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管理层收购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反叛 ,它具有股权激励和理清产权的双重功能。这种收购方式在西方国家十分流行。我国于 1999年引入这种收购方式。但对这种新的收购方式缺乏应有的法律规范 ,它的运行存在诸多的法律障碍。为了保障管理层收购的健康运行 ,有必要从法律上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2.
凌斌 《法制与经济》2009,(17):65-66,71
目前我国管理层收购在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本文结合国内管理层收购的实践,分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的法律政策障碍,进而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新的公司治理模式,颠覆了原有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状况,在提高公司绩效和对管理者股权激励的同时,也会由于收购主体的信息优势而损害其他相关人的合法权益。本文认为管理层收购是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法律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制度构建,为该制度效用最大化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对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中西方制度的比较分析,结合收购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我国管理层收购法律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国企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实践中面临着各种法律困境,为了保障管理层收购的良序运作,应当制定统一的管理层收购条例,从而有效规范管理层收购的运行,促进国企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杠杆收购的一种,对于公司业绩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中,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实践中产生了各种的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目前尚无专门规范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完全意义上的管理层收购的合法性还不能确定。不久前,财政部也因此紧急叫停了管理层收购,今后要充分发挥这种制度的作用,必须要在其中引进信托机制,加强它的信息披露与监管,并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7.
孙伟 《法制与经济》2008,(8):48-49,52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杠杆收购的一种,对于公司业绩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中,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实践中产生了各种的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廖秀健  官松 《行政与法》2005,16(10):96-9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收购变得越来越活跃,与之相对的,就是目标公司的反收购。目标公司管理层为维持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权,往往会采取反收购行为防止或挫败收购。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目标公司内部权力结构的重新配置和各方利益的冲突与再分配,由此引出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本文仅就目标公司反收购措施规制的法律问题做一探讨,为我国的立法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施MBO中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邬俊 《法学》2002,(11)
管理层收购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但是在我国,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在实施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要真正实现管理层收购的最终目的,就必须有规范而理性的法律制度来引导约束管理层收购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楠 《法制与社会》2012,(3):198-199
管理层收购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国,其产生的动力源于国有企业私有化、企业集团多元化资产剥离等。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萌芽契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但其并非作为一种概念明确提出,而是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方式之一。管理层收购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利益与道德风险,因此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国家开始规范管理层收购的主体资格。本分通过分析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现行法律机制,从宏观的角度进一步探讨我国应对管理层收购实施主体限制的机制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