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彬  杜海春 《政法学刊》2012,(2):101-105
网络舆论作为司法审判的一种重要监督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对司法审判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网络舆论也因其各方面的特点表现出对司法审判强大的攻击力和影响力,甚至形成"舆论审判",并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司法困境",从网络舆论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侧重分析其与司法审判的内在机理。力争通过对网络舆论的"聆听",把握二者本质规律,进一步思考能够促进司法审判的各方面因素,力求实现二者的良性协调。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论的形成及其不断发展,使法院的审判工作居于全新的信息环境之中。作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网络舆论,一方面可以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但另一方面,也会因为网络舆论的误导导致司法公正难以实现。如何实现网络舆论和法院独立审判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剖析网络舆论的特征,再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舆论和审判之间的关系,进而阐述如何才能实现网络舆论和法院独立审判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范真 《法制与社会》2013,(19):112-11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公众开始关注社会热点案件,积极发表个人意见。当某种主流意见引起大家共鸣时就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本文首先肯定了这种网络舆论对我国司法审判工作的促进作用,接着以西安药家鑫故意杀人案为例,分析了"舆论审判"妨碍司法审判的现象,最后针对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之间的关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骆定进 《法制与社会》2012,(18):114-116
当前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存在重要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为化解两者之间的冲突,本文提出先应在司法理念上引入型商型司法正义,并从网络与法院两个方面,提出解决之策。本文意在协调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之间良性互动,规范和促进网络舆论民意与司法审判法意关系的平衡,促进司法民主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法官如何正义地思考——因应网络舆论的司法行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奕 《政法论丛》2010,(4):57-63
在当下中国司法改革的背景下,运用兼容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法官思维,是化解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紧张关系的必要之举。从司法正义的思维流程上看,法官必须把握契约前设、环境认知、原则建构、程序操作诸方面的关键要求,尽力涵摄网络舆论正义吁请的个体主义、国家主义和传统主义特性。因应网络与舆论的司法行为理论要求以科学发展的思维,实践司法均衡的理想;以灵动的司法政策调控,应对多变的民意和舆论;以协商民主的方案,整合网络舆论的异议,增进司法民主功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网络空间为社会公众直接、方便地表达言论创造了现实平台,法院作为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集散地”,越来越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寻求司法审判与网络舆隋的和谐互动,推进公正司法、实现理性监督,已成为当前人民法院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人民法院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韩芳 《法制与社会》2012,(32):112-113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以其开放性、互动性和海量性吸引汇聚了无数网友,在此过程中,网络舆论已经成为舆论监督的新形式。而在网络舆论的监督下,司法审判也更为引人关注,一方面网络舆论加强了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性的监督,增强司法活动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强大的网络舆论倾向给司法公正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一些"媒体审判""舆论审判"现象的出现甚至妨碍了司法独立。因此,如何使司法和网络媒体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寻求两者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民法院司法统计由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这种部门负责的垂直体制和工作机制从司法统计专业化特点出发,有利于司法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有利于统计参与司法审判工作管理。但由于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的主导地位和司法统计工作的隶属性、辅助性、服务性角色,导致司法统计工作改革长期滞后于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司法统计工作地位越来越边缘化,呈现出许多困难和矛盾,影响司法统计工作的发展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必须转变观念,以司法审判管理和信息咨询为进路作全面的改革和再造。  相似文献   

9.
人民法院由于自身的工作性质和特殊地位,一直是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作为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处于社会矛盾风口浪尖之上的人民法院开始成为网络舆论的漩涡中心,成为网络炒作的目标。人民法院与舆论人民法院是履行司法职责为人民服务的机关,衷心欢迎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的监督。近年来,法院大力推进司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这既是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1月21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今年人民法院工作,强调要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陈杰 《法制与社会》2012,(3):112-113
近年来,诸多司法案件在网络舆论的强烈关注下,迅速演变成轰动全国的热点诉讼。但是,网络舆论的强势在近几年也渐渐成为左右司法公正的消极力量之一,妨碍司法独立,形成偏颇的“舆论审判”。本文对网络舆论影响司法审判的现象定义为“互联网审判”,并剖析了它的特征,研究了它对我国司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49至1956年是新中国基层司法体制逐步确立、不断完善的时期.本文以这一时期华县人民法院的文书档案、诉讼档案等为基础,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1949至1956年华县人民法院"为中心工作服务"的三种方式,即直接参加中心工作、通过审判配合中心工作以及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审判外活动,揭示这一时期基层司法机关的审判职能与法纪宣教、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逮捕人犯、整治社会治安等审判外职能,展现其"专政工具"角色的特质及其确立与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刘茜  苏坤明 《法律适用》2012,(12):18-21
一、舆论审判:过度的监督和危害(一)定义学界将这种舆论监督侵害司法权的现象形象地称之为"舆论审判",又叫"新闻审判"、"传媒审判"、"媒介审判"。它是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作出  相似文献   

14.
民事法律关系纷繁复杂,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利益诉求都在民事案件中有集中的体现。如何提高民事案件的审判质量,事关人民法院法院司法公信力问题。本文将结合人民法院工作的实际情况,从司法理念的视角论述探讨如何提升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质量以及公信力问题。民事诉讼、民事审判的特性与民事审判基本理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项指导性政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形势下刑事司法工作的总体把握,也意味着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并在审判工作中积极予以贯彻执行成为当前刑事审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是人民法院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媒介审判”下的司法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媒体本应具有一种柔性的,不可替代的舆论监督功能,但是媒介审判却扭曲了这种监督功能,让媒体去充当法官的法官,凌驾于司法之上。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发动者和传播者,它依仗自己强大信息优势及足以主导舆论的霸主地位,对案件口诛笔伐,形成一种先在性的强势审判设定。法官既承受来自各种媒介的舆论干预,又受到因舆论影响而站出来主持公道的行政干预,因而,法官艰难地秉持着法律公正与道德公正的天平,又承受着尊重法律与敬重领导的双重考验。认识到媒介审判运行的内在机理,便可以针对其审判链条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审判机关的活动备受牵绊,除了受到行政权力的影响,还受到来自网络舆论等方面的压力,致使司法审判独立步履维艰。从近几年的司法实务中可以看到,网络舆论正逐步成为我国司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论影响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面对司法与传媒两者关系的紧张,法院与法官的现实路径应当是坚守适应、定力与引导三个关键词,即一是适应媒介化的时代,以及由此产生的司法面对传媒、面对舆论、面对民意等一系列更深刻、更广泛、更复杂的命题。二是秉持司法专业主义的定力,这源于审判独立的宪法规定,也是符合司法工作的自身逻辑的。三是要通过司法公开、以案释法等方式来做好与传媒的沟通,加强舆论的引导。这样的路径,有着较为现实的态度,体现了"相对合理主义"的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19.
唐虎梅 《人民司法》2021,(4):59-66,71
法院经费保障是人民法院履行法定职责和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2009年实行新的政法经费保障体制以来,人民法院经费保障水平取得了跨越式提高,为各级法院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审判执行各项工作的完成、司法改革的深化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随着新时代法院工作的新发展、经济进人新常态、国家治理体系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1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审判委员会的任务中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十余年来,审判委员会作为审判组织的一种,发挥上述三种职能作用,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审判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诉讼法规的颁布、修正,现行的关于审判委员会职责、组成等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日趋复杂的审判工作需要,因而很有必要对审判委员会制度加以改革。以下只从刑事审判方面探讨审委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