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拉丁美洲,议会是专门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但在不同政体的国家,议会权力的大小有所不同。一 拉美总统制国家的立法机构(议会)  在实行总统制的拉美国家,总统拥有相当大的立法权。总统有权向议会提出法案,有权否决议会通过的任何法案,除非两院以2/3的多数票推翻总统的否决。尽管总统的权力很大,但总的来说,议会仍然是拉美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一)拉美总统制国家议会的组成1.一院制和两院制拉美总统制国家(绝大多数是原西班牙或葡萄牙殖民地)的议会在组织结构的形式上,从它成立至今,比较普遍采用的形…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以及中亚五国皆效仿西方实行总统制的国家相继确立了总统制共和政体,而俄罗斯的总统制更带有议会制的特点。如何认识这些国家在民主化过程中的制度选择?本文试图从六国总统制政体的确立过程、宪法所规定的总统地位、总统的产生和任期、总统所行使的职权、总统与议会的关系等方面,通过宪法规范的比较,结合历史、文化和民族的分析,深入了解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转型中制度模式选择的相似点与差别,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已经历了5个年头,其间充满了痛苦的磨难和艰辛的探索,既有累累的败绩,又有许多俄罗斯人认可的成果。而正是后者才使占俄全国人口1/3以上的选民在今年总统选举中下定了告别过去,走向未来,支持叶利钦连任总统的决心。五年来俄最主要的变革是: 一、政治方面 摧毁了人民政权的苏维埃制度,确立了总统制的国家政权体制。苏联解体前,政体是苏维埃制,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俄独立后,1991年修改宪法,开始设立总统职位,同年7月10日叶利钦就任总统。1993年“十月事件”后,解散最高苏维埃,苏维埃制不复存在,总统制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4.
政府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核心,是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西方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政体和共和政体两种基本形式,政府制度主要有议会制、总统制和委员会制之分,但不论采取何种政体形式,都是由资本主义国体所决定的,都是为资本主义国体服务的。不论在何种政体形式之下,政府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主轴,是资产阶级专政最得力的工具。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治久安,是西方政府的最高使命。  相似文献   

5.
国体:古巴的国体为无产阶级专政,其他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国体均为资产阶级专政。政体:古巴的政体是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中美洲6国(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以及加勒比海的海地和多米尼加的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巴哈马、伯利兹、格林纳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和牙买加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以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由总督代表,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多米尼克则为议会制共和制国家。摘自《中美洲和加勒比研究资…  相似文献   

6.
独立十余年来的中亚国家相继步入了总统权力更替的关键阶段,领导层政治精英内部的权力斗争逐步上升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矛盾,其总统权力的权威性正面临严峻考验.近期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纷纷通过修宪改制来维持政治精英内部的力量平衡,以保障总统权力的平稳承接.然而,不论从社会政治经济的现实基础,还是从中亚国家的政治发展轨迹看,哈吉两国近期的修宪改制是一种表面的政治策略,总统制仍将是中亚国家政治转型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为例,探讨中亚国家总统制的一些规律特征,并对中亚国家总统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总统制是美国人的政治发明,作为一种法律形态的总统制在美国建国以来的两百多年历史中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然而,总统是美国宪法和政治制度约束下的具有现代君主倾向的政治角色,美国宪法对总统权责规定的模糊性,使得美国总统制的政治形态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截然不同的存在形式。通过考察美国总统政治的历史形态,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总统政治形态是随着美国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一定的社会生态状况决定了特定的总统政治形态。在全球化和美国社会日益碎片化并行不悖的当代背景下,未来的美国总统政治的制度变迁依然将以构建府会合作制度为中轴发展。  相似文献   

