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法制建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法制建设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出版了一些相关法制文献汇集、领导人文集、法制建设大事记等文献资料,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90年代初,有学者对建国40年来的法制建设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出版了几部研究专著。1997年以后,伴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学术界对建国初法制建设的研究出现了高潮。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界都介入这一领域,研究领域、研究视角、研究深度不断拓展,在整体性研究、重大事件研究、部门法领域研究、法制思想研究、法学教育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对建国初法…  相似文献   

2.
汪兵 《北京党史》2020,(1):22-27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学界关于李大钊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丰富了对于李大钊及其思想的认知。其中,张静如在李大钊及其思想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成果所凸显出来的学术理念,在整个国内李大钊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方法论价值。他关于李大钊研究的方法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重视李大钊研究内容的全面性,不断拓展李大钊研究的领域;关注李大钊研究的学术史工作,考察李大钊研究的历程及成果;强调李大钊研究问题的学理性,夯实了李大钊研究的基础;着力培养研究人才,实现了李大钊研究的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一书开拓了研究的新视域,提供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新思路,发现了值得研究的新问题,提出了富有见地的新思想,展现了一种富有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研究的新态度,是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领域的新佳作。  相似文献   

4.
《探索》2015,(3)
近10年来,我国学术界的邻避冲突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从研究的基本取向看,认识论取向的研究塑造了辩证思维,本体论取向的研究拓展了本土化知识,工具论取向的研究增强了社会发展的解读力。从研究的两大论域看,无论是冲突诠释学还是冲突治理学,各自的理论体系逐步丰满。从研究的主要方法看,从规范分析趋向实证研究。但也尚存冲突诠释学与冲突治理学衔接松散、综合性和过程性研究不足、研究囿于规范研究以及研究范畴薄弱等缺陷。对此,未来研究须向这几个方面努力:在研究论域上,增强冲突诠释学和冲突治理学的衔接;在研究视角上,强化邻避冲突的综合性和过程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实证研究;在研究范畴上,开拓"过渡型"邻避冲突研究。  相似文献   

5.
公共行政学发展史上的研究及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行政专业研究和专业教育兴起于20世纪初期,主要是与美国市政研究运动的兴起联系在一起的。市政研究运动实现了公共行政研究主题的聚焦,不仅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原始资料,而且在方法论上也使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取向得以进一步凸现。正是由于市政研究运动,实现了公共行政的主题聚焦,并明确了公共行政的科学取向,从而使美国学者逐渐掌握了公共行政研究的话语权,承担起了领导公共行政学学科建构的任务。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市政研究运动总结出了公共行政的实践要素与学科构成,大致划定了公共行政的领域,为公共行政学在20世纪走向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自由职业者群体在当代中国的复兴,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文章从中国知网上选取了关于自由职业者研究的28篇文献,并依据时间序列、研究主题和研究视角对自由职业者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自由职业者的研究进行评估,并对评估后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之道,以图廓清自由职业者研究的脉络。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对心理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冲击。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是对心理学研究本身危机的回应,它解构了以经验—实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主流心理学研究体系,促使心理学研究者认真反思现代主流心理学的优缺点,并重新审视和界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视野、研究方法和学科定位等一系列问题,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和改变,形成了当前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广大党史工作者不仅开创了全面研究中共党史的新局面 ,而且也开辟了研究共和国政治制度的新领域 ,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一批有份量的关于共和国政治制度的著作和论文的出版与发表 ,极大地促进了对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共和国政治制度的研究 ,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对历史的研究 ;二是对现实的研究。因此 ,在这两部分研究中 ,十分明显地表现了它具有现实性强的特点。在过去 ,政治制度史的研究一般都进展到近代或现代 ,很难到当代 ;对当代政治制度研究总感到困难太大 ,容易产生研究中的错误 ,不敢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毛泽东的全局观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现有研究也有不足,主要体现为:研究创新不够,缺乏比较研究,研究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应加强史料发掘工作,推进理论创新;增加比较研究,拓宽研究领域;加强多视角研究,增强研究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结构化面试自问世以后,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对结构化面试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对结构化面试质量评估的研究虽然有所关注,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本文考察了国内关于结构化面试质量评估的已有研究,对结构化面试题目、过程、评分和结果的评估研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结构化面试质量评估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奏,对我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各方面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研究课题包括:意识形态领域批判起源的研究,批判过程中涉及文艺界、史学界、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研究,以及对这一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批判产生的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比较全面地梳理了意识形态领域批判的起源、过程、范围、影响,但总体上看,整体性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和视角较单一,深化研究不够。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21,(1)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党的执政安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关于党的执政安全的研究概况、本身的内涵、党的执政安全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这些关于党的执政安全的研究,明晰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同时也指出了在当前执政安全研究中的优势与不足,更为后继者研究党的执政安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如果领导说,这事我们一定研究时,那就是真要研究了;如果领导说,这事我们研究研究吧,那就是不会研究了。如果领导说,这事我们一定协调时,那就是真要协调了;如果领导说,这事我们协调协调吧,那就是不能协调了。  相似文献   

14.
钟彬  周成 《理论建设》2020,36(6):27-33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围绕新型政党制度的生成、发展、内涵、优势、特征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一步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研究空间,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撑。学界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后续研究中,仍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从而夯实研究基础;在研究视野上,要坚持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进一步拓展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共执政合法性问题研究开辟了党建研究的新视域,并成为近两年来党建学界研究的新热点。学界围绕中共执政合法性基础、合法性危机及其巩固合法性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对许多问题的理论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民族精神的研究中缺少对民族精神研究的学术史的考察,文章对近代以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进行了一次历史的梳理,从整体上分析了民族精神研究的四个阶段,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时代,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对引领社会思潮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学界对社会思潮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总的来看,新时代社会思潮"引领范式"研究进一步推进,而"治理范式"相关研究也开始发端。社会思潮研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联愈加紧密,社会思潮研究的场域在不断拓展,对此进行梳理,有利于推动社会思潮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8.
自2005年习近平首次阐述红船精神以来,红船精神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深化三个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内容从历史背景、内涵解读、历史地位、时代价值等多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究,但红船精神研究需要突破现有的格局,进入更大的研究视野,进行更深入、更广泛、更具有新时代意义的阐释与实践。为了推动红船精神研究深入发展,今后的研究应挖掘深度、拓展广度、突出效度,不断破解研究难题,提升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9.
周一平著《中共党史研究的开创者——蔡和森》一书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为中共党史学研究增添了一份新的研究成果。本书的出版凝聚了作者多年来研究蔡和森的心血,体现了作者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观点,可称得上中共党史学界有关蔡和森研究最完备的著作。 一、本书的写作角度新颖,体例独特,初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和风格。 近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成果很丰厚,然对中共党史人物著作进行史学史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正如作者在本书后记指出的,“研究中共党史学家的著作还不多见,我只是尝试一下,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中共党史学家的著作出版。”纵观全书,作者对蔡和森的早期党史著作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陷入了困境,经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批判、反思和再认识,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终于趋于正常化。经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风风雨雨的二十年,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不断突破束缚,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更加客观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