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建新 《前沿》2010,(15):166-168
内蒙古作为祖国的“北疆生态屏障”,其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国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决定了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及其诱因进行分析,提出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路径,为内蒙古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道路提供可行性素材。  相似文献   

2.
孙润秀 《前沿》2011,(9):165-167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内蒙古生态文明现状、可持续发展进程,明确加强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对推进内蒙古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实践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与制度规范的建构相比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也变得日益重要。一方面,建设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必须全面实行改革驱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发展、国家战略、社会主义制度、个人生活等方方面面,要想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改革及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对于我国北方的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胡锦涛同志多次到内蒙古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内蒙古生态保护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工业化、治理荒漠化相结合,加强生态保护立法,取得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文明:从理论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燕 《前沿》2009,(6):96-98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这一概念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目标。表明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同时十七大也制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源于主体对工业文明及其负面影响的反思性构建,主要涉及如何认识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定位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与身份。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同。但这种认同并不必然带来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然定位。现实存在的诸多消极的社会认同,如旁观者认同、受害者认同、自利性认同等,虽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却从深层次上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来讲,以个体主义和工具理性为内核的社会认同,不可能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应基于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构建和培育以整体主义和生态理性为内核的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本文从认知、情感、行为、利益四个层面,探讨了重构生态文明理念认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民盟内蒙古区委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的实践中,积极开展北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多年来坚持课题调研、专题论证、开设研讨论坛,建立了“生态基地、生态基金、生态论坛”三位一体的参政议政机制,有关生态方面的建议提案多次被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采纳,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更是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整个社会文明形态的变革。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胡锦涛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世界上率先走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个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娜日斯 《前沿》2010,(11):144-146
内蒙古地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生态环境重点整治领域,加强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加快构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不仅对实现内蒙古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29次提到生态,12次提到生态文明,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提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目标。报告用五个主体章节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分别予以专门论述,明确了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当前国情,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成为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积极主动介入新型社会发展方式的结果,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科学认知和完整把握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思想方法以及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托具有整体性向度的生态人(生态—经济人、生态—政治人、生态—文化人、生态—社会人),促进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的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的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13.
正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2019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用"四个一"对这一思想作出高度概括。他指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丰富了和谐发展理念的内容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对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性等方面的论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陈勋儒 《前进论坛》2010,(11):52-54
<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是一种人类积极维护生态健康的高级文明发展形态。生态健康是人类与生态关系的健康,积极维护生态健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之意。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国家理念,多样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全国蓬勃兴起。生态文明摒弃了工业文明破坏自然的特征,强调社会经济发展应积极维护生态健康,不能超过生态安全阈值,要在把握自然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消费模式、文化制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进步状态。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历史性任务必然要落实到城乡社区中来,并推动社区建设深入发展。本文拟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社区建设的互动关系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要靠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生态文化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科技、生态教育、生态传媒、生态文艺、生态美学、生态宗教文化等要素,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构成生态文化建设体系。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树立新的观念,运用新的思路,创造新的环境,切实推动和保障生态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丰富了和谐发展理念的内容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对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性等方面的论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梁富荣 《传承》2014,(10):88-89
当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人类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态危机。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分别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危机思想的继承、发展及超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危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体系、世界生态社会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实现"美丽中国"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确保自然长期安全的重要性。应从制度、社会文化及环保工作、法制等多方面工作入手,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