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不久前,看到这样一幅漫画:威风凛凛的楚霸王指着黑板上的“民王”两个字对人说: “我就是民主少了一点,”这“一点”之差可谓大矣。考“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尚书》里的一句话: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这里的“民主”指的乃是“民之主也”,也就是“皇帝”,和“民王”的意思还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到了“五四”革命运动时期, “民主”一词被用来翻译英语  相似文献   

2.
将“民主”解释成“为民做主”,现在是要被视为一种落后观 念的。进步的观念应该是,民主既不是“为民做主”,那样有替天行道的意思,也不是“让民做主”,那样暗含了“也可以不让你做主”的意思,而是“由民做主”,即“做主”本来就是上天赋予民众的权利,不存在需要通过其他什么人来“为”一下、“让”一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狗的驳诘     
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象乞食者。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呔!住口!你这势利的狗!”“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我逃走了。  相似文献   

4.
现代法制的根本宗旨应是规范政府的权力,民主的根本精 神则是人民可以制约政府。 民主、法制,通常被人们并举为二事。很多宣传性的口号、标 语反映了这一点,诸如"发扬民主,加强法制","法制是民主的保 障","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讲民主也要讲法制","不能脱离 法制讲民主"…… 这些说法,听着听着,你会觉得有许多言外之意。似乎是:民 主是一回事,法制又是一回事。民主是对自己人的,法制是用来 对付一切威胁人民民主的因素的,它是民主的保护神,法制保障 民主的途径不外是:一方面是"专政的铁拳"打击各种敌人,一方 面对人民规定各种界限或尺度以防滥用民主。 这似乎一直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正确观念,其实大可商榷。 从这一观念中,我们看不到对民主的正确理解,看到的只是对民 主精神的陌生、隔膜及对现代法制的生疏。甚至看到的只是旧时 "礼以待君子,刑以威小人"、"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德主 刑辅、礼刑结合"的影子。 现代意义上的法制或法治,与民主本为一物。可以说,民主 与法制是灵魂和肉体的关系;前者是灵魂,后者是载体。没有民 主,法制便是"行尸走肉";没有法制,民主便是"孤魂野鬼",无处 附着,名有实无。 民主是法制的灵魂,没有脱离法制而独存的民主。即便有,  相似文献   

5.
还是在去年的一次同学聚会上,碰见老友王建勋。我说了一句,“你现在都成公知了!”结果建勋告诉我,“公知”一词,现在是用来骂人的。比如他要回敬我这句话,他就会说:“你才是公知!你妈是公知,你爸是公知,你爷爷奶奶是公知,你祖宗十八代都是公知!”这一长串套用的国骂,说得我摸不着头脑,只好感叹于世事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三五”普法期间,我旗 将依法治村列入依法治旗总 体工程的重中之重,开展了 以落实“四大”民主权利为核 心,以依法建制、以制治村。 村民自治为基本形式的依法 治村实践活动。 目前,依法治村存在的 主要问题是困惑与徘徊不 前。如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 这是当前和今后深入实施依 法治村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民主意识与民主权 利。民主意识程度决定民主 权利的落实程度,落实民主 权利的目的是实现村民自 治。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各层次群体的民主意识不 强。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 是乡级干部相当一部分人 “官念”十足,脱离…  相似文献   

7.
你在北京可能遇见过我: 我是你在300路公共汽车上看到的那个神情漠然的人; 我是和你一起在中关村卖盗版VCD的那个小心翼翼的人; 我是在地铁给你让座的那个有礼貌的人; 我是那个在燕莎桥下骑车闯了红灯被警察呵斥的人; 我是在小区贴租房广告的租房人; 我是你在北京从不交谈的陌生邻居…… 这是一群人,在空间和状态上有着相似点——北京·漂泊;这也不是一群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不认同这样的归类;或者,”北漂”并不能作为他们中很多人生活状态的重要特征,因为很多人已在北京生活多年,在北京买了房,安了家,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北漂”一词对于他们的意义似乎只是形式上的一张纸——户口本。可  相似文献   

