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村民自治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民主的生长点,其理论与实践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底蕴,其中就蕴含着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借重。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村民自治是与传统思想"民本"和"无为而治"明通暗合的,其理论与实践是党和政府重视"民本",发扬民主的结果,是国家在重视"民本"的基础上,对农村的"无为而治"之举,表面"放任"村民自治自理,实则是国家在把握社会主义民主的大原则下对农村社会的一种宏观调控,"让民作主"、"由民作主"。民本、"无为而治"和村民自治体现了目标和手段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民为邦本、宽民惠民”之民本思想为世人所推崇。文章以儒家民本思想的缘起及其内容为逻辑起点,分析了“民本”是中国当代法治的必然选择,继而列举了民本思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的彰显。  相似文献   

3.
严炳洲 《理论月刊》2006,(1):151-154
我国民本经济在制度层面的地位不断提高,且已举足轻重,但目前民本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障碍。推进民本经济新一轮发展,需要消除深层文化障碍,探索并确立“基本主体论”、新民本观,深入研究民本经济理论,落实民企的“国民待遇”,淡化“公”与“非公”的界限,强化“合法”与“非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自尧舜禹时代,便隐约可见最初的一些民本思想的碎片。比如《尚书·五子之歌》中就讲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当然从总体上看,人们此时仍深受原始宗教的影响,对“民”的力量和作用的解释多与天命紧密相关,公共权力的合法性的基础是“君权天授”。随着历史脉络的不断延展,春秋时期的儒家学派接过了民本思想的旗帜,把它们加以完善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5.
邓志斌  ;李金和 《求索》2008,(8):220-221
在中国近代史的民主化进程中,民本思想长期以来被当作接受、介绍、推广民主学说和民主政治的基础。因而早期民主化的进程,实际上也是传统民本思想进行现代论说的过程。民本思想的现代论说从而在传播民主思想、建立民主政治和提高民族自信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将民本与民主等同,是将政治理想与政治事实等同。民本与民主之间,更在政治主体性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这就决定了民本主义的现代论说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限制。突破早期民主化进程中民本、民主简单类比的思路,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中不应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强 《公安研究》2013,(11):5-10,83
民本警务是现代警务改革与创新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作为新生事物,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初级阶段。民本警务是构建在民本思想和人民主体理论基础之上的警务战略、警务模式与警务活动,是一种警务哲学、警察伦理与警察文化。民本警务是否能够生根落地、开花结果,取决于该战略从理论形态到实战样式的转化,取决于公安机关和警务人员的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民本意识”在新时期的升华。只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牢牢坚持“民本意识”,永远不停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推进党的事业,才会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  相似文献   

8.
宫哲兵  周冶陶 《理论月刊》2000,(6):16-17,,30,
在中国古代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中,民本思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直到今天,民本思想对于中国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探讨春秋时期的民本思想家对西周天命论的批判,这是中国无神论与有神论斗争的发端。温故而知新,回顾历史,对当前开展的与法轮功邪教的斗争,是有借鉴意义的。一、西周时期的天命论中国古代宗教始于商代。商代宗教的核心是对“帝”的崇拜。商代奴隶主贵族把帝看作是天上与人间、自然与社会的最高主宰。不仅天体运行、刮风下雨、地震洪水等自然现象是帝的意志体现,社会的兴衰、战争的胜败、国君的权利也都…  相似文献   

9.
王三秀  舒畅 《理论月刊》2006,(7):108-110
建立一个以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民本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权力依法民赋是民本政府的生成基础;依法权用于民是民本政府成长的生命活力;以法治化责任矫正偏轨的权力行为是民本政府成长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0.
民本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把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作为国家根本和社会基础的思想 ,是封建统治思想中具有开明性的一种。民本思想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发展到高峰 ,贞观民本思想是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贞观民本思想由三个系统组成 ,这就是人民群众在封建国家中的位置、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封建治国原则、皇帝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贞观民本思想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和治国方略对于我们今天的治国大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艰难的命题。如果是纪事,应该由世纪中叶的人来写;如果是展望,应该在上个世纪来写。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只能就世纪初一些零星迹象的记载和一些感觉的捕捉,来作一点或然性的分析。这一涅克拉索夫式的反命题,是建立在以下一些迹象和感觉的基础之上的: 一是民本意识的滥觞。也许中国自古就人口众多,人们不可回避地面临对人的基本态度问题。先贤们根据人口中“人”和“民”这两种不同的种群,分野出以孔子为代表、贵族意识浓厚的一派,和分别以老子、荀子等为代表、“亲民”色彩强烈的多派。也许是贞观年间魏征把话捅得太透(…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都难逃“执政周期律”的支配,促使中国先哲们,包括一些“明君贤相”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沉思,催生和发育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研究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对于深化“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的研究,对于共产党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唐甄的《潜书》闪现民本思想的光芒,书中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应对人民实施仁政,要求为政者本身要有仁德。唐甄的民本思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他的“天赋平等”观点、“富民”观点和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之中。  相似文献   

14.
秦波 《人民论坛》2012,(26):212-213
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是一种崭新的"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其形成过程中不但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而且还最大程度上汲取了西方人本思想的合理因素。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不但是中国社会革命及国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产物,而且也是时代建设实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民本岳阳”这一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符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符合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精神,其实践的目标在于岳阳经济社会的和谐崛起。  相似文献   

16.
泰顺县在农村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重视走群众路线,提出了“由民主张、由民管理、由民支撑、由民监督、由民评定”的“五个由民”原则,不断实现“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  相似文献   

17.
孙红艳 《人民论坛》2010,(10):38-39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将传统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进而发展、创造出了马克思主义民本观。马克思主义民本观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石和信念。在新形势下,在全党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本观教育意义重大,具有显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白海燕 《理论月刊》2001,(10):19-20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之比较,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群众路线”正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民本思想”优秀内核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重民本     
“民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理念,也是一项道德原则。说它是政治理念,是因为它主要用于处理政治问题;而说它是一项道德原则,是因为它体现了古人的某些根本道德追求(尤其是仁爱),同时其落实也需要一定的道德品质。简单地说,民本观念是一种政治伦理,是中国古人的根本道德追求在政治领域中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20.
《人民政坛》2011,(12):32-32
王剑侯在《求是》2011年第21期撰文《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一文,详细介绍了浙江省宁海县全面推行“乡镇政府实事工程代表票决制”.切实变政府“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把民生事务真正办到了百姓心坎上的经验做法:在人代会召开之前公开向群众征集实事工程项目,形成候选项目“菜单”;在人代会上提交代表审议通过,由乡镇政府负责实事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