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1世纪是旅游业的世纪。武汉作为本世纪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其旅游业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武汉,将不仅被建成中国的旅游大市、旅游强市,而且还将被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必将使其自身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武汉旅游业发展战略(一)战略定位1.产业定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全国很多城市都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等。武汉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准确进行产业定位。应考虑的因素包括:旅游资源的丰度和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市旅游业从无到有,发展规模从小到大,产业经济实力由弱到强,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旅游业在促进大连经济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对外开放、增加社会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已成为大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重点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颖慧 《今日海南》2012,(12):36-37
建立国际旅游岛不但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国际潮流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一直处于持续的发展之中。在未来10至20年里,国际旅游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最具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行业。届时,旅游业将在全球经济的重要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国际旅游岛是我国由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战略对海南旅游业的一个客观要求。建设具有高度人文魅力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将为我国旅游业整体转型提供一块先行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张家界市的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张家界市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了旅游窗口行业党的建设,使旅游经济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性质定位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战略的核心。上海城市性质定位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深化不断演进的过程。一、20世纪80年代:经济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城市性质的初步确定改革开放初,上海经济出现令人尴尬的滑坡现象。1983年,时任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吹响了"经济振兴"的号角,其  相似文献   

6.
王娅 《思想战线》2011,(Z1):68-6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但随着旅游产业的日益多元化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升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时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也日渐显露了出来,如何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实现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阶段。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已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很多城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或重点产业来发展。旅游业的效益一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明显的经济收入和创汇能力,二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三是具有乘数效应,能够带动其它产业如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农业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经济实力。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规划也逐渐地向成熟、完善和稳定迈进。我国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旅游规划始于80年代初,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旅游规划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反映出旅游规划思想在我国发展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旅游形象与标志性节庆活动 城市旅游形象是指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对旅游城市的总体认识、评价和印象.形象策略在20世纪60年代被欧美企业界正式应用和系统化,后为日本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企业形象设计理论.20世纪80年代是企业形象CI(Corporate Identity)最为流行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CI策划继续深化,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引申,涉及城市形象识别系统(City IdentitySystem),简称CIS.①后21世纪是形象时代,城市旅游形象竞争策略将成为现代各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最高层次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9.
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建立后通过了严格的以种族歧视为核心的《移民限制条例》,澳大利亚华人移民史从早期阶段进入了第二阶段(20世纪前半期)。中国移民经济生活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形成许多新的特点:一是进出境人数比出现负增长;二是在澳居住地区向城市集中;三是出现了新的行业和华人企业家。本文以较翔实的中英文资料和数据论述了20世纪前半期澳大利亚华人的经济生活变化的基本特点与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跨入 2 1世纪之际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和战略选择。新的绿色文明时代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 ,发展生态经济已是大势所趋。旅游业作为 2 1世纪的一大支柱产业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江西以丰富的生态资源为依托 ,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独特优势 ,建设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业 ,是江西旅游业新世纪的发展方向。一、从传统旅游走向生态旅游是 2 1世纪江西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本世纪以来 ,地球上发生了三种影响深远的变化 :一是社会生产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 ,经济增长几十倍 ,创造了前所未…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自身的性质与作用,决定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武汉城市圈内城市旅游业发展呈现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现状,需要在“十二五”开局进行战略研究,在战略思想、战略原则、战略目标上提出明确的规划,通过一体化整合的战略弓l领,实现圈内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何明 《今日广西》2008,(24):24-25
广西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73年桂林市正式对外开放,开启了真正意义的广西旅游业。1979年~1990年。广西旅游业由“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旅游业综合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迎华  朱竑 《思想战线》2004,30(6):130-133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旅游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生产中新的增长点。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旅游业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地区经济状况(地区经济收入、外汇收入、就业率、居民生活水平等 )、社会文化 (价值观念、语言、服装、家庭结构等 )、自然环境 (土壤、水质量、空气质量、绿化率 )等方面的发展态势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深入 ,据不完全统计 ,自 1980年以来发表于旅游学刊、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人文地理…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新规律的反映。新经济不是对未来的预测,而知识经济是指未来的社会经济特征。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为经济高增长与低失业、低通胀并存,新经济的出现对世界经济、城市发展、企业组织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美国企业界出现一些问题,其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新经济特征依然存在,对中国的挑战依然存在。中国应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努力发展新经济,以使中国的企业愈来愈多地具有“新经济”企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兴旺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马鞍山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安徽省五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在当前,应该以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为指导,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马鞍山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我市经济的强劲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是大连市新世纪的支柱产业,对大连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创新思维推动大连旅游业发展,就是从大连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为目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发展经验,综合考虑资源、区位等多种因素,采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方法,推动大连市旅游业高速发展。第一,树立大旅游资源观,把城市建设同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把整个城市推向市场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是大规模旅游业发展的必备基础。大连市的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起步较早。但仅仅以海滨风光为主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7.
海岛旅游热中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连这座熠熠生辉的北方明珠,以其独有的魅力,正吸引着四海宾朋、八方游客。作为以大海为背景、以海洋文化为资源优势的旅游城市,自然少不了其所属的海岛及其海岛文化的烘托。正因为如此,大连旅游业的日新月异,也带动了海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大连经济的全面繁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世界旅游业发展回顾和2004年发展前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义 《思想战线》2004,30(4):134-137
20 0 3年世界旅游发展的情况证实 :旅游业是一个敏感性很强的经济产业 ,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经济形势变化、自然灾害、疾病流行、突发事件等危机的出现 ,都会影响世界旅游的发展。 2 0 0 4年世界入境旅游发展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尤其是世界旅游业将在应对危机中产生新的突破 ,出现新的格局。我们应不断增强旅游业的抗干扰能力 ,减轻世界旅游的敏感性和波动性影响 ,这样 ,世界旅游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相似文献   

19.
在迈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中,云南省委、省政府按照“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打基础、兴科教、调结构、建支柱,实现社会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总思路,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作出了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跨世纪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进行大力培植的战略决策。这一重大的战略举措,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抓住机遇,站在建设支柱产业的高度,对全省旅游业的发展作出战略性的规划和布局,以指导全省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力争在跨入21世纪时,把旅游业建成云南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正>一、国际化城市的概念发展国际化城市的概念雏形最早出现于1889年,德国学者Goethe将罗马和巴黎描述为世界城市,即当时最早的国际化城市。格迪斯(Patrick Geddes)于1915年在《进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最早提出了"世界城市"的概念,这是对国际化城市的最早洞见。20世纪60年代以后,城市之间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交错,由此引发了霍尔、弗里德曼、萨森等学者对国际化城市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