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文因实用而产生 ,又为实用而写作。因此 ,其主题要鲜明 ,材料要真实 ,格式要规范 ,语言要庄重。  相似文献   

2.
应用文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文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所形成的文化结晶,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其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真实美、行文的实用美、形式的统一美、语言的简约美等四个方面.研究应用文的审美价值,对于更好按照关学规律创新应用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业成本法的提出,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以材料为基础的成本计量方式,使成本核算的重心由材料向作业链条转移,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基于作业的本量利分析模型及其它决策模型。作业成本法比传统成本决策系统更实用,其决策结果也更有效。在作业成本法下执法本量利模型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成本的动因分析等其他部门急需信息,为企业深化作业一体化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法律文书写作学既体现应用写作学特性,又突出行业特色。其审美价值首先表现为本质之美,即实用性和服务性;其次表现为和谐之美,即如何用材料表现主旨,以某种结构模式使用何种语体风格的语言表现主旨。同时,法律文书写作学是实施法律的载体,也是正义的化身。即每个人在法律文书写作学中可以得到他应当得到的、或同等情况下的人们都可以得到同等对待。其正义价值包括实体正义价值和程序正义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种意识的表象主义决定了在西方传统美学里,"美在形式"是美之所以为美的根本所在。与之不同,一种生命的"合内外之道"却决定了在中国传统美学里,"充实之谓美"才是美之所以为美的应有之义。如果说前者主张形式愈纯粹、愈独立于内容则愈能彰显美,并由此导致了西方美学体系中优美与崇高、纯粹美与依附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二分对立的话;后者则主张形式愈不脱离内容、形式愈与内容相统一则愈不失之为美,并由此形成了以"立象尽意"的"意象"、"以形写神"的"形神"以及"文质彬彬"的"文质"等为核心范畴的不无圆融的美学体系。认识到这一点,不仅使中国美学探究更能忠实于自身特有的性质,也与当代人类美学的"生命转向"这一新的趋势深深地相契。  相似文献   

6.
孟子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孔子关于"美"的学说也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其人格美思想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以"充实之美"为内在要求,以"阳刚之美"为核心内容,在战国诸子思想中独树一帜,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文化丰碑和精神典范,对塑造个人崇高的文化心灵和阳刚型的"大丈夫人格"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事天地》2010,(24):16-16
百色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素质偏低、作用发挥不充分,成为制约农业科学发展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为此,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以实施人才惠农行动为总抓手,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精英文学并非最初的文学形态,它在物质生活资料极大丰富、艺术由实用走向审美的过程中产生。封建社会是艺术审美化的转折点,由于有国家或者富有的私人充当艺术“保护人”角色,因此精英文学在这一时期异常兴盛。随着封建时代结束,精英文学的“保护人”没有了,在物质基础突然被抽空以后,精英文学开始面临生存的困境。如何摆脱因为“重审美淡实用”以及物质基础匮乏而导致的不利局面,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印章历史久远,从存世的古代玺印来看,早在战国时期其形制与制作已相当完备与精良,有了官印、私印、词语印、肖形印、烙印等区分,但只是以实用的面目出现,而不是当今以欣赏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艺术形式——篆刻艺术。印章由实用到艺术的转化,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实用精神不但促使社会为科学家中的绝大多数提供职业和事业的经济保障从而维持了他们的科学工作,而且是科学家理论兴趣的主要支撑,理论兴趣是社会的实用精神衍生的副产品;在科学发展中,注重实用为科学准备了认知基础、衍生了理论问题、规定了研究方法。实用精神是科学根本动力。中国古代科学迟滞是社会实用精神严重畸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感叹:如今“大学生们越来越‘务实’了”——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只对所谓的“实用”知识、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感兴趣、高度重视,而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则抱可听可不听的态度。考证热、实用知识热大行其道。人际交往中注重实惠。以自我成才为中心开展学习.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主导思想做事。  相似文献   

12.
《人事天地》2010,(34):16-16
百色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素质偏低、作用发挥不充分,成为制约农业科学发展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为此,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以实施人才惠农行动为总抓手,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从清末到当前的缓刑实践表明,我国的缓刑立法与司法无不受传统实用理性与报应的影响。缓刑立法上的实用理性表现为以稳定血缘或地缘社会为宗旨,司法中的实用理性表现为缓刑判决受法官各种实用理性思维的左右;而缓刑的报应色彩在当前愈加强烈,且呈现出"中间凹陷"(缓刑负担)、"向后聚拢"(缓刑后果)的趋势。我们应着力调整缓刑的报应结构,积极避免缓刑立法与司法中的实用主义之弊端。  相似文献   

14.
刑法司法之美是作为法之美的一种具体的刑法之美的一种形态。刑法司法之美是刑法司法以其外在呈现和内在蕴含所带给人们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感受。刑法司法之美以剧场美为自身特质,并通过象征、仪式和诉讼语言得以呈现。刑事庭审之美和裁判文书之美是刑法司法之美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刑法司法之美不是为美而美,而是可以助益于保障人权和保护社会这两项刑法基本价值的实现。在文化建设的倡导中,刑法司法之美是刑法文化的一个新视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日益深入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型社交软件以其诸多简单实用的功能赢得人们的青睐。微信拥有着众多的功能,在极大便利人民生活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违法犯罪的新手段和新渠道。由于利用微信实施的传销犯罪涉案面广、隐蔽性强、标的虚拟化等特点,给侦查破案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为及时有效地打击微信传销犯罪,侦查机关必须认真思考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转变侦查思维、调整侦查手段,收集整理证据材料,及时研判案件细节,将传统侦查手段与信息化侦查手段相结合,构建跨区域协作的侦查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郑维铭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今年第三期撰文认为,人生美就是人的活动所显现的人类向上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引起人的美好情感的人生现象,作者认为,真是人生美的基础,善是人生美的前提,人生美是真与善的和谐统一。人生美的结构大致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1、人的外在美。它指人体美和装饰美。这些美从本质上看都以社会性为基本属性。2、人的内在美。即人的心灵美,指人的思想品质、精神情操、人格国格、智慧才能等内在世界所显示出来的美。3、人生的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构成了人生美的重要内容。因为劳动创造体现了真与善的统一;劳动创造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使  相似文献   

17.
老子以辩证观论美与善、美与真 ,以及追求”道法自然”、”自然为美”的美学精神 ,对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和后世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他提出的”有无相生”、”道—气—象”以及”玄妙”观点 ,成为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理论和范畴。他对美本质的自由性和超越性的认识 ,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东北亚强国均势理论与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的终结,打破了东北亚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两极均势格局,东北亚进入了美俄中日合作与竞争的新时代.美俄中日以地缘政治为视角,采取均势制衡理论,以确保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地位.美俄中日的均势战略博弈加剧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东北亚地区脆弱的和平.  相似文献   

19.
叠音词作为汉语的一种特殊词汇现象,集中体现了汉语文学的音美、形美和意美.但大多数情况下汉译英只能舍其形式译其意义.文中以《红楼梦》及Hawkers的英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为例,探讨汉译英过程中叠音词的音美、形美以及意美的缺损.  相似文献   

20.
论职业院校体能训练的实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院校以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实用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在校时,不仅要学习掌握较高的职业技术,而且还必须通过体育教学训练出与之相适应的职业体能。文章在论述实用体能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对现代多种职业的要求及体能训练的方法、内容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