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项极为重要又颇具新意的内容。在这个命题中,“先进文化”的称谓,不仅涵盖了对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关系的多重规定,也包括对科学、进步、合理的文化价值取向的认定。所谓文化价值取向,通常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存在的文化理念引导社会精神需求和价值目标的观念指向。文化价值取向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现象,它是整个社会价值系统有机构成的一部分,既深刻反映着特定……  相似文献   

2.
刘国慧 《前沿》2008,(5):176-179
政治文化是一定社会中政治考虑、情感、价值的总和。一个国家社会各阶层政治价值取向和倾向性如何都受到该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处于不同新闻传播体系的新闻工作者,其采取的新闻价值取向是有差别的。同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也为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提供了宏观而深刻的内在依据。本文以美国为例,从其政治文化和社会主流新闻价值观的历史根源、核心内容入手,分析了美国特殊的“公民性政治文化”背景下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价值取向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美国新闻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是在新闻商品化这一客观背景下产生的,媒体在选择报道新闻时,首先考虑的是引起大众普遍兴趣的接近性、趣味性、新奇性等。但是新闻价值取向本身应该是多维的和全面的,世界政治文化的总趋势也是全球化、多样化的,所以不论是美国的新闻媒体还是我国的新闻媒体,都应该避免新闻价值取向的单一化和绝对化。  相似文献   

3.
黄进 《现代领导》2002,(1):36-36
当前在多种价值取向、多种文化观念并存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怎样更好地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做好“归多为一”的工作.把多种价值取向、多种文化观念都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上来.用共同理想统一社会思想的“多样性”.是现在历史条件下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伊继东 《求索》2007,(2):138-140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是“知识价值取向”、“个体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并存。本文在明确区域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理想与现实的基础上,力求从认识论上实现“知识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与融合,从实践论中探索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新时期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是一个日益组织化的社会,每个人都要通过在组织中定位以实现人生价值的不断扩展的目的。在一个组织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人本取向和目标取向的矛盾,组织领导者必须协调其组织内部立法和个性的冲突,即要化解人本取向和目标取向之间的二元紧张。但“价值”和“取向”原本完全就是主观的东西,价值、取向的世界是人造的,  相似文献   

6.
资本逻辑中的“物”渗透着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自我意识,大众消费价值取向不自觉地受到这种抽象力量的统治.即“物”的符号隐喻表征了“非神圣形象”控制下的价值追寻和欲望释放,它既具有在“面子”消费观影响下为个体价值正名的“拜物教”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射了在西方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大众消费价值取向的特殊“幻象”.因此,大众消费价值观的社会重构离不开理性精神的自觉和对当代文化生产的现代性反思.  相似文献   

7.
王丽华 《求索》2007,(5):156-158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仅能够通过提高人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从而发挥其批判的功能——排斥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同时也通过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用各种文化形态去发现并培育积极因素,凝聚积极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对我国社会的建设维护功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走向更和谐。  相似文献   

8.
日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既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又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形成的先进价值观,又凸显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相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既凝结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又突出揭示了新形势下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精神.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价值取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分子是一个民族思考着的头脑,是社会良知的代言人。在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价值取向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蕴涵着过分关注个人利益的危险倾向。学术上的造假、生活上追求个人享受、不主动作社会正义的代言人,都是这一倾向轻重不一的表现。要进一步端正基本价值取向,必须克服“精英情结”,把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结合起来,在认清世界发展大趋势中把握自身的价值和责任。  相似文献   

10.
陈依元 《文明大观》2001,(10):28-29
文化既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先进文化对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对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从“三个代表”辩证整体观,经济与政治、文化的统一观出发,强调“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指出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的要求,也是我们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那么,党如何才能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呢?根据讲话精神,我认为应当在准确理解“中国先进文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在建设指导方针上做到四个“坚持”,在建设原则上努力做到六个“体现”。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多种多样的,内容极为丰富。而把文化置于价值系统中进行考察,用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参照系进行价值判断,文化就呈现出先进、落后与腐朽的形态。先进文化的内涵体现在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上。积极的民族精神品质、昂扬的时代精神内涵和趋同向前的世界特性构成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举行的“海峡西岸统战文化研究论坛”上,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长张燮飞指出:统战文化反映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强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要加强统战文化研究,推动统战工作发展。一要着眼于统战文化概念和内涵的丰富与完善。统战理论工作者要研究统战文化的先进性、民族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在发展历史、管理体制、区域面向、层次结构、科学研究、社会角色等方面都与部(委)属高校存在着显著的现实差异。基于此,区域性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应为其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在这一核心价值取向的指引下,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文化价值应主要表现为保护、发掘、研究、提升、传承、引领地方文化,同时在主导、培育高雅的城市文化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开放的不断扩大,影响人们思想的信息渠道不断扩大,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这些“隐性社会文化”的种种新流向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社会隐性文化,指社会风气、群体风气所反映的价值观、道德观、生活态度等,它们十分强烈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是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因此,加强和改进思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文化生态指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处于变近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系统在多元价值要素复杂互动的作用下所显示出来的整体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不是静止状态,而是在与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互动中持续进行着价值内容的更新,通过价值内容的更新,文化生态得以不断展现出新的性质和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文化生态表现为传统与现代交织中的价值多元。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主体价值理想和价值取向的开放性、多样化,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又必须坚持价值理想的主导性与一元性,在各种价值取向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从而使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达到“多样化的统一”,由此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内文化既具有特定时期社会文化的反映,又具有鲜明的自身政党文化色彩和深刻的自身内涵。党内文化的基本形态表现为理论、道德、地物、知识、制度等形式。党内文化建设具有多层面的价值意义。因此,党内文化建设,要努力通过使党成为先进理论文化的培育主体,高尚道德的示范主体,先进文化的推动主体等多维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价值是一种选择取向,反映了人类的需求、欲望以及实现这种需求、欲望的方式和态度。价值是与利益相关的,有利益就意味着有价值。价值表现于人们在评价过程中对意义做出的选择和比较。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对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公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起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文化体系的差异实质上就是价值系统的差异。所以,在建设和谐人文环境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管理文化、道德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林飞  李晓东 《传承》2009,(6):58-59
从不同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来看,我国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教育价值取向研究:一方面剖析我国传统教育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审视我国当代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客观因素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本身的发展水平等,主观因素有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立场、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所受教育的程度以及自身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