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民办非企业单位占民政部门登记社会组织总数的近一半,是我国重要的社会组织类型。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对我国第三部门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诚信建设是提升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公信力、实现民办非企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我国第三部门健康发展和公民社会发育的需要;是促进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诚信行为的产生,既有伦理道德的原因,也有正式制度的原因。为此,要将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外部监督和内部自律三者结合起来,共同构建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社会结构的日趋分化,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中介组织监管体系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大课题.然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中介监管体制及手段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已明显落后于发展的需要,出现监管盲区、效率不高、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更好地提高监管能力,需要从监管理念、监管体制、监管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3.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竞争性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鉴于体制机制等外部环境不完善、企业内部治理不规范、国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阻碍因素的存在,推进竞争性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市场配置资源,消除体制障碍,完善产权与股权交易制度,提供法律保护,形成促进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国有参股公司内部治理;健全国资监管机制,加强国资监管。  相似文献   

4.
改变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抵御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率的重要措施。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着监管目标模糊、措施不力、手段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监管体制不顺、监管机构缺乏独立性、对监管的约束机制不完善等。本文对目前世界上流行的金融监管模式和我国金融业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对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监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金融监管改革的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5.
在政府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背景下,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获得了迅速扩大,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何寻找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切入点,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课题。为此,要从以党的先进思想指引非企业单位的公益性、以党建工作来提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社会公信力、整合党的资源谋求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强党建设。  相似文献   

6.
厉磊 《求实》2017,(1):58-67
理顺监管体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绿色发展的监管体制不等同于环境监管体制,其内涵和外延都大于后者。绿色发展监管体制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手段。绿色发展的监管体制是指政府、企业和公众为实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从源头、过程和结果对国土空间、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形成的规范体系。完整准确理解绿色发展的监管体制,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过10年的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已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管理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名称不科学、难为社会接受成为制约其更好更快发展的主要因素.民办、事业、法人可以分别从不同侧面揭示组织的属性与特征,因此,应当以民办事业法人名称取代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  相似文献   

8.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城镇非从业居民老有所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监管责任的缺位影响了制度的进一步实施.监管责任的缺位主要体现在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统筹层次低、监管体制不健全等方面,建议从完善监管体制、建立垂直经办体系等方面着力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发挥民间组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把民间组织视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作用。”党的十五大又进一步提出:“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1998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为我国进一步规范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孙铁民 《探索》2004,(3):21-24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党建工作 ,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全新的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经济较发达地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取得了初步经验 ,同时也存在着若干待解难题。要按照“一个提高、四个创新”的应对思路去破解 ,即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提高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创新建党思路 ,明确定位 ,分类指导 ;创新管理体系 ,明确职责 ,完善机制与制度 ;创新方式方法 ,探索党建工作新平台 ;创新政策环境 ,形成有利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的政治氛围。  相似文献   

11.
保障性住房建设既是国家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保障性住房监管体制存在着如资金、用地落实不到位、房屋质量不达标、分配过程不公正、退出环节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为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监管体制,必须完善保障房法律法规、设立保障房管理机构、建立保障房配套监管制度、提高保障房监管意识等.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5):4-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新社会组织已达40多万个,在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公众诉求、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明华 《前线》2014,(2):44-4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以及“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重要举措。然而,必须认识到,“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并不适合于所有类型的国有企业。如同国有企业必须分类改革一样,国有资产监管应该根据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实行分类监管。  相似文献   

14.
完善现代公司治理是当前企业改革的一项艰巨任务,文章深入分析了公司治理与证券市场监管的关系,论证了完善现代公司治理必须加强证券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总体比较稳定。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食品安全的基础还较薄弱,严重影响和制约食品安全的因素还很多。目前主要有六个因素对我国的食品安全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一是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综合监管机制不完善,分段监管衔接不严密,部门监管职责不明确。  相似文献   

16.
虽然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形成后的10年间取得长足发展,但在发展速度、发挥作用、提供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民办"、"非营利"等方面同题突出.因此,按照中央提出的"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原则,以"民办"、"非营利"两大主题为重点,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健全产权制度、协调经营性与公益性关系、形成良好社会环境、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从而健全制度,完善治理,优化环境,强化监控,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非营利组织税收监管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税收监管是非营利组织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行政监管的性质。面对实践中存在的重登记、轻监管及程序错位、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渠道不畅等问题,要发挥非营利组织税收监管的作用,必须明确其地位,建立专业性监管制度,要坚持连续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其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18.
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东沿海地区从事准公共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新兴事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已初具规模、影响渐大。随着这类组织的增多和从业人员的增加 ,党传统的“支部建在连上”的经验遇到了新问题。今后这类组织的主管部门对其只能采取间接管理的方式 ,这就又对党的执政能力以及对这部份日渐壮大的社会组织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新课题。目前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行业管理、政策扶持的法律条例还相对滞后 ;在一些已具备建党基本条件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由于主管部门不明确、组织手续难转接等政策原因迟迟不能建立党组织 ;在已建立党组织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里 ,党组织与业主的关系、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方式及作用发挥等 ,还有一些政策和实践问题有待探索。本报告在分析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基本特征及推进党建工作的客观需求、已有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这类新兴组织加强党建工作的若干认识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在历史上支持了银行业的繁荣,但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暴露出美国银行业“双重多头”监管体制中的诸多漏洞,如监管缺乏前瞻性、多头监管导致监管不力、监管竞争现象明显等。我国正在逐步完善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在此过程中,应力克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制度有效性不足、银行业内部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及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中风险防范环节不突出等不足,汲取美国的教训,从外部与内部两方面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增强监管的有效性,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地方金融领域,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中央和地方分权监管的双层监管体制。然而,该体制目前仍然存在地方政府缺乏畅通渠道表达主张的“单线联通”、监管权责配置不平衡等问题。我国现有国家管理体制、央地事权分配结构以及地方金融监管“中央统一领导”的核心制度要求,决定了地方金融监管只能沿着我国“条块关系”的双重领导方向发展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双重领导体制,要求在中央政府层面专设国务院地方金融业务主管部门承担地方金融监督管理职权,同时明确地方政府地方金融监管局的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的具体职责,畅通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条条”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