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保刚 《法制与社会》2013,(17):204-205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法律事务也逐渐的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跟重视,企业所遇到的法律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法律风险防范问题已经成为了企业经营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想有效的防止法律风险的产生,就需要不断的完善企业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对其加以严格的控制跟执行,建立一个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机制,将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组织起来,参与到企业风险防范体系中,并将多种法律风险控制手段进行综合运用。本文主要讲述了企业法律风险的主要内容跟原则,进而分析企业法律风险形成的原因跟其发展特点,分析探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浅析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可以更好的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本文首先针对企业法律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企业法律风险的种类、后果、防范的必要性、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大型施工企业正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海外的经济活动增加,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复杂化,遇到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法律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本文在对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有效化解风险,做到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作者认为,公司治理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公司成立后运营过程中各股东方权利与利益的平衡以及公司利益的维护,因此,需要股东方在公司设立之前,对治理结构予以足够关注并在公司章程中做好结构设计工作,以防范其法律风险.本文以现行法律对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结构规定为基础,讨论了治理结构设计不足常引发的几项重大法律风险,并对风险防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是各国金融维稳的重点内容,对于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不仅要关注正规金融机构的活动,同时也应关注民间金融。民间金融创新及其产生的风险因素为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辨识这些风险因素并分析其如何导致系统性风险,进而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对促进民间金融良好发展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杰人 《法人》2005,(4):50-51
3月18日-19日,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和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在京联合主办了"国有重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国际论坛",作为全球资深的企业法律顾问专家,英国路伟律师事务所北京办事处主任、合伙人吕立山在应邀在会上发表题为"中国现代企业法律风险的识别和管理"的演讲,引起了与会人士的极大关注.会后,吕立山又发布了该所历经两年多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对中国100强企业的法律风险作了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7.
刘奇 《法制与社会》2013,(12):256+258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无处不在。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企业要长足发展,必须加强对企业法律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分析,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最大可能地防范、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促进资产保值增殖。本文从法律风险防范必要性认识、当前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哪些措施对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企业若是想在如此严峻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要降低风险,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对企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雅丽 《法人》2005,(4):52-56
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企业尤其是仍处在体制改革摸索阶段的中国国有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法律风险.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国有企业建立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和全球法律顾问协会联手,于3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办了"国有重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国际论坛"  相似文献   

10.
物流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和对外营业活动在企业内外部形成诸多法律关系.但由于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滞后与不完善或物流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经常会遇到法律上的风险.文章通过对物流活动中各种法律风险的分析,探讨物流企业可采取的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避免各种争议和纠纷的发生,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1.
物尽其用与物权法的立法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尽其用作为现代物权法的立法目标之一日益得到肯定和重视。以物尽其用的立法目标观察我国当下的物权立法,可知物权法草案在立法原则、具体制度和规则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为充分实现物权法的作用,物权法草案必须全面体现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12.
高平 《政法论丛》2011,(4):30-36
物的基本区分对物权法律制度有着结构性影响。受前苏联法影响,把物区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曾经决定了中国民事立法的基本构造。在《物权法》中,物的划分不再以政治经济学为根据,转而以潘德克顿法学为学理根据,把物区分为不动产与动产并设置不同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3.
在财产权体系内,既有支配性和排他性兼具的物权、知识产权,也有支配性和排他性都不具备的财产权(如普通的合同债权),还有无支配性但有排他性的财产权(如经预告登记的债权)。财产权的性质不同,其构造技术也不相同。如果以"排他性与非排他性及与之相适应的权利构造技术"为区分要素,可将财产权分为排他性的财产权和非排他性的财产权。这种新的财产权二元体系的建构可以在保持与传统民法上物权、债权二元权利体系的传承性的同时,涵盖知识产权及其它财产权类型,并且有助于我们清晰地认识各种财产权的性质、效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权利构造特点和要求,从而有助于我们对各种财产权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信息产权理论与知识产权制度之正当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晓青 《法律科学》2005,23(4):103-110
知识产权的客体知识产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无形的信息。这种信息的生产对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信息产权的理论看,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合理性应当解决新信息的足够生产、信息的消费者(用户)对信息的足够而合理的分享,以及信息专有与信息自由和分享矛盾的调适等问题。知识产权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和安排特别是其中的利益平衡机制,妥善地解决了信息产权理论上信息垄断与信息分享之间的悖论,从而使其存在和运行具有充分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5.
李冬锴 《行政与法》2012,(4):103-109
产权式酒店是投资者购买酒店客房产权,依分时度假方式与酒店管理者签订委托管理协议,获得限定的使用权限和经营收益的旅游房地产经营模式。产权式酒店之产权是一种弱化所有权属性的有期产权,在运营中存在"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的分离,具有信托制度上的转换权能,本质上是一种不动产使用信托受益权。因此,应当完善信托登记制度,将产权式酒店的委托经营合同定性为信托合同,构建和完善产权式酒店的典型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理论界对知识产权基本理论尚有纷争的情况下,知识产权实务却飞速发展,理论界把握知识产权本质视角的单一性是造成此背反现象的主要原因。知识产权本质具有多维度性,应包括“产权前提”、“市场力量”和“政府之手”等不同维度。要全面认知知识产权,就必须抛弃法学规范性的单向度思维,代之以多维度的思考与理解。  相似文献   

17.
李顺德 《知识产权》2012,(9):3-11,10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成为十分现实的问题.我国当前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究竟应该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强化禁止知识产权滥用,对此一直存在争议.事实上,知识产权滥用问题在我国客观存在,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防止知识产权滥用问题上与 《TRIPS协定》存在明显差距,亟需修改和完善.我们应认清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滥用的含义,厘清知识产权滥用的不同法律层次,充分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调整方式,保持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财产权经济学理论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知识产品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法律制度。从财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 ,知识产权制度的存在具有充分的正当性。这种正当性体现在提供产权激励、扭转信息市场的静态和动态失败、纠正消极的外部性问题和消除集体行为等方面。财产权的经济学理论为认识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财产含义辨析:从英美私法的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着力分析了英美财产私法中财产的含义,将其区分为财产权与财产体两层意义,分别与一些相关重要概念进行辨析,说明它们之间细微的差别所在。然后依照《美国财产法重述》解释了分析法学的一套分解财产概念:请求权、特许权、权能和豁免权,并认为它与大陆法系的权利分类办法各有高下,制度选择的关键在于找好恰当的时机。最后简略分析了新财产的问题,主张在民法典总则中纳入“财产”的概念,定义其为一切可为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际问的知识产权竞争态势愈演愈烈。接踵发生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充分暴露了我国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缺失。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下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是一种为了合理规避经济风险而预先收集分析知识产权相关情报并将警示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而长期运行的规则体系。在我国即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我国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可以包括信息情报收集机制、分析处理机制和警报机制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