喜是忧”的问题时常引发澳舆论热议,其间亦不乏有“中国威胁论”的声音沉渣泛起;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网络化已产生“集群”效应,推动轮辐结构向网状结构转化.本文以美日韩、美日澳、美日印三组三边合作为考察对象,分析了网络化的新进展及其深刻背景,并对三边合作发展为“亚太小北约”的前景作了分析.本文认为,三边合作在机制化以及安全合作的深化两大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源于美国的政策调整、三边关系中双边安全合作的加强以及亚太地区现有多边机制的不足.未来三边合作能否发展为“亚太小北约”取决于美国的决心与能力、双边关系的发展水平以及各方联合对华的程度,中国需对此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