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件致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案件的法律适用 道路交通事件致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是指因道路交通事件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死亡而引起受害人或其亲属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 对于该类案件的法律适用,有人认为:对于构成交通事故的,应适用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于不构成交通事故的,应适用《民法通则》处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实质上是对《办法》性质的一种错误认识。《办法》是行政法律规范,属行政范围,它是公安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呈迅猛增长的势头;受害人因交通事故造成损害而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赔偿的案件也逐年增多。但是,在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国立法的不完善和法官对已有法律的理解差异,有几个问题尚需进一步明确,在审判实践中应予以认真对待。一、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实件当事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要确定案件当事入,首先必须明确交通事故当事人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当事人的关系。根据钟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们在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交通事故当事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的…  相似文献   

3.
王畅 《特区法坛》2007,(6):44-45
审理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致死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否判处死亡赔偿金(死亡补偿费)?审判实践中,作法各异。在1991年9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称《办法))确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标准之前基本上没有判处死亡赔偿金;1991年9月22日至2001年3月10日期间基本上参照《办法》)判处死亡赔偿金;200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精神损害解释》)施行后,一些法院将死亡补偿费理解为精神损害抚慰金,  相似文献   

4.
《法制与社会》2013,(35):73-74
长期以来,乐清市道路交通事故量居高不下。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损害赔偿诉讼纠纷也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好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成为法院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乐清市人民法院组成专门调研组,对2009年至2012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以下简称道赔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如何化解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提出建议和时策。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生活》2013,(2):60-60
据统计,2011年全国法院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审案件74.4万余件。仅2012年上半年,案件数量就达到了40.3万余件。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已经成为全国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数量增幅较快、处理难度较大的案件类型。  相似文献   

6.
紧急避险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构成和处理□龚德培近几年,法院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上升幅度较大,其中有些系因紧急避险引起的交通事故索赔之诉。此类案件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不同于一般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在构成和处理上较难掌握,乃至有些被当作一般...  相似文献   

7.
为了规范办理日趋增多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审判、执行工作,我国于2004年5月1日开始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另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公安部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配套法律、法规。这使人民法院在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对诉讼主体的把握、责任承担、法律适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此,笔者将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当事人之间达成调解的类型、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起诉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如何认定、处理等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芹 《山东审判》2002,(6):49-52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多,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呈上升趋势。这类案件往往造成受害人重伤甚至死亡的后果,给家庭与社会带来较大影响。现就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若干疑难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道路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 按照民法学界的一般观点,《民法通则》第123条  相似文献   

9.
蔚琼琼  夏娇 《人民司法》2012,(4):73-75,1
在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损害赔偿纠纷中,常有受害人是孤儿院孤民、或是养老院(福利院或敬老院)的院民、或是乞讨流浪者,等等,如果这些被害人无任何近亲属,其死亡损害赔偿权益该如何维护?  相似文献   

10.
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按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来分担,这是处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一般原则。但是,如果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违章超载或违章载乘,以致损失扩大,扩大的损失由谁承担?可否简单的按公安交警部门认定的交通事故责任来分担?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损害赔偿的一般原则。《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条规定,道路交通事故(下简称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下简称违章行为),过失造成…  相似文献   

11.
《公民与法治》2013,(2):23-23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12月20日对外公布了《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司法解释对人民法院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作出了统一规定,以规范裁判尺度、明确裁判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增多,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也越来越多,审理好这类案件已成为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务。目前,由于立法的相对滞后,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在适用法律上遇到一些困难,在确定责任主体和诉讼主体、归责原则以及赔偿范围等问题上都存在不同认识和做法。本文拟就审判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关于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确定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只有确定了谁应该赔偿、谁是赔偿责任的主体,受害人才知道…  相似文献   

13.
3月4日-5日,本刊编辑部与省法院民一庭在枣庄联合举办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法院的法官和山东省交警总队、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省保险行业协会、省财产保险公司、枣庄市交警支队、山东龙头律师事务所暨交通事故律师网的有关人士共20余人参加了研讨。与会人员围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法律适用方面亟待研究解决的有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在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对推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的依法、妥善处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下称《办法》)施行以来,因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而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逐渐增多,井随着经济的发展,还将呈上升趋势。正确审理好这类案件.对于切实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笔者拟就如何处理这类案件略述管见,以抛砖弓旧。一、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性质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主要侵害的客体是人身健康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是以《办法》作为调整依据的.因此,不同于一般的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只有正确把握道…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以及财产损害赔偿的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此类案件中,由公安机关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责任认定直接影响到案件的处理结果。何谓“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7条之规定,可以归纳为:“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以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所应当承担责任的大小的单  相似文献   

16.
苏清 《四川审判》2002,(6):44-44
张某在交通事故中死亡,死亡补偿赞46800元。张某的亲属为,分割这笔死亡补偿费发生纠纷诉讼到法院.张某有第一顺序亲属父亲64岁,母亲62岁,妻子38岁.儿子14岁,女儿11岁.张某的父母称自己年老多病。已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儿媳年轻有劳动能力。孙子孙女虽来成年,但他们有其母抚养.为此儿子的死亡补偿费应由他们所有,张某的妻子称,公婆与她分家生活多年.现丈夫死亡.子女又未成年,为此丈夫的死亡补偿费应归她和子女所有。  相似文献   

17.
在处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民事案件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应当由谁承担?当事人不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时应当如何承担举证责任?一、交通事故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交通事故是一个外延十分宽泛的概念,它可以涵盖海、陆、空等各种交通工具所引发的事故。本文中所讲的交通事故是狭义上的交通事故,主要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即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的与交通有关的人员,因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法  相似文献   

18.
论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处理邹晓瑜《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施行以来,因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财物损害赔偿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逐渐增多。正确审理好这类案件,对于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因汽车交通事故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大幅度上升,目前法院处理交通事故责任赔偿的依据主要是国务院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由于该法规对有关责任问题的规定过于简单,导致审判实践中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做法不一。本文对汽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有关问题发表些意见。一、汽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正确认定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据此,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是交通事故责任者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1]汽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性质是过失推定责任,认定该责任应当考察以下几个构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对道路交通事故这种特殊侵权行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理论界存在分歧,《民法通则》、《道路交通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相关判决的案例也较少。笔者认为,交通事故只要造成精神损害事实,就应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机动车之间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如因人身权受到侵害,实行严格责任归责原则,因具有人格意义的财产权受到侵害,采用过错推定规则。法官在自由裁量赔偿金时,应当考虑与案件有关的主客观因素。将来制定民法其时应对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作出原则性规定。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则对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作出明确详尽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