8.
第一部   唐 李林说:“你总不会疑心我在这茶里给你投毒了吧?唉,有时候这人呀,认识了还不如不认识呢!唐,你说,如果我们从不认识,你会把那案子跟我联系起来吗?”李林的话让我的脊梁骨感到阵阵发冷。李林这是要先发制人吗? 我沉住气,装作翻书的样子问李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唐,你看这四根茶叶,就好比四个人……” “哪四个?” “你、刘柳、我。我们是浮在上面的这三根。” “还有一个人呢?” “那个人我也不认识,可能就是沉在杯底的那一根吧?” “哦,这比喻实在是新鲜!我想听你给我解释。” “你看吧,这四根茶,…  相似文献   

9.
五月的阳光柔和明丽,令人身心愉悦。陈婉许久以来的压抑似乎有些释然,快下班的时候,她盘算着六·一节给女儿的礼物。 电话。一个陌生女人找她。 “你是准,有什么事?”陈婉问。 “我是谁不重要,只想问问你,威桑是你的什么人?”对方的声音颤颤的,仿佛挺害怕。 “这……你问这干吗?”陈婉一下子慌了。 “我……”对方迟疑了一下,“我有个小姐妹被他害得挺苦,我想找他,可是他失踪了。他在你这儿吗?”  相似文献   

10.
《国语·周语上》邵公谏厉王止谤一节有如下文字: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着重点是我加的一引者) 这里有两个复句。第一个复句是并列关系,它的两个分句都是判断句,用“犹”字连系主语和谓语。奇怪的是,作为主语部分的仅仅是一个词组“民之有口”,而谓语部分却又是两个复  相似文献   

11.
<正> 在1990年2月5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张光博教授写的题为《谈谈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几个问题》的文章。孙国华教授在《民主建设必须纳入法治轨道》(见《中国法学》1990年第5期)一文中,就“争取民主”问题对张文提出商榷意见。在1991年第1期的《中国法学》上,张教授又以《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几个原则问题》为题,对孙教授的批评提出了反批评。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不同意见的争论,这是正常现象,而且是可喜现象,因为真理愈辩愈明,同时这也正是“双百”方针在法学领域中继续贯彻的一个表现。我拜读了这3篇文章之后,受益匪浅,但同时又感到有不足之处,似乎在统一认识和明确概念这两个方面,都有一些欠缺。既然争论的是民主问题,那当然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为指导,这是论争双方的共识,也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了。但其实不尽然,因为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还有一个如何  相似文献   

12.
分岐何在?     
<正> 《中国法学》1990年第5期刊登的孙国华同志《民主建设必须纳入法治轨道》一文(以下简称“孙文”),对张光博在《人民日报》1990年2月5日上的《谈谈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的某些观点,提了几点商榷意见;《中国法学》1991年第1期又刊登了张光博同志的答复(以下简称“张文”)。笔者认为,就“争取民主”问题进行讨论是有重要意义的,为了有利于深入探讨,首先应当明确争论的焦点,弄清分岐何在。按照张光博同志的概括,争论的焦点是“取得政权后,要不要提‘为争取民主而斗争’的口号”。但笔者认为在这点上他们两位恰恰是一致的,即孙国华同志也不同意在我国、在现在笼统地提“争取民主”(或曰“争民主”)的口号。他在文中明确的提法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或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那么争论的焦  相似文献   

13.
老赵今日下班颇为反常。第一,进门没叫“孙子,来,爷爷抱抱,亲亲。”第二,没跷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读报纸。第三,戒了三个星期的烟,忽然又抽了起来,而且一口口狠劲吞下,抽得很凶。“啥事?”老伴关切地问。“没啥。”“没啥?你那脾气我还不知道。没啥咋又抽烟?”“后天交,你填吧。”说着,老赵递给老伴一张表格。老伴一瞧,是市纪委制发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清退红包、礼金(品)表。“他们都说了?”老伴也担心起来。“没有。后天开党组生活会,一起说。”“那,你自己填。”“好多是我不在家,你经手的,我怎么填!”老赵火了。“…  相似文献   

