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克思与怀特海在机体思维、辩证思维、关系思维和实践—过程思维方式下,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依循感性活动论与历史逻辑形成了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和机械宇宙论的生命观,并在现实世界、宇宙整体中探究具体主体的生命本质确证、过程展开、意义体现、价值实现等问题,呈现出共通性。马克思立足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人学,以"现实的人"为理论前提,在其能动的感性实践活动中确证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借助"两种生产"区分种生命与类生命,通过劳动和物质生产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展现了个体主体的人与他者、自然、社会的生命共同体关系,在社会历史之维呈现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寻过程;怀特海则基于有机宇宙论,通过对"现实实有"这一生命最本源生成方式的发生学和形态学描述,寻求宇宙秩序,阐释宇宙的进化与发展,揭示宇宙创化之下个体生命的生存之道,即在创造性进展中超越当下,在不断冒险中实现自我,同时因双向的因果效验建立生命个体与宇宙共同体的有机联系,进而走向具有和谐秩序的宇宙文明。因此,二者的生命观无不有助于摆脱现代性急难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空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场域,承载着社会历史变迁的内在轨迹。马克思在相关著作中阐述时间维度重大意义的同时,也对空间问题进行了论述。其社会空间批判思想不仅揭示了空间发展的内在悖论,也是建构历史唯物主义话语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现代性批判的重要标识。生产性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空间思想的出场语境,构成了空间悖论的首要前提。通过对城市空间和全球空间的深入剖析,马克思集中批判了资本主义空间剥削,认为其不仅是对个体空间的占有和侵蚀,也是引发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这是空间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的空间悖论,也是生产方式本身无法逾越的空间界限。资产阶级正是借助空间的拓展和延伸,实现了"空间中物的生产"向"空间本身生产"的内在转变,建构了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全球空间发展机制。唯有超越空间悖论之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建构平等正义的空间秩序。马克思的空间批判思想对于实现人类栖居都市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是研究"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这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人"提供了钥匙;实践的动因——人的需要和利益是科学分析"以人为本"的"本"的关键;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自我的实践关系为正确实现"以人为本"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4.
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是生态伦理学的第一个形式,它的理论前提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意义取向植基于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近代启蒙确立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天赋权利";基本原则为"生态中心主义";据此,"大地伦理"成为易于被西方人接受的生态文明思想之一。然而,囿于"大地伦理"本根性的历史局限,它不可避免地生发出"功利主义"与"义务论"的悖论;"无主体"的伦理责任悖论;"环境法西斯主义"悖论。在这种境遇中,"大地伦理"必须走向"大地美德",才能摆脱生态伦理学继续演进的困境,于是"环境美德伦理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把握发展的实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实现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统一。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抓住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协调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与怀特海把哲学的目光投向现实世界,立足有机论、整体论和过程论,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及其二元论的实体思维与抽象主体性,诉诸感性活动主体——"现实的人"和"现实实有",重建了新主体性原则。马克思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基于实践观点、关系思维和历史逻辑强调主体对世界改造与认识的能动性与受动性、自律与他律、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寻求主体性与客体性原则的统一,最终将主体的主体性之生成与实践、认识以及价值评价内在地协同起来。怀特海则在有机宇宙论立场之下,基于泛经验论、泛主体论,认为任何可感的现实存在都是内在关系下"现实实有"这一终极经验主体的"结合体",而拥有主体形式的现实实有的主体性显现借助摄入与合生,以客体性为前提,互为主客体——客体是曾经的主体、主体必将客体化,进而演进到"主体间性"的主体性原则。因此,马克思与怀特海既在存在论上超越了抽象主体,又在认识论上澄清主体认知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前提,更在价值论上彰显着生态文明意蕴。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发展观中内在逻辑结构的两次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认为,黑格尔“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①在黑格尔那里,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被描写为一个过程,人类社会的历史也被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运动的过程。黑格尔独特的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乃至后世直到现在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黑格尔的发展观是包含着“纯主观逻辑”、“理性逻辑”、“自由逻辑”三重逻辑线索的“复调”结构。这三种逻辑音调同时起伏贯穿于整个黑格尔发展观“乐曲”的始终。只是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乐章”中,其中一种逻辑音调上升为导引这一乐章的逻辑“基调”,呈…  相似文献   

