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对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责、职权和管辖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监察机关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决定、命令的情况;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违反政纪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监察对象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管理监察对象不服行政处分的申诉以及其他由监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适应改造罪犯工作的迫切需要,笔者建议立法部门制订一部完善的、符合我国宪法精神和其他基本法律规定的改造罪犯的法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意见。 (一)重新制订一部改造罪犯的法规,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立法课题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对改造罪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这部《条例》是在三十一年前制定的,三十一年来我国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条例》中有的规定同刑法有关规定已不符合,有的规定已经过时,特别是《条例》对有关罪犯改造的若干重要问题,例如各类改造机关的职责权限,罪犯在改造期间的法律地位,改造机关同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3.
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相对人实施的一种制裁措施.根据《行政监察条例》的规定,监察机关作为人民政府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以下简称“行政主体”)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的情况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察的专门机构,在行使监察职能中享有一定的行政处罚权.  相似文献   

4.
[文(令)号]第479号令[公布日期]2006·11·13[类别]行政法·公安[施行日期]2007·1·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安机关组织管理,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依法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第三条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县…  相似文献   

5.
王书庵 《行政与法》2006,(7):103-105
行政立法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分别于2000年和2002生效,但由于行政立法主体的多层次性和立法内容的广泛多样性,在实际生活中出现了行政机关所立之法相互矛盾、相互重叠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行政机关超越自己的立法权限进行立法、所立之法与国家的宪法和基本法律相抵触的现象,直接给公民和有关组织的权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了防止行政机关滥用立法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6.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令)号]第88号令[公布日期]2006.8.24[类别]行政法·公安[施行日期]2006.8.24[同时废止法规]2003年《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保障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正确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行政案件,是指公安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违法行为人决定行政处罚以及强制戒毒、收容教育等强制措施的案件。第三条公安机关办理行政…  相似文献   

7.
根据法律规定,我国公安机关具有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双重性质。因此,正确区分公安机关的司法行为与行政行为,对于人民法院准确立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安机关的司法行为是指公安机关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组织法》等法律所赋予的职权,参与刑事诉讼的具有司法性质的活动。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是指公安机关依据《公安机关组织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进行各种有关公共安全的行政管理的活动。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是:(1)法律依据不同。司法行为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及《公安机关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而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则是《公安机关组织法》的有关规定以及为数众  相似文献   

8.
对全国人大专属立法权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法是规范立法活动的基本法。其中 ,科学、合理地划分各个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范围 ,是立法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宪法的规定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统一的 ,又是分层的。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 ,制定行政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这种立法体制下 ,划分立法权限 ,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一是要划分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 ,其中主要是全国人大与国务院的立法权限 ;二是划…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公安法律规范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它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意见。一、公安法律规范的概念和构成公安法律规范,是我们国家为调整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公安机关及其人员活动的规则,也是全体公民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公安法律规范就其内容来看,由以下四个方面的法律、法规综合构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的许多条文直接规定了有关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规定了公安机关的根本性质、任务和法律地位。宪法的有关条文及其基本  相似文献   

10.
[公布机关]文化部[文(令)号]第37号令[公布日期]2006.3.6[类别]行政法·文化[施行日期]2006.4.10[同时废止法规]1989年《文化部行政规章制定程序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文化部立法工作,保证文化立法质量,提高立法效率,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结合文化部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立法工作是指:(一)编制中长期文化立法规划(以下简称立法规划)和年度文化立法计划(以下简称年度立法计划);(二)根据全国人大、国务院委托或者授权,起草、上报文化法律、行政法…  相似文献   

11.
《立法法》是人民法院适用法律规范的基本准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法法》看似只规范立法行为 ,而与司法机关关系不大 ,其实不然。首先 ,司法机关是立法活动的参与主体。在我国 ,国家立法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 ,司法机关不可能成为立法主体 ,但司法机关是立法活动的参与主体。根据《立法法》第 1 2条和第 2 4条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拥有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的权力 ;根据《立法法》第 90条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抵触的 ,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12.
[公布日期]2005.9.17[施行日期]2005.12.1[文(令)号]第80号令[类别]行政法·公安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规范公安行政许可工作,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公安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法律、法规授权实施行政许可的公安机关内设机构,适用本规定有关公安机关的规定。第三条公安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合法、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等原则。第二章申请与受理第四条公安机关依照《行政许可法》第三十条规定进行公示可以采取设置公告栏、触摸屏或者查阅本等方…  相似文献   

13.
公安行政行为与刑事侦察行为关系之理论初探温淑敏公安行政行为是指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行政法律、法规或规章,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所作的特定的单方行为。刑事侦察行为是指行使侦察权的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严重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屡见不鲜(因为行政立法对社会的影响最广、最大),但《行政诉讼法》仅规定了行政相对人可以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宪法仅规定了法律法规的备案审查制度;立法法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也仅局限于审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规章。因此,我们可以说,我国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程序,也没有规定对行政机关的其他抽象行政行为(指除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规定以外的抽象行政行为。下同)的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5.
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1986年国家行政监察机关重新恢复以来,国家对监督机关的职责作了一系列规定,1990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其中规定,行政监察机关受理个人和单位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侵害的控告、检举,并进行调查、处理。根据行政诉讼法和监察条例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遭受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16.
《政府法制》2006,(5):56-57
2004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在《行政监察法》的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十分重要的规定。下面,择其要点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是扩展,即在监察机关监察对象范围上的扩展。《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第一章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适用《行政监察法》和本条例”。相对于《行政监察法》第二条规定的,监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来讲,监察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展, 实际上是将所有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纳入行政监察对象的范围, 使行政监察对象更加全面,从法律法规上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不留盲点和真空。  相似文献   

17.
公安行政赔偿,作为国家行政赔偿制度中的一种,是指公安机关及其公安人员,在行使国家治安管理权力时,由于故意或过失,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害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要求予以赔偿的一种法律制度,它与刑事、民事赔偿制度一样,是整个国家赔偿制度的组成部分。但公安行政赔偿与刑、民事赔偿制度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侵权行为的主体是公安机关及其公安人员。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公安机关才能行使治安管理权,但在实际生活中,行使治安管理权的还有经公安机关授权或基于法律规定而行使治安管理权力的单位和个人,如街道居委会有维护社会治安的权力,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保卫组织也享有类似的权力。这些组织、单位因行使治安管理权力,侵犯了公民合法权益时,应由授权机关即公安机关承担赔偿责任,基于法律规定而享有此项权利的,由法律规定的机关来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规范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的管辖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有关法律和规章的规定,结合公安机关的办案实际和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的特点,制定本规定。一、偷税案、逃避追缴欠税案(刑法第2 0 1条、第2 0 3条)纳税人为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登记机关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纳税义务发生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纳税义务发生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管辖;纳税人为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需要向税务机…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以下简称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适用行政监察法和本条例。 行政监察法第二条所称"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以委任、派遣等形式任命的人员。  相似文献   

20.
[公布机关]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文(令)号]第163号令[公布日期]2006.2.20[类别]经济法·民航[施行日期]2006.3.2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民航行政机关的行政检查行为,保证民航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则。第二条本规则所称的行政检查是指民航行政机关及其委托的组织、个人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民航规章的规定,对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的察看、了解和掌握其遵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