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厂商作为区位决策的主体,政府的政策及各种规划对厂商区位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单个政府对辖区内厂商区位选择的影响机理,涉及到两方面内容:一是政府对硬环境因素的改变对厂商区位选择的影响;二是政府在其辖区内对不同区块所制定的差别性政策对厂商区位选择的影响。提出影响厂商区位决策的两大类主要因素、提出"厂商自然区位"概念、在同质性政府假设下分析政府对厂商区位选择的影响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2.
从公共选择理论看政府决策优化的选择--"电子政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宇航 《前沿》2003,(12):76-7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政府决策模式固有的缺陷在新形势下显得更加突出.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深层次阐释了政府决策失效的原因,提出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是克服传统政府决策缺陷、优化政府决策的亟待选择.  相似文献   

3.
赵霞 《前沿》2013,(13):32-33
当前,网络舆情在反映民意、提升政府决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采用SWOT分析方法得出了目前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时所面临的内、外部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甘纪华 《传承》2010,(21):116-117
公民参与政府的公共决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民主化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合法化的理性选择,而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决策更具有其现实可行性。在分析我国公民参与的现状基础上,指出了地方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科学民主的地方政府决策机制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认识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重要性,理性地反思当前的现状,探索构建科学民主的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有效路径,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改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政府的公共决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民主化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合法化的理性选择,而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决策更具有其现实可行性.在分析我国公民参与的现状基础上,指出了地方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政府之所以选择运动式执法这种政策工具,是受到决策议程、资源短缺和政府间合作状态三个因素制约的.运动式执法的必然性,反映了政府在治理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实际的困境,而且它所体现出来的治理功能也并非总是消极的.一味地否定运动式执法,既不符合中国公共治理的现实需要,也不是一种严肃的学术态度.  相似文献   

8.
论政府决策     
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全面地概括出政府决策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从而给政府决策这个尚未得到阐释的概念赋予明确的内涵,为政府决策学之学科的开创铺下基石。同时,本文侧重于政府决策体制及决策组织机构的比较研究,力求以深入的理论分析为我国政府决策体制及决策组织机构的改革提供富有价值的参照经验与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多元的政治系统中,公共决策通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众多的参与者介入其中,众多的因素影响政策结果。今年3月发生的厦门PX事件引发了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普遍关注。在此事件中,政府决策与民意这两个因素之间发生了较大的冲突。PX项目缓建的暂时决定正是民意对地方政府决策影响的结果。PX事件警示,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必须审慎决策,切实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0.
李妙然  王晓民 《前沿》2009,(11):130-134
民主决策的社会过程和政府过程一起,构成了现代政府决策的完整过程。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旋律下,环境问题已经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并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与此同时,公共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度也亟待提高,这对公共决策公民参与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从法律制度、公民知情权、公众环保意识、政府的执政能力对制约公共决策公民参与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