8.
人本行政文化将人本化作为构建行政文化的应有之义,坚持万物人为本、万事人优先,牢固确立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和核心地位。本文从行政文化的角度对“以人为本”这一重要思想在我国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分析,从行政文化意义上加深对“以人为本”的理解,推动人本行政文化的构建,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略论"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进平  张剑锋 《理论导刊》2005,20(12):32-34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前提和起点,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和结果.因此,人既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人格的主体.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关键在于对"人"的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主要关注人的共同性,这并不意味着它等同于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区别,在于以人为本不是一个普适性的原则,它在各种利益主体在利益上有共同性时具有确定性,只能在特定的范围内运用.  相似文献   

10.
赵红珍 《学理论》2011,(3):79-80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要关注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按照人的合理需要矫正方向、调整各种利益;尊重和保障人权;关注人的价值和意义;肯定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不仅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认识的深化,同时也是对人类政治文明中的人本精神的深刻反思和理性选择,它恢复了马克思人本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这是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定位,更是对当今中国转型期的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大维 《学理论》2010,(11):88-89
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常常是哲学探讨的热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个体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活动之中展现的。个体的生命价值不在实践活动之外,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具有最高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基于马克思生存论视角与西方哲学的比较中,分析了个体生命的三重特点,揭示出了生存论视域下个体人生命的永恒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7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深层实践逻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自觉。作为一种政治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价值-信仰、认知-解释、行动-策略三个层面与社会主义的各个历史时期皆有对应的实践。"站起来"时期集中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建设运动的创造性建构;"富起来"时期通过思想解放、理论开创和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持续推动;"强起来"时期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治国理政和党的建设整体规划和系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进程体现了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发展是一种人的有目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变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并更好的生存;而人是关系的存在物,人生活在与自然、社会,与自我的多重关系中,和谐是现实人生的理想存在方式。传统发展观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发展的人学向度,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和谐作为基本价值准则,其目的是满足现实生活中人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从事社会实践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者为主体的全体人民。所谓“根本”就是最高的出发点和最后的根据、最后的落脚点、最后的归宿。因此,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22006理论参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这就是要求以…  相似文献   

15.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根植于唯心史观的社会思潮,已经广泛渗透于同人们精神生活紧密相关的文艺领域。总体上看,历史价值偏误和历史发展观缺失是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发生根源。具体而言,"碎片化"历史、"中性化"历史以及"泛娱乐化"历史是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鲜明表征,分别体现了创作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上的抽象主义和价值论上的相对主义。文艺领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包裹着"幽蔽的面纱",以此混淆视听,颠覆正确历史认知,消解主流价值认同,具有极大危害性,必须予以批判和肃清。深入探讨应对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对策,对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及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自然从未缺席;相反,不可化约的自然始终是一切人类活动得以可能的存在论前提。尽管马克思确立了人作为自然存在者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永恒必然性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事实,但马克思并没有陷入"自然主义"的窠臼。马克思思索为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对象化的劳动使人和自然都陷入异化的危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逻辑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反自然""反生态"的内在本性,认为正是资本逻辑导致与人的异化相对应的自然的抽象化和被蔑视。通过对生态危机根源的分析,马克思提出了克服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瓦解资本逻辑,使市民社会过渡到"人类社会"的共产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运动的共产主义,还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共产主义,它都包含深刻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技术非中性论看来,现代技术在本质上是非中性的,具有先验性、普遍性、自主自律性、宗教性的基本特征,是构成支配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生存命运的惟一逻辑。技术非中性论对技术地位作用的绝对化强调,否定了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根基性决定地位,忽视了人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发展观的问题至关重要,它是在肯定发展的前提下,着重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已经从一般的经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其中,政治建设要以人为本,这是中国共产党一个新的执政理念,也是需要政治学者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刘俊祥所著的《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一书,就从人的政治主体性与人本政治的一般理论;“劳动人”的政治主体性与马克思的人本政治思想;马克思人本政治思想中国化与中国政治人本化的理论及实践这三个视角,对“政治建设要以人为本”的有关基…  相似文献   

20.
姚继冰 《理论探讨》2003,1(4):31-3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概念一般是在"异化劳动"的意义上被解读.而实际上,劳动概念在<手稿>中是一个多重含义的复合体.青年马克思以古典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为思考的出发点,以劳动为其关注的核心概念,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由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引发的劳动的悖论,并在试图解决这一悖论的思想进程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与此同时,由于现实的历史的逻辑思路的介入,最终导致了<手稿>在深层的理论逻辑上呈现出多重逻辑交织并行的复杂局面,作为外在反映,劳动概念也呈现为多重含义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