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达林 《政府法制》2014,(34):12-14
2014年10月20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法治时期.自十八大以来,国家法治建设就开始驶上“快车道”.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建设法治中国”,从法治“新十六字方针”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执政党力行法治的思路清晰可见.在法律体系已经建成、法治设施逐渐完备的基础上,如何经由形式法治实现实质法治?如何发挥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如何从法律大国转变为法治强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预示着中国又一次站在了法治转型的历史新起点.  相似文献   

2.
李林 《政法论坛》2023,(2):3-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指明了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时代使命和中心任务,而且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和法治保障,具有重大意义。要毫不动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法治轨道”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3.
推动党内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同步发展,以促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新战略的实施,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由之路.宪法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根本依循,从宪法出发,紧紧围绕宪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突出宪法对法治政党、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根本意义.宪法精神走进执政组织的党章和社会组织的章程,融入政党政治、国家政权运作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将有利于形成由宪法携手执政党章程和社会组织章程主导法治中国建设的局面.突出宪法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统率作用,以宪法精神和规范驾驭法治中国建设过程,重在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国家法律制度体系、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以章程为核心的社会规章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党内法治联动国家法治、带动社会法治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常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浓墨重彩地勾勒出一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蓝图,奏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黄钟大吕。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的论述,有不少新表述、新论断和新要求,诸如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习家”.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礼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毙力”等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回答了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路线图和施工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思想旗帜和理论灯塔.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中,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高立法工作质量效率,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法领域改革,加快法治经济建设,加快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权力制约监督,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建设新型国际法治,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我国从法治大国走向法治强国.  相似文献   

6.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在全面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必要着眼于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抓手: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牵头抓总的法治机构体系,完善以领导干部为“关键少数”的法治队伍体系。这三个重要抓手,分别着眼于宪法法律、法治机构、法治队伍,可以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从三个不同的维度,系统化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7.
自去年始,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展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成为这次改革的重大内容和最显著的主题。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标志着各个领域分头推进的法治建设阶段已经结束,基于顶层设计的整体推进的法治建设新阶段开始,也标志着国家“全方位一体化”的法治观形成。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公报中,“法治”一词出现了50余次.“依法治国”也是高频词。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是矗立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地基上的一座高大巍峨的理论大厦,其由“全面依法治国论”“法治体系论”“法治轨道论”三个理论支柱所支撑,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最稳固的体系结构。这三个支柱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最具原创性、范式性、体系性的理论精髓。“全面依法治国论”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理革命、法治系统工程、法治文明新形态的三重定位。“法治体系论”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中国特色法治理论体系中的决定性作用。“法治轨道论”阐明了法治轨道如何明确法治的正确道路、指引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实践问题。三者相互贯通、浑然一体,它们扎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沃土内,生成于习近平法治思想创新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应运而生又独具匠心的时代标识。  相似文献   

10.
公丕祥 《法学论坛》2021,36(1):5-12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进程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应运而生。面对着新时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型的东方大国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中的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是党的二十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时期提出的未来五年法治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对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工作布局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良法善治新期待,面对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战略,法治体系内部的短板和不足仍然存在,外部的作用和效能弱于预期。二十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可谓有的放矢、精准决策、意义重大。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正确方向、遵循科学规律、强化系统思维,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加快社会规范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具有超越人治的治理优越性,是近代以来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法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处理好法治与现代化建设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包括法治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以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规治党之间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征程上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新要求,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和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等方面作出了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3.
法治,人类的共同皈依.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磐石. 从开国大典前夕的《共同纲领》播下法治的“种子”,到民主法制在经历曲折后的艰辛探索;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法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理论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重视和实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国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作出一系列部署,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职能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自觉把法律监督工作融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髓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这就是“新起点”、“总目标”、“总路线”。新起点:以四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总目标是贯穿《决定》全篇的主线,是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总路线是贯穿《决定》全篇的红线,保证法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6.
言论广角     
《中国司法》2016,(4):4-5
莫纪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成是法治国家建成的重要标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意义非常重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依法治国的角度来看,将法治体系建设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张德江委员长指出:“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任务。”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处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第一线,必须也应当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担负起重要职责、作出应有贡献。下面,我围绕积极推进法治河北建设、努力做好地方人大工作这个主题,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40年在法治领域取得的最重大成就,是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这条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前进方向。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目标,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努力开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9.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确立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视野宏阔、内涵丰富、系统完备,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和法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2001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讲话强调“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口号自那时就传播开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经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步发展和成熟,不再是空谈.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首次在中央全会上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将从依法治国的理念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