14.
冀放 《中国司法》2012,(6):100-103
一 对于“民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民众的意愿”。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民”字被赋予了一种天然的正当性,凡是与“民”字连用的词,如“民生”、“民主”、“民权”、“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等似乎也一并“继承”了这种不言自明的正当性。对这一正当性的任何质疑都会被本能地抗拒和下意识地排斥。  相似文献   

15.
案海·监督前哨影画广场·风云大观园“我平时咋教你的?眼睛要盯着钱包!”“恩那!”“喝吧!四海之内皆兄弟。”“男人要有赌性!”“牢得不得了,买几付吧?”“来人呀!抓圣诞老人啦!”“如果坏人知道你家有钱会绑架你。”“不怕,我有护身符。”“这小子竟敢订这种玩意儿,反啦!”“这叫撞你没商量!”“以后再也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了。”“天啊!我成白毛男了。”“今朝有酒今朝醉!”中途停车要看紧物品。扒手往往会假扮旅客,寻找目标,然后悄悄靠近或借故坐在"目标"旁边,趁乱下手偷窃,得手后迅速下车逃脱。小心麻醉抢劫。部分不法分子会和身边的旅…  相似文献   

16.
地点:开封府大堂上 人物:包拯、陈世美 (开场)包拯坐大堂上,陈世美上堂。 包拯(用手指陈世美):香莲分明是 你的媳妇,清贫相守十几年,如今你发迹 了,她拖儿带女来找你,为什么死不相 认? 陈世美:说了你老爷子也不懂,咱们 之间有代沟啊!我不爱秦氏女,我爱公 主。秦氏女是我结婚证上的妻子,公主是 我的阳光,我的小鸟,我的生命,我的宇 宙,我有权选择我的爱。(旁白)认了秦香 莲,把公主往哪儿摆?皇上老泰山还不要 了我的命!  相似文献   

17.
车与人     
晚上,王老板驾着他的坐骑凯迪拉克回家。经过一条狭窄的小巷时,不巧对面驶过来一辆桑塔纳,两车互不相让,都鸣着笛催促对方让路。真是见鬼了!王老板心想,平常这条道上也没见着什么有钱的主呀。这附近谁不认识我王百万的车,到底是谁不把我王某人放在眼里,竟敢堵着我的路,不让我先过去?“喂,你小子不想好了是不是?把车向后退,让我先过去。”王老板把车笛鸣得贼响,并把头伸出车窗向对方吼道。不想对方并不示弱,车笛也是一阵狂响,一个小伙子也把头伸出车窗向他嚷道:“你狂什么狂,车向后退,让我先走!”王老板没想到对方口气竟然这么强硬,便有了逗…  相似文献   

18.
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这一生还会和检察事业结下情缘。1995年10月,我告别了二十年的法官生涯,就任四平市司法局局长,一干就是八年。2003年的最后一天,我接到通知,第一次走进省委组织部领导的办公室,进行任职谈话。领导告诉我经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省委决定我到辽源市人民检察院任检察长,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我很激动,表示决不辜负省委的期望,一定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履行好职能。回到家里,母亲说不去不行吗,我告诉母亲是提拔,母亲流泪说提拔也不去;妻子说,你不是愿意写文章吗,你应该写一篇文章,题目是“不花钱也能提拔”。  相似文献   

19.
风云文摘     
“民评官”是政治民主的表现。然而,轰轰烈烈的群众测评也可能成为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因为某些官员不能“掀起自己的盖头来”,群众对官员本人不了解,雾里看花,再好的慧眼也难以识别其“本质”。  相似文献   

20.
法治化进程中的村民自治问题初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永和 《现代法学》2000,22(2):75-78
中国法治实现的关键在于民主;中国能否长出民主的关键在于农村,今天存在子中国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的“科层化”倾向非常严重。如果希望村民能真正做到自治,村委会就不应该被“科层化”以至成为行政权力的填充物,只有这样,中国的民主才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