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国家减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应急管理部技术支撑单位和五大行业卫星应用中心之一,承担应急管理部牵头负责的6颗应急减灾卫星建设管理和应用,为应急管理部防灾减灾救灾和卫星应急应用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2021年8月以来,中心综合利用2017...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2,(5X):32-43
<正>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成立于2002年,2009年加挂"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牌子。中心内设13个部门和两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主要承担国家减灾救灾数据信息管理、灾害及风险评估、产品服务、空间科技应用、科学技术与政策法规研究、技术装备和救灾物资研发、宣传教育、培训和国际交流等职能。自成立以来,中心在民政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曲淑辉组长视察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基建工程1月15日下午,民政部纪检组长曲淑辉视察了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基建工程。曲淑辉组长首先听取工程总指挥  相似文献   

4.
李京 《中国减灾》2004,(1):31-34
卫星遥感技术在减灾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突出。中国减灾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国家航天科技集团共同提出“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系统”计划,于2000年列入“民用航天‘十五’计划和后10年规划思路”,并纳入《中国航天白皮书》民用卫星发展重点,2002年9月国务院正式同意立项。国家减灾中心是民政部直属的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减灾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承担减灾救灾的技术服务、信息交流和基础研究,为政府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从“中心”的职能定位可以看出,信息是“中心”业务运转的驱动力,建立健全中心…  相似文献   

5.
资讯     
<正>四川: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建设两项目通过初验6月29日,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建设的"国家自然灾害灾情数据西南灾备中心"和"四川省卫星减灾应用中心"两个项目的初步验收评审会在四川省减灾中心召开。四川省减灾中心作为项目具体实施单位组织召开本次会议,邀请省内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竣工验收评审工作。项目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测评单位、承建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专家组经过认真细致的审核和测试,一致同意项目通过初步验收。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5,(5):5
<正>1月27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到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考察调研。在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业务区,窦部长一行详细了解了灾情管理与数据服务、灾害风险与损失快速评估、卫星遥感、  相似文献   

7.
张卫星 《中国减灾》2012,(5X):20-23
<正>尊重科学,善用科技,将传统经验与现代手段有机结合,是做好减灾救灾工作的关键所在。自2002年成立以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始终围绕国家减灾救灾事业发展大局,以加强减灾救灾业务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提升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能力为着力点,不断拓展工作范围、延伸服务领域,较好地发挥了国家综合减灾领域的科技支撑作用。十年来,中心建立和完善了国家综合减灾业务系统,目前已初步形成八大  相似文献   

8.
杨思全 《中国减灾》2009,(12):57-57
11月12日,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环境减灾A、B星在轨运行一周年暨减灾应用服务大会”。会议主要介绍了一年来环境减灾A、B星运行管理、减灾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用户服务等工作开展情况,介绍了国家减灾中心f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数据产品服务办法,签订了用户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9.
一、2010年1月15日,民政部纪检组长曲淑辉赴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1号院,视察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新办公大楼基建工程。二、2010年1月26日,"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在减灾领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国防科工局验收评审。项目研究成果有效提高了环境减灾A、B卫星数据在减灾领域应用的业务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灾害实时、动态监测,逐步建立国家防灾、抗灾、救灾技术支撑体系,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减灾能力,国家计划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下简称:减灾卫星),并建立减灾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和民政部的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论证,目前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本文将简要介绍减灾卫星论证和申请国家立项的过程,以作回顾。减灾卫星的由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社会财富不断积累。…  相似文献   

11.
云鸿 《中国减灾》2009,(9):57-57
9月8日,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视察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基建工程.他深入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度,详细了解了基建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认真听取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运行管理与减灾应用系统工程”规划及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  相似文献   

12.
<正>卫星遥感是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之一。《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将防灾减灾与应急反应综合应用作为重大应用领域之一。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在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工程方面,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建设要求“稳步推进卫星遥感网建设,开发应急减灾卫星综合应用系统和自主运行管理平台,推动空基卫星遥感网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管理中的应用”。2022年6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3,(10):55-55
2013年9月2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申报的两个2013年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专项项目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正式批复。其中,“基于自主控制的高分辨率遥感小卫星的综合减灾快速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项目拟建设我国首个基于自主控制卫星的短流程综合减灾快速服务平台,探索国产商业遥感卫星在综合防灾减灾领域应用的新模式;“基于自主卫星的灾情报送与服务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将构建“国家一省一市一县一乡镇一村”6级灾情报送与服务综合应用示范体系,实现基于卫星导航的灾情信息综合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1月28日上午,江西省减灾备灾中心与江西省国防科技信息和卫星应用中心(高分江西应用中心)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灾害高分遥感监测评估座谈会在省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中心举行。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钟世富、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亦斌出席仪式并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紧张有序地推进和建设,4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家综合减灾与应急典型示范项目"取得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成果,成立北斗综合减灾运营服务中心,建成应用平台,开发应用软件系统,大规模装备部署信息专用终端,初步建立全国推广业务技术体系,并在辽宁等10个省份进行了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7月 2 5日 ,中国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多吉才让部长与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在中国减灾中心建设地共同签署了中国减灾中心系统合作意向书。标志着双方将在我国现代化综合减灾方面进行长期有效的合作。中国减灾中心是中国政府根据中国灾情严峻 ,急需开展现代化的科学综合减灾和加强重大灾害的紧急救助能力而建设的。经国家计委批准 ,中国减灾中心大楼已于年初动工 ,年底完成主体结构 ,2 0 0 1年 5月大楼建成并逐步投入业务运行。继之 ,中国减灾中心还将承担我国灾害和环境监测预报小卫星系统 (即“八星计划”)的地面减灾应用系统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作为"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于5月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承办,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气象局和四川省减灾中心协  相似文献   

18.
正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提高北斗在减灾救灾领域的业务化应用,2014年,湖北、陕西、甘肃、青海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被选为示范省份,开展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家综合减灾与应急典型示范项目"。项目实施四年来,各地积极投入资金购置终端设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开展相关操作培训,搭建起各地的北斗综合减灾应用平台,为当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注入科技效能。通过多年的应用,各地的灾情报送时效性得到大幅提高,更消除了灾害多发地区以及老少边穷地区等灾情报送的网络盲区,为及时开展救灾决策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苑迪 《中国减灾》2007,(12):F0003-F0003
项目一:全国重点区域综合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工程项目二:国家四级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工程项目三: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图1)项目四:卫星减灾建设工程(图2)项目五: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建设工程(图3)项目六:  相似文献   

20.
2013年3月28日,第三届全国减灾中心业务交流会在四川省减灾中心召开。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杨思全及来自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各省(市、区)减灾中心负责人、业务人员4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如何加强省级减灾中心业务建设”展开讨论,交流防灾减灾业务体系建设需求,共享国家和省级减灾中心建设发展经验与成果。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有关负责人就自然灾害救助评估、灾害信息管理、灾害遥感监测评估体系与实践、无人机遥感减灾应用、减灾救灾标准体系等领域开展业务培训。四川、江西、上海等地代表介绍了减灾中心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