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体制转轨、社会转型,乡镇管理体制不适应的问题相对突出,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调适。现行乡镇管理体制不适应转轨时期的农村经济管理要求。自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以后,从人民公社脱胎而出的乡镇政府,沿袭了人民公社时期直接管理经济的模式,仍然是政企不分。乡镇政府经济职能仍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经济管理要求,存在着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现行乡镇管理体制不适应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管理要求。一是功能不适应。一方面传统的农村管理功能依然存在,但在整体上呈逐…  相似文献   

2.
自1983年政社分设,建立乡镇政府以来,各地乡镇政府在领导和组织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于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在乡镇经济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乡镇政府在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尚缺乏自觉性,对其经济管理职权范围还不甚清楚,乡镇经济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等等。从理论上深入探讨并弄清上述问题,对于乡镇政府正确行使其经济管理职能,加快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层政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巍  唐晓阳  王学敏 《岭南学刊》2011,(1):30-33,43
乡镇政府事权、财权与职责的倒挂问题是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深度改革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矛盾。2009年,东莞市以简政扩权为主旨的新一轮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在权力下沉、乡镇部门整合、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调整三个方面做出积极的尝试。初步经验证明,乡镇政府的管理效率得到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有所提升,管理条块矛盾有所缓和。但是,乡镇政府的编制管理和专业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还需要进一步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河北蠡县曲堤乡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农村自治建设作为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措施,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管理水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效推进了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宋惠芳 《桂海论丛》2006,22(2):43-45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乡镇政权在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都曾做出巨大的贡献。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税费改革的逐步推行、公共产品的市场化趋向、新的管理理念的冲击,乡镇政府已有的职能出现了不适应的状态。对其职能进行科学定位是其解脱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型发展中,制度变迁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不断调整的渐进过程。农村改革开放以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系列农村改革措施赋予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从而乡镇政府职能转换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一、乡镇政府职能界定的借鉴(一)理论借鉴。在政府职能体系中,乡镇政府职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乡镇职能的划分需要明确政府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能的界定。西方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强调政府管理职能要与政治分开。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公共服务推行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市场对公共产品生产的作用。新公共行政理论提出了用公共行政责任、产出与效率、灵活的分权制来“重塑政府”。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应遵循“一人一票”公共选择规则。公共行政理论并非把政府定位于阶级统治工具,而更多地赋予了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职能。  相似文献   

7.
论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 2 0多年来 ,我国农村行政环境已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对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客观要求 ;经过几次改革调整 ,目前乡镇政府职能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 ,迫切需要加快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 ;搞好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 ,应根据适应原则、整体原则、配套原则进行 ,围绕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模式与内容展开 ,通过制定并落实相应的转变措施促使乡镇政府职能切实转变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服务力不足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前沿》2008,(5):79-81
乡镇政府是农村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随着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民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迫切需要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乡镇政府服务力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导致乡镇政府服务力不足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有效提高乡镇政府服务力的对策和措施,即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优化乡镇政府服务职能、完善乡镇政府服务制度和调整农村财政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9.
<正>农村税费带来了乡镇职能转换的新课题。针对农村税费改革,有人错误地认为"乡镇干部快要下岗了","乡镇政府可以撤销了"。实际上,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民对乡镇政府的引导和服务需求更加强烈。农村税费改革不仅仅是农村分配关系和经济利益的调整,更是国家在农村基层政权增强合法性基础和统治权威的一种尝试和努力。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政府既面临扬弃传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因与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磊 《小康》2006,(5):16-16
合理定位乡镇政府职能,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面临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目前各乡镇政府存在着职能“缺位”与职能“越位”的问题,与“越位”问题相比,“缺位”问题更加突出。制约职能转变的四大因素1.与事权不相称的财力从襄樊市的情况看,目前乡镇的财力主要用于发放人头经费,干事的钱非常紧缺。在谷城县的10个乡镇中,仅有两个乡镇向县财政做贡献,其余8个乡镇还都需要县财政补贴。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乡镇75%以上的财力用于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支出,还有约15%…  相似文献   

11.
张迁 《新重庆》2006,(6):46-47
取消农业税是我国继土地改革、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农村的又一项重大改革,这既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也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同时这又给乡镇政府工作环境带来新的了重大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大改变,客观上要求基层乡镇政府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且是职能的重大转变,即转变传统的以行政管理为主为今后的以社会公共服务为主,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取消农业税后,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乡镇政府要把职能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那种以征税为“中心任务”的乡镇职能不复存在。征收压力的解除,为服务型政府的定位创造了条件。然而,免征农业税后,乡镇政府没有根据农民群众的需要来界定职能,乡镇政府的现有职能并没有根本改观。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要保证乡镇政府职能得到有效履行,必须建立三种机制:乡镇政权的运行新机制;准确反映农民需求的表述机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取消农业税为背景,乡镇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一个更为关键的方面是如何有效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通过分析安徽省怀宁县农村综合改革的实践,尤其是其中乡镇政权定位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内容,既可以看到值得借鉴的经验,也能发现一些深刻的问题。最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确定乡镇政权的地位并相应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乃至整个农村综合改革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县级机关后勤管理体制 ,是当前深化县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 ,建立“小政府、大服务”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课题。一、科学定位县级机关后勤管理工作 ,合理配置县级机关后勤管理职能县级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县级机关后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能定位和科学设置管理机构的问题。县级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不是县级机关后勤所有职能都弱化 ,有的还应当加强 ,应当弱化的是自办服务的职能 ,而管理职能不但不应弱化 ,而且还应当加强。从机关后勤的本身属性和特点来看 ,机关后勤的基本职能应当是管住管好…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 ,乡镇行政体制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是 ,我国目前的乡镇行政体制存在着行政区划不合理、县乡关系不顺、管理方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亟需进行改革。本文试图从基层政府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出发 ,探索合理调整行政区划 ,界定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的职权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的有效途径。(一 )乡镇行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乡镇行政区划不合理。 1983年 ,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乡镇建制以后 ,各地在 90年代初期对乡镇规模已进行过较大幅度的调整。但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乡镇政府及其机构显露出种种弊端。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乡镇政府何去何从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乡镇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在于乡村社会对其的“需求”。新形势下,乡村社会对乡镇政府提出的职能诉求有:其一,乡镇政府应扮演政策的发布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其二,乡镇政府应扮演新农村建设具体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操作者;其三,乡镇政府担负着预防和治理农村政治危机的职能;其四,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维度看,乡镇政府承担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任务;其五,乡镇政府还应具有农村公共安全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存在着政府权力过度集中、村民自治机制不规范、社会管理主体单一、管理理念转换滞后等问题,对此应当在政府指导下以农村基层组织为载体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互动以及市场推进与村庄内生的契合,最终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存在着政府权力过度集中、村民自治机制不规范、社会管理主体单一、管理理念转换滞后等问题,对此应当在政府指导下以农村基层组织为载体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互动以及市场推进与村庄内生的契合,最终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9.
现行公安管理体制在组织结构、警力配置和运行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的诸多不适应,就决定了地市级公安机关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从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入手,重新规划、调整各级公安机关间的领导关系和机构设置序列;必须按照“市局是决策指导,分局是协调落实,派出所是战斗实体”的职能定位,进一步精兵简政,做大做强基层公安机关,实现公安工作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20.
乡镇配套改革的经验说明,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已经从“减人、减事”转变到“切实转变乡镇职能”上来。国家必须统筹乡镇财政,才能有利于乡镇政府作用的加强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形成。农村配套改革主要目的和任务,不是削弱乡镇政府地位与职能,而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