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保总局《关于提请批准调整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环发[2005]31号)收悉。经国务院批准,现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阐明生态旅游概念、特征以及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旅游对于提高当地生态环境、缓解居民生活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拓宽保护区的融资途径、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等重要环境保护意义,并针对目前我国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树立科学观念、完善法律法规、实施有效管理与合理开发、加强环境监管监测、开展宣传教育、健全资金支撑体系等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明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也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与重大机遇。但生态环境脆弱、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主要问题阻碍着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西部民族地区只有多管齐下、科学规划、转变理念,才能把握机遇、展现新面貌。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6,(5)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三沙市的设立,为三沙海洋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笔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三沙当地居民在海洋生态旅游开发认知的调查与定量分析,了解三沙海洋生态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并根据认知分析为实现三沙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兴义市南龙村民族生态旅游开发为例,结合南龙村的具体情况,系统地分析了南龙村生态旅游相关开发原则、开发思路、产品开发方向,提出了南龙村乡村旅游开发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教育培训,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逐步推行规范化管理;依法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等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琳 《思想战线》2000,26(2):20-21
传统旅游作为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其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旅游自1986年墨西哥国际环境会议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最具活力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平衡,避免了短视的投机行为.因此,生态旅游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恩施州建设生态旅游州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旅游州的客观因素包括旅游资源的特色与知名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旅游的空间聚集等,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主观因素包括当地居民态度、政府和开发者决策行为等,它决定资源价值能否得到认可与有效开发。协调好主客观因素,是成功建设生态旅游州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王亦秋 《思想战线》2011,(Z1):59-60
生态旅游是昭通市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昭通正处于生态旅游大开发的关键时期,研究根据生态旅游学理论对昭通生态旅游开发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湘西州少数民族聚居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较为客观、科学的分析与评价,针对当前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可以为我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促使湘西州旅游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0.
郭二艳 《人民论坛》2015,(8):142-145
文章探讨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其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路径:一是明确和坚持生态旅游立法指导思想,二是健全完善生态旅游法律制度体系,三是构建生态旅游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四是完善生态旅游行业发展规范,五是提升生态旅游立法的民主程度。  相似文献   

11.
李立 《传承》2011,(3):82-83
如何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使旅游业能顺应现代旅游倡导的绿色、环保、健康、持续地开发,是城市发展旅游经济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从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内涵出发,以宜春生态旅游为例,通过对宜春生态旅游资源现状的阐述,对生态旅游涉及的法律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如何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使旅游业能顺应现代旅游倡导的绿色、环保、健康、持续地开发,是城市发展旅游经济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从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内涵出发,以宜春生态旅游为例,通过对宜春生态旅游资源现状的阐述,对生态旅游涉及的法律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大娄山山脉尾部——渝川黔结合部2000多平方公里的山脉上,镶嵌着重庆市江津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贵州赤水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桫椤自然保护区、国家竹海森林公司、国家生态保护试验区、习水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合江县佛宝国家森林公园等7个国家级生态旅游景区。这7颗国家级生态景观明珠紧抱在一起,森林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其中原始森林80平方公里。有动植物4000余种,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旅游资源最富集、生物种类最多、林种最丰富、瀑布最密集、丹霞地质地貌特征最明显、规模最大、岩石最红的生态旅游区。江津市、赤水市、习水县、合江县四县市携手开发旅游资源,将组建成全国最大的生态旅游“航空母舰”,对西部乃至全国旅游业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一、组建生态旅游“航空母舰”有天然基础和政策优势 1.生态旅游区紧紧相连。7个生态旅游区紧紧相连,直径不超过80公里。其中,四面山至合江县佛宝公路仅4.5公  相似文献   

14.
汉钧  新江  国华  建卫 《现代领导》2004,(1):19-19
江苏大丰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中部的黄海之滨。18年来,保护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时俱进,艰苦创业,在党的建设、科研保护、生态旅游、区内改革等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就。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5.
李慧欣 《前沿》2005,(12):55-58
随着旅游热的持续升温,一些非优区位“温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摆在政府与旅游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徂徕山旅游开发为例,分析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作为温点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提出温点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策略,即充分研究旅游资源的区位特征和市场需求特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生态承载量研究,进行可持续目标下的生态旅游开发。对徂徕山旅游区域进行划分,设计了山地探险、农业观光、森林畅游、红色旅游、名士文化游等相关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6.
《天津人大》2014,(2):F0003-F0003
山体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区面积约69平方公里,包括山地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地质公园景区3处,主要生态能包括涵养水源、生态旅游、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环保总局提出的河北衡水湖等 2 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国务院审定 ,现予发布。河北衡水湖等 2 9处自然保护区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及物种和生境的稀有性、典型性与代表性 ,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方面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将这些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进一步加强保护与管理 ,对于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规定 ,加强领导 ,严格管理 ,高标准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要通力合作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检查和监管 ,纠正一些地区存在的重开发、轻保护和旅游过热的现象 ,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二○○三年六月六日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环保总局提出的河北衡水湖等2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国务院审定,现予发布。河北衡水湖等29处自然保护区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及物种和生境的稀有性、典型性与代表性,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方面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将这些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加强保护与管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规定,加强领导,严格管理,高标准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通力合作,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检查和监管,纠正一些地区存在的重开发、轻保护和旅游过热的现象,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二○○三年六月六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即将建成,对长江三峡线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改变长江三峡传统的旅游发展方式,鲜明地提出和尽快地实施以生态旅游为内涵的三峡旅游,把开发生态旅游作为长江三峡旅游业新世纪发展的方向,围绕生态旅游把长江三峡旅游线打造成全新的旅游精品。长江三峡发展生态旅游的核心和重点在开发和包装上,三峡生态旅游开发最缺乏的不是资源,而是观念;发展三峡旅游业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不是资金,而是意识。因此,发展三峡生态旅游要从“三抓、五新”上入手:  相似文献   

20.
李慧欣 《前沿》2004,(5):70-74
生态旅游承载量作为旅游者、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社区居民及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接口 ,对于实现生态旅游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都有创新的空间和必要。本文首先对生态旅游承载量的构成要素加以分析 ,并提出对承载量研究思路的几点思考 ,指出要切实注重承载量、生态旅游开发和旅游地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 ,寻找到最佳资源配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