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德性和德行本具有内在一致性,两者均以理想人格的构建为崇高目标。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德性由于未能很好地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相适应,而造成德行与德性的渐行渐远。在当前的社会治理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法律规范和道德教化的结合,既要以先进的道德来滋养法治精神,又要用完善的法律制度促进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和塑造成为构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新理念,并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的一条重要理论路径。"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应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性道德人格塑造和教育的两条基本教育理念和原则。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呈现多元化、自主性和自发性相互胶着的状态。基于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必须改变其原有旧的教学实践和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3.
周丽艳 《人民论坛》2011,(8):212-213
艾丽丝·默多克的道德哲学思想重视人的精神性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对当代德性伦理的复兴产生了积极影响。她呼吁伦理学回归启蒙以前对个人道德品行塑造的强调。其道德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善"是对自我之外的真实的认识,是道德追求的终极目标。对善的追求能在德性塑造、个人内在幸福感的培养中起到积极与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教育的话语系统中,对能力的强调一直胜于对人格培养的重视,这往往忽略了培养完善人格才是教育之真目的。面对当今社会道德衰退景象,教育对象正面临着德性缺失、人格分殊和价值根源丧失的人格困境。麦金太尔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善与德性的培养、生活整体性的认知和历史传统的复归,才能使人摆脱人格困境,达于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实质上就是礼乐文化,“礼”所以修外,“乐”所以修内,礼和乐共同指向道德教化,在社会功能上殊途同归.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礼乐教化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传统启蒙教育中,礼乐教化是教育的主要形态.诗言志,歌永言,诗教与乐教以其艺术化的形式成为了德性教化的理想工具.传统启蒙教育重视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主张通过以“诗教”和“乐教”为主要实施形态的美乐教育,旨在培养出美善合一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6.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人追究的价值目标,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职业伦理开始由"自律"走向"他律",甚至成为了一种与毫无道德关系的"技术性指引规则"。职业伦理的"非道德性",使我国法学教育偏向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忽略了更高了伦理道德关怀。因此,法学教育应当确立"以德为先"的目标,将学生的德性培育放到更高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家雄 《新东方》2002,11(4):88-91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人格,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和道德建设的伟大任务,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高校实现教育目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拓宽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努力探索加强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善是人类道德的一个永恒话题。亚里士多德将幸福论界定为"德性——实践——幸福"的理路,他一方面强调德性,另一方面更崇尚人的"德性实践"与"善行"。德性是能够促使一个事物实现良好状态的实践性品质,它置根于人的现实活动中。德性的展开与实施需要由具有德性的个体进行"思量",这种思量就是德性的实践智慧。实施"中道"与避免不自制是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两个方面,两者共同决定了德性"至善"的达成。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看,德性的养成源自教导和社会习俗的生成,为此,教育尤其是德性教育为个体德性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德性构建论说也为我国社会和谐伦理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能而有益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格的内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塑造自身的内在完美人格,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6,(9)
教育法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法治的实施要依靠教育主体的智慧和行动。教育法治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把握工作岗位与职业理想、关爱学生与悦纳自己、法律惩处与道德约束的三重维度。从内在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外在健全教师综合考核体系等角度,推动思想政治教师勤于反思教书育人现状、德法共治培育时代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11.
马军红 《传承》2009,(22):146-147
"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孝悌"美德在今天固然有其局限性,但"孝悌"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等方面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尤其在当下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一些传统美德失范的现象,传统"孝悌"仍具有不可泯灭的现代精神与价值,要继续把继承传统美德与发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一重要论述不但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重申,更是对当今中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与内在灵魂的规定。——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推动中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育才造士,为国之本。目前,全国独立设置的  相似文献   

13.
"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孝悌"美德在今天固然有其局限性,但"孝悌"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等方面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尤其在当下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一些传统美德失范的现象,传统"孝悌"仍具有不可泯灭的现代精神与价值,要继续把继承传统美德与发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李帆涛 《创造》2003,(7):48-49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派别,它们相互影响,对中国政治思想的演变产生了很大作用。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自西汉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儒家强调“人性善”,而人的“善性”主要由“圣贤君子”来体现、发掘、弘扬;当“小人”没有行“善”的自觉时,就要由“君子”来教化;在“教化”失效时,就得靠政治权力来强治。这样就走向了以道德立国,把道德政治化、刑律化的道路,使中国社会陷入了“人治下的法治”、政治伦理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塑造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发展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加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历史的回归,时代的呼唤,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大力实施主体性教育,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积极培养道德情感,因材施教,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不断塑造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墨子》的教育思想的研究,首先要从《墨子》的哲学思考和对社会政治的理想设计中寻求答案。《墨子》设计政治与宗教两种外在的价值树立方式,同时也注意依靠教育将价值内化。《墨子》教育思想关键特征在于其德性教育的主题,这种德性教育与当时诸子教育主题是一致的,其目的是实现社会价值回归与社会秩序重建。《墨子》的德性教育关注人的基本道德成长与实践能力的积累。《墨子》德性教育的实现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兼爱理想的实现。支撑这种德性教育的价值来自《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首先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是全民素质与全国素质教育的统一,根本宗旨在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近几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在高校教育中出现了重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心灵的教化、人格培养的偏颇,致使部分学生道德水准下降、人生观迷茫、价值观混乱。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一、高校教育失衡的表现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以“象牙塔”自居的大学校园,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教育事业全局,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  相似文献   

18.
亢飞 《传承》2013,(8):94-95
中国古代教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化是政治概念,与维护政治统治有关;是德治概念,治理国家需靠道德教育推进和实现;是社会化概念,是社会主导,面向全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教化的具体方法有教育灌输、"化民成俗"、身教示范和践履笃行。中国古代教化方法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颖 《理论月刊》2010,(10):40-43
道德人格是个体道德建设的中心内容,德性伦理的重要议题。道德人格研究对于提升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社会,道德人格研究要结合具体的道德生活叙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加强跨学科沟通,注重家庭亲情的道德传递力量。  相似文献   

20.
戴洪晖 《湖湘论坛》2014,(3):125-128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思想认为,道德教育具有"不可传授性"、"习得性"与"社会性"三大特性,由于人们行为的差异性与不确定性,导致道德教育领域中道德知识与科学知识具有本质区别,而此种知识类型上的区别,决定了道德教育不可能像科学知识那样可传授,而是具有"不可传授性";道德教育在确切知识传授意义上的"不可传授性",决定了人们只能通过行为习惯"习得"的方式来获得德性;基于人属社会性存在物,因而个体道德德性的"习得"不可能是单个人的"自我谋划",而是必须在道德的社会中,通过社会共同生活才能达致,从而使道德教育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对破解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中的一些困惑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