8.
1993年12月,俄罗斯以全民公决的形式通过了新宪法,确定了俄罗斯新的国家结构,从而确立了总统个人在法律上的主导地位。俄罗斯的这种总统制因总统的高度集权而被俄罗斯学者称为“选出来的君主制”,在1996年的总统大选中,叶利钦的获胜标志着以总统高度集权为特点的权威主义政治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9.
政府决策是政治体制及其运行的重要方面。由于拉美国家之间以及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巨大差异,对其政府决策机制进行综合概括有不少困难,故本文所说的拉美国家,仅限于那些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总统制国家,不包含各个时期的各种军政权,也不包括本世纪60年代后独立、实行议会制政体的加勒比地区诸国。  相似文献   

10.
“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被认为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两个最典型特征.从美国宪法制度上看,国会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部门中被设计为最有权力的部门;但从美国政治体制的实际运作来看,尤其是罗斯福“新政”以来,权力则总体上向有利于总统的方向转移,总统的权力不断扩张并取得了对国会的优势地位,使美国政治体制成为典型的强势总统制.其中,总统办事机构(White House staff/the President's staff/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①及其所体现的现代总统助理制度(Presidential Staff System)②,是总统集中权力的重要制度性工具.总统办事机构并不是一个法定的美国联邦政府内设部门,而是对若干总统幕僚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的统称,它们相互之间互不隶属,独立办公,其领导人由总统自主任命并直接向总统本人负责,协助总统履行其职责.本文旨在梳理美国总统办事机构的发展脉络,并浅析这一机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以全民公决形式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宪法》。作为俄罗斯联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成果,该宪法奠定了资本主义宪政建设的宪法基础。其主要表现,一是指明了把俄罗斯联邦改造为资本主义宪政国家的前进方向,二是用严格的宪法修改程序保障俄罗斯联邦的前进方向不动摇,三是确认半总统制,授予总统极大权限,以加快资本主义宪政制度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特别是近年来,围绕有关美国家安全委员会(NSC)的任务、性质与各种改革方案等问题,美国内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现对其基本情况以及由赖斯出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些动向作一概述。 委员会成员: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 法定顾问:中央情报局局长(情报顾问)、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军事顾问)。 有关成员(总统根据需要指定):财政部长、驻联合国代表、总统办公室主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总统经济政策助理,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行政秘书。司法部长和国家毒品控制局局长受邀参加与司法相关的会议。 日常工作:由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负责主持。  相似文献   

13.
王鹏 《拉丁美洲研究》2021,43(3):86-103
巴西现行政治体制的核心安排是联盟总统制。再民主化以来,巴西碎片化政党格局导致总统所在的政党永远处于国会少数。历届巴西总统必须构建和维系一个多党执政联盟,才能在国会中取得多数支持,保障体制运转和政治稳定。就形成基础而言,执政联盟依赖于围绕一系列特殊"产品"形成的利益交换;就结构而言,执政联盟的主要特点是成员所属政党数量多、意识形态差异大和内部权力分配不均衡。执政联盟能否平稳运转,往往依赖于总统的个人协调能力和政府当前的表现。这种状况折射了联盟总统制的内在脆弱性。该国近年爆发的经济政治危机进一步凸显联盟总统制的局限性:浓厚的庇护色彩、易于滋生政治腐败和包含大量的政党"否决者"。巴西正面对这样一种政治困局:一方面,以修正和完善联盟总统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长期存在的保守政治格局阻碍了上述改革的启动。这种困局无疑将使巴西的政治走向变得愈加不明朗。  相似文献   

14.
泰王国这个自16世纪起先后受到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日本、美国势力影响的国家,虽然其现代史是以军事政变和军人执政为主线书写的,但就其司法审判的模式而言,则是深深打上了上述各国司法审判制度的印记,既有英美法系的影响,又有大陆法系的痕迹,既注重司法审判给织的建设与完善,又强调审判的独立与公正,而这一切又与泰国的传统文化得到良好协调,并没有给人们留下暴力和血腥的印象。君主立宪政体下的审判组织泰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于1932年,直至1978年12月22日颁布“佛历2521年泰国宪法”君主立宪的政体形式还是法定政体.在这种政体形式下,泰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兼具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双重身份,但却不具体干预国事,而对司法权,国王也不具体行使,是通过法院这一审判组织来行使,这是近现代泰国审判制度有别于古代的一大特点.对审判组织的设置,泰国国王无权干预,而是由国家宪法和泰王国法院组织法决定.就当今的泰国而言,可以说已经参照西方审判组织的模式建立起了一套适合泰国国情且较为完善的审判组织系统。从审判功能上划分,泰国有普通法院和专门法院两大类型;从受理案件的性质上划分,泰国有民事法院和刑事法院的区别;从普通法院系统的审级上划分,泰国还有初审、上诉和最高法院三个  相似文献   

