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历史条件下全新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以人为本成其为“人”的关键,是以人为本成其为“本”的关键。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体现和要示,是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要求和路径,是践行共产党人宗旨的基本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石,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关键环节,是最终达到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不仅如此,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确保公共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本质要求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在这里,江泽民同志鲜明地提出了共产党执政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命题,深刻地阐明了共产党与人权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争取、维护和促进人权的奋斗历程和伟大实践,明确地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纳入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之中。这个论断的提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澄清了人权领域的理论是非,有力地驳斥了国际敌对势力攻击“共产党执政是集权、专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是~贯倡导并履行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不但如此,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为尊重和保障人权而不屈不挠地奋斗。众所周知,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实行的是皇权专制。近代以来,外国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势力勾结起来,实行“血”与“火”的专制统治,更是毫无人权可言。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及新文化运动的掀起,提出“科学与民主”、“劳工神圣’…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旗帜鲜明地将"以人为本"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以人为本"在法治理念上的突出体现,人本法律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尊重和保障人的合法权利为尺度,实现法律服务于整个社会,泽被全体人民.人本法律观是党依法执政理论体系的新发展,而党依法执政也为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基础.坚持人本法律观为指导,推进党依法执政,应大力弘扬法律人文精神,丰富党依法执政理论的时代内涵,实现党领导下的人性化立法、执法和司法,进一步加强法治监督,在党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尊重与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1世纪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其他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努力使“三个代表”要求制度化、法律化,是确保其成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的根本性措施,也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依法治国对先进生产力的促进与保障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现代法律通过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深层次上说,这…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是对全党提出的根本性要求。从理论高度认识“以人为本”并将其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全过程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发挥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8.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统战工作,要求统战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各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内在要求。统战工作要把不同利益主体作为思考问题和行动的出发点,充分尊重不同利益主体意愿,  相似文献   

9.
2004年是中国人权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写入宪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由党和政府执政的政治理念和价值,上升为国家建设的政治理念和价值,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原则,从而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一、党的执政本质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 ,就是在国家中掌握政权、组织和领导政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尊重和保障人权。”[1] (P3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这两个“先锋队”性质 ,表明她来自人民 ,人民是她诞生和存在的沃土。这种密切关系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 :她必须要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党对领导方式的新探索。明确了领导方式的价值取向、基本要求和创新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领导方式。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实现从“事本位”向“以人为本”的领导方式转变;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领导方式转变;从传统考核向实绩考核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发挥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理论主题和无产阶级使命观的理论格局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新理论;在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境遇中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新道路;在聚焦“五位一体”以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实践进路中谱写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新篇章。由此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辩证统一的三维逻辑理路,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走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3.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这不仅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衡量标准和发展的基本趋向,而且在于它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其构建过程必然要凸现人的主体性。从“以人为本”的理念中演绎出和谐社会建构路径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社会,要尊重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人民群众追求真善美的活动中积淀出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5.
主权国家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主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主权国家的基本目标和最高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为人民享有广泛人权提供前提和保障。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一定要尊重、实现、保障和发展人权,以人权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国家主权,做到人权与主权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武长顺 《求是》2005,(4):50-51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新修正的《宪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重大发展,也为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公安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必须具备正确的公安职能观。公安机关作为上层建筑,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公安机关依法履行人民民主专政职能的警务活动,主要体现在“打与防”两个方面:通过依法对少数违法犯罪人员的打击和惩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例如公安部提出“命案必破”的要求,就是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通过防范各类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保…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可见这“三不”是多么的重要。不动摇,强调的是执政方向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不懈怠,强调的是执政精神状态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不折腾,强调的是执政能力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断增强领导科学发展所需的能力本领。不折腾,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回顾我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所有取得的成绩成就成功,都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所有造成的失误失当失衡,都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为什么党的十八大高度强调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他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论断诠释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人性化、民主化、民本化、执政化的新要求,是共产党人执政之魂。  相似文献   

19.
《学习导报》2011,(15):15-1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个表述从以往“立党为公”进而突出了“以人为本”。深入学习贯彻讲话,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20.
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我体会,要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一个重要方面是强化监督,而强化监督的关键在于发展民主。一、正确认识监督与民主的关系所谓监督,就是权力主体及其委托者对权力的授予、权力的行使、权力的解除的全过程实施的监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就是说,在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