15.
11月6日,塔吉克斯坦曾两度推迟的总统选举和新宪法全民公决终于举行,中央选举委员会于当天晚上公布了投票结果:参加投票的选民占选民总数的95%,原国家元首、议长拉赫莫诺夫以60%的赞成票获胜。唯一的竞选对手,1993年10月辞职的前任总理、现驻俄大使阿卜杜拉贾诺夫只得35%的选票而败北。同时举行的全民公决以90%的赞成票通过了第一部新宪法,宣布国家由议会制改为总统制。11月16日,拉赫莫诺夫宣誓就职,开始以总统身份继续治理这个多灾多难的山地小国。  相似文献   

16.
总统制作为俄罗斯完政制度的核心,从确立之初就倍受关注与争议.1993年宪法第81条对总统选举只进行了概括性的规定,15年来的运行实践基本上是在宪法的框架内进行的,但已经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俄罗斯历次总统选举受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与特点,通过对三位总统选举纵向动态的意义上考察,可以透视出俄罗斯宪法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战后拉丁美洲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主要潮流是民族民主运动,其特点是外抗强权、内争民主。但是,这一发展进程的主要成果究竟是什么?民主与独裁的关系及其前景如何?这一发展进程的中心任务——政治独立、经济独立与经济民族化的关系怎样?在这一发展进程中,革命与改良的作用究竟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值得研究和思考。一、国体与政体国体是国家的阶级实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问题。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的问题。由于历史条件不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不同,国体相同的国  相似文献   

18.
论制度转型中的俄罗斯政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90年代是俄罗斯政党从萌芽、雏形逐渐发展走向稳定的重要时期 ,普京上台后呼吁建立有效的多党制 ,使其成为社会团结的纽带和改革的政治支柱。第三届杜马选举和“政党法”颁布标志着俄政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以“中左右”三党主导、中派强势、极端力量受挤压的多党制格局显现。当前总统制政体、公民社会的成熟性、政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是影响制度转型时期俄政党发展的三大因素。俄罗斯正处于建立相对稳定的多党制的初级阶段 ,政党政治是被纳入“权威民主”制度内的政党政治 ,政党没有、也不可能成为政权与社会间主要的政治媒介 ,政党在过渡时期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9.
自1961年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以来,韩国一直由军人出身的总统掌握政权。直到80年代末,韩国最终实现了权威主义政治向现代民主化政治的转型。韩国政治民主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分化,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孕育了民主政治文化,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和心理基础;威权政体内在价值的缺失及其合法性日渐衰退;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使威权政体丧失了外部支持。韩国政治转型的启示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必须建立和发展适合自己的民主政治形式。  相似文献   

20.
在伊朗,总统相当于真正意义上总统制国家的政府总理.在2009年的大选中,内贾德总统由于得到了中下层民众的广泛支持而再次当选.在新的任期内,内贾德总统的激进平民主义施政风格和具体措施仍有助于纾缓民怨,却无力解决伊朗社会发展滞后的根本问题,并可能对伊朗的国家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得到了最高领袖的有力支持,也因为确实改善了伊朗的国际境遇,内贾德总统未来的对外施政环境较为宽松,对外政策还将延续既往的强硬姿态和政策框架,并有望在营造地区性联盟以抗衡西方压力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伊美关系可能进一步缓和但通向这一目标的道路依然漫长,伊核